第九章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星河战役2之卡朋纪封神之清平游记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老子是全村的希望绝世战神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人族禁地御鬼者传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陆澄自家中打马出来,一路经过朱雀大道向西,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休沐结束,又要赶回县廨,她出来的时辰虽不算早,但也不晚,朝鼓响过,各坊开门,出行的上朝的做买卖的已经忙活起来了,今日又是个好天气,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陆澄觉得心情也好了不少。
    到了县廨先例行处理了一些陈年卷宗,陆澄觉得有些累了,于是起身在院中走动走动。她虽只是从八品下的不入流小官,但毕竟还多少是个官而并非吏,所以被分了一个小院子,小是小了点,但至少聊胜于无,院中有一株槐树,夏天的时候也是个纳凉的好地方,眼下已过了正月,长安城还不很暖和,于是也就在院中走动走动去去乏罢了。
    陆澄看着头顶上方的一片小小天空,思索着方才看到的一个案子。这说来也不算一桩人命案,而是一桩失踪案。去年年中有一个叫张文轨的人到长安县投递辞牒,自称自己出自清河张氏,但自己这一脉早已没落了,一家五口住在西南永阳坊之中。五年前自己的女儿被人拐走,下落不明,但去年春天家中娘子在醴泉坊的三洞女冠观上香的时候发现了一位道姑与自己消失多年的女儿十分相似,于是状告三洞观买卖人口,要求归还女儿。
    这个案子听起来结构十分简单,然而陆澄却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之处,首先此人出自清河张氏,虽然不知家中与大宗究竟血缘远了多少,断不至于落魄到居住在几乎可算是城郊的永阳坊,需知永阳坊人迹罕至,处处农田,而且距离各处官署极远,但凡为官为吏都不会选择这么远的地方安家。
    其次五年前走失的女儿一朝发现,身为父母哪有不心焦恨不能立时将女儿领回来?而如此人所言,春天家中娘子发现女儿踪迹,去年年中也就是夏秋之际才报案,这又是什么缘故?最后一条却与报案人无关,而是棘手在这三洞女冠观,长安城中道观佛寺不少,女观尼寺也有很多,然而这处道观却与别个不同,有位棘手人物此时便住在观中修道。难不成这便是这桩案宗无人问津的缘故?
    陆澄正在思索,陈广自院外走来,手上还端着一个杯子,笑嘻嘻地凑过来,将手上的杯子递给陆澄道:“陆县尉眉头紧锁,怕不是又有什么案子了?这是刚榨出来的蔗浆,县尉您尝尝?”
    陆澄瞥了陈广一眼,接过杯子问道:“无事献殷勤,你有什么事?”
    陈广一搓手,笑道:“前阵子县尉破了西明寺一案,某可是听说了,大理寺那边也对您甚是满意,不光沈明府长脸,属下也面上有光不是。若是有什么新的案子,县尉可不要忘了属下啊。”
    陆澄喝了一口,蔗浆很甜,她其实并没有很喜欢,但陈广常常跟在自己身边,自然知晓她的口味,里面兑了水,喝起来甜度倒是刚刚好。陆澄也不好驳了陈广的示好,开口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那群不良之中威信颇高,故事讲多了会厌倦,你这是来我这儿找新素材来了。”
    陈广嘿嘿一笑,道:“要么怎么说陆县尉明察秋毫呢,某可是半点不敢隐瞒县尉,这满长安县谁人不知陆县尉破案如有神助,都送了您一个雅号‘玉面小狄公’呢。”
    陆澄皱眉道:“什么乱七八糟的,狄文惠公的子侄如今还在朝为官,澄这点水平,怎么能跟狄公相比,怕不是你为了讨我欢心故意套我吧。”
    陈广笑道:“某就是夸张了那么一点点,不在整个长安县,长安县廨还是有的。”
    陆澄按捺住想要翻白眼的冲动,说道:“说来说不定真的有事要你与我出门一趟,不过并不是杀人案,所以倒不用叫赵长庆了,你再找个不良来,我们吃过午饭便出发。”
    陈广本来只是为了打探打探情况,没想到歪打正着,当下连连点头道:“属下这就去办,马上给县尉您找一个机灵的,咱们可说好了啊,到时候我们在门口等您。”
    陆澄一口喝掉了杯中的蔗浆,将杯子丢回给陈广:“你这杯蔗浆,可真是不好喝啊。”
    “陆县尉若是喜欢,属下以后天天给您送!”声音渐远,想是出门选人去了。
    陆澄摇摇头,这陈广除了外表,哪里还有一丝胡人的做派,完全一个地道油嘴滑舌的不良人。陆澄又回想起方才的案子,这买卖良人可是重罪,希望不要跟三洞观里的那个人有关。
    在县廨用过午饭,陈广和一个身量有些矮小的不良人就已经等候在门外了,见陆澄回来,先拉着那人行了礼,又介绍道:“陆县尉,这是景昇,别看他身量小,但身形灵活,上房爬树不在话下。”
    陆澄向景昇看去,见这人身形瘦长,虽然矮小,但看着长手长脚的,似乎还没长开。此刻他努力挺了挺胸膛,大声道:“陆县尉但有吩咐,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澄轻轻一笑,对陈广道:“你都跟这位小郎君说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接着看向景昇道:“你倒不必为我赴汤蹈火,只要我们一齐为冤者正名,将恶者绳之以法就好了。”
    也不知陈广有多夸大她的行为,总之这个叫景昇的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陆澄看着也有些无奈。她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记录放在衣袖之中,换了套深蓝色的圆领袍,这便带着陈广景昇二人往永阳坊而去。
    永阳坊在长安城的最东南的角落,虽然还在城中,但与中枢相隔太远,陆澄自小生活在长安与洛阳两地多年,此处也是从未来过。
    隋代时永阳坊以及相邻的和平坊间建了一座大总持寺,高大的木塔隔得老远就能看到。陆澄先找到坊正打探了张文轨家的住处,坊正本好奇陆澄等人来的目的,陆澄正好想打听这家人的情况,于是开口问道:“敢问老丈,这张文轨一家一直在此居住吗?”
    坊正是个五十许上下的老丈,脸上已有风霜,颔下长着几缕胡须,捋着胡子答道:“不错,早先张大郎家住在北边,此处只是家中一处房产罢了,后来张老郎君带着儿子搬家至此,现如今是张大郎一家在此居住。”
    “张郎君是做什么的呢?”
    “张大郎家中拮据,张家娘子平时帮人家做些女工,张大郎似乎会去东市西市,帮帮忙。听说张大郎家里以前也是书香门第,不过已经没落了有一阵子了,原先还在坊中开设私塾,后来也办不下去了。”
    陆澄听方正说帮忙的时候有些迟疑,似乎不愿多说的样子,心中打了个疑惑,但并未追问,一路由他带到了张文轨的住处。
    在门口就可以见到这家经济拮据,灰尘蛛网就不说了,有些残破的地方一看就是多年未曾修补了。还未敲门,便听到里面似乎有吵架之声。陆澄看向坊正,坊正倒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说道:“这是常有的事,自从张大娘子被送走以后,俩人经常吵架。”
    陆澄一听,更觉奇怪,于是停住想要敲门的手,问道:“老丈方才所言,张大娘子可是张郎君的女儿?老丈所言被送走是何意?”
    坊正叹息道:“老儿也不是很清楚,总之有一天他们家这女儿突然就不见了,不过依张大郎的性子,这样也是迟早的事。”
    陆澄更觉奇怪,正待追问,便见眼前乌头门突然被打开,一个并不精壮,说话却中气十足的书生看也不看张口大骂:“是哪个乞索儿在某家门口叽叽歪歪?”
    ※※※※※※※※※※※※※※※※※※※※
    开头的诗词出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辞牒:即诉状,投递辞牒才会被官府受理。
    大总持寺:隋炀帝为父亲文帝所建,起初文帝为独孤氏建立大庄严寺,后来隋炀帝在大庄严寺西建立大总持寺,总持与庄严为文帝独孤氏宫中之号,故有此名。
    乌头门:本是达官显贵的一种门饰等级,此处指代张家曾经的煊赫。
    乞索儿:唐代骂人词汇,大概意思就是要饭的
    资料来源:韦述《两京新记》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5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5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