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鬼怪灵异 > 长安旧事 >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六章

推荐阅读: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

    从兴宁坊回到县廨中间横跨朱雀大街,陆澄骑着马,心中惦记着案子,很快就回到了县廨。
    还没走到自己的小院,便看到路过的大小官吏和不良们都议论纷纷,陆澄见他们都不自觉地瞟自己,一时有些奇怪,走到小院门口,看见陈广也在门口,于是叫住陈广道:“让你去查的事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陈广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说道:“嘘,县尉你可回来了。”说着把陆澄拉到了一边,低声道:“咱们县廨可是来了位了不得的人物,那身段,啧。”
    陆澄眉头一皱,说道:“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要是查到了高戟的事,就进来说说,要是没有,你还在这里晃悠什么呢?”
    陈广见陆澄完全不知情的样子就要往里走,连忙又拽住了陆澄的衣袖说道:“县尉你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陆澄联想刚才种种,看向陈广道:“不会是你说的大人物在我的院子里吧?”见陈广点头,于是摇头道:“是什么人?为什么你们都神情怪异?难不成是太子殿下?”
    陈广摇头道:“不不不,但是也差不多。县尉你自己去看去吧,等那位郎君走了以后属下再跟您说高戟的事情,这人年岁不大还真的事情很多。”
    陆澄心里惦记着案子,但看他讳莫如深的样子,还是要把院子里的那个人先解决了,于是说道:“那你在门口待着吧,等我打发了那个神秘的人物再说,要是你现在不急去看看景昇那边的事办完了没有,办完了你俩一块在这里等我。”
    陈广乐得离开,唱了个诺就快步离开了。陆澄心中好奇,走进院子里,倒也没见到什么卫兵甲士,正堂门口站着两个人,都是面如冠玉,长身玉立,甚至还敷了粉。见她来了,也不多说,仿佛两尊雕塑。陆澄又往前走了两步,便看见一人一袭白衣,披散着头发,只是随意绾了一个髻的背影。
    陆澄心中有一个猜测,又不很确定,上前行礼道:“在下长安县司法县尉陆澄,不知阁下来此有何贵干?”
    听闻此言,那人转过身来,陆澄这才看清了他的模样:此人肤色极白,眼角上挑,眉飞入鬓,唇红齿白的,竟是个长得十分秀气美丽的男子,宽袍大袖,寻常人穿起来拖沓,倒是给此人增加了几分魏晋人士的风采。那人轻轻一笑,声音温润:“原来你这么年轻,我和五哥说起来的时候,还以为你是个老人家。”
    陆澄已经完全确认了此人就是眼下圣人身边的二张之一,六郎张昌宗。她并未见过此人,但也听说了不少关于这两兄弟的事情,她反而有些奇怪,张昌宗不去侍奉圣人,到她这里来做什么?
    张昌宗也不以为意,张开双臂抖了抖身上的衣服又将手交叉在一起,说不出的风流。他走到陆澄面前道:“那人的死跟我们兄弟没关系。”
    陆澄一愣,心中感叹此人知道消息知道的倒很快。面上不显,反问道:“张常侍这是说得哪里话?”
    张昌宗笑了笑,也不以为意,说道:“陆县尉也不用装糊涂,这街上都传遍了,死的是太常丞高戟,之前他与魏左庶子,哦,现在是高要县尉了与我们兄弟有些龌龊,但是证实了都是误会,我们兄弟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落井下石的。”
    陆澄听他言语笃定,一时没想到消息传得竟然这么快,于是拱手道:“此案尚在审理之中,下官也无法给张常侍一个确切答复。但我想,如果张常侍与张少卿问心无愧,那自然也不必忧心,此案涉及一条人命,下官断不会平白行构陷之事让死者内心难安,还请张常侍放心。”
    张昌宗见陆澄语气中敷衍意味很浓,一时讨了个没趣,想着自己特意挑了圣人午睡的时候偷偷跑出来解决这个事,似乎还不如不来。他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之人,依旧笑道:“早听闻陆县尉就任长安县尉以来连破大案,如今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既然县尉并非沽名钓誉之辈,那昌宗也就放心了,还望县尉早日找出真相,不仅还我们兄弟一个清白,也还死者一个清白。”
    张昌宗走后,陈广这才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见陆澄站在正堂出神,行礼道:“县尉,这六郎来这里,不会是为了那个死人来的吧。”
    陆澄回过身看向陈广:“外面不会都传遍了死者的身份了吧?”
    陈广见她一脸疑惑,很大声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来先为你不知道这事,某以为您一路回来早听说了呢。”
    原来这两日长安城中开始流传当年大足年间邵王的事情另有隐情,同时又牵扯出几日前大雨死在水沟里的尸体曾经是邵王府的长史,也是当年告密的人,有传闻说是邵王的冤魂不安,所以天理昭昭云云。
    陆澄奇道:“所以也传出去了高戟的名号?”
    陈广道:“本来没有的,但是今早高戟的娘亲不是来了我们县廨,刚才属下去查高戟的生平,听到大街上都知道死的人是高戟了,过不了多久整个长安都知道了。”
    陆澄觉得这次流言的传播速度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料,又道:“难道传言还有关于二张和高戟不合?不然怎么让这位张六郎亲自来撇清关系了。”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陆澄想起刚才说的,又问道:“先说正事,我之前只知道他在邵王府上做长史,后来出事以后被太平公主看中,就此平步青云,他真的是当年告密的人?”
    陈广“嘿嘿”一笑,说道:“县尉这可真是难为某了,这宫中的贵人们都不知道的事情,某哪里能打听得出来呢。不过高戟确实是先在邵王府做长史,而后被太平公主提拔,一步步做到了太常丞的位子上,您说邵王的事,会不会跟太平公主有关系啊?”他见陆澄面容有些沉重,也就收起了玩笑的心思,又开口道:“多半不会,贵人何苦跟个小辈过不去呀,也对,也对。”
    陆澄向周围看了看,问道:“刚才不是叫你去找景昇?怎么,他没跟你一块?”
    陈广“啊”了一声,说道:“刚才某去找他发现他不在,听别的不良说他跟长庆在沈明府那里呢,估计很快就回来了,县尉你有什么事找他吗?”
    陆澄摇了摇头,又跟陈广说了两句,正准备带着他再次去找孙家父子问问那个术士的事,就看见景昇回来了。天气并不炎热,他却出了一头的汗,急匆匆地赶来,陆澄方才招待张昌宗倒的水还没有动,于是直接递给了景昇。景昇也不客气,接过杯子一饮而尽,而后擦了擦嘴角说动:“县尉,您真是神了!”
    陈广在一旁问道:“怎么说?”
    景昇睁大眼睛说道:“县尉您让属下去整理孙家父子的赃物,顺便与这位死者的物品做个对比,属下一看,还真的都在,这高戟身上带着的,这单子上列的,除了钱串,什么算袋,小刀什么的都在,都有高戟的戟字在。”
    他又想到什么,续道:“这是长庆哥写好的尸格,他让我跟您说,他将死者伤口与孙家父子的梆子做了对比,基本一致,虽然没有残留木屑,但可以肯定是差不多粗细宽窄的东西击打后脑。”
    陆澄皱了皱眉,看向陈广问道:“那两个不良可有说什么?还有那天晚上究竟是什么情况?”
    陈广有些为难地看向陆澄道:“其实他们两个倒也不会飞檐走壁,不过就是站得远远的看一眼有没有人出入罢了,孙家有小孩子,来回疯跑之类的,还有娘子出门买菜,这些走动都是正常的,倒是孙家父子一整天都没有出过门。那天晚上宵禁以后,虽然街上管的不严,但两个大活人在终究是太过显眼,而且还下着雨,所以两个人一个爬到了街口的树上,另一个躲在另一边的杂物堆后面,那晚巡夜也是真的看不真切。”
    陆澄回想起孙家的围墙与街口的树的位置,心想要是避开这两个不良的耳目□□进去也并非难事,只要有心,这种栽赃也确实易如反掌。而且宵禁的时候两个人也没有确切目击孙家父子一整晚,若是真说是孙家父子在不良们没看到的时候偶然犯案,也确实是说不清楚。眼下所有证据都指向孙家父子,看来背后的人是铁了心的想要把高戟之死丢到孙家父子头上。
    她轻轻叹了口气,决定还是从那术士入手,忽然又想其一事,看向景昇笑道:“你什么时候还去识了字?”
    景昇本不识字,陈广听陆澄一说登时也反应过来,一拳打在景昇肩膀上笑道:“就是,你什么时候识的字?还认识高戟的戟字了?”
    景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之前不觉得,现在跟着县尉和广哥发现识字的用处,我也想多出份力,正好我家隔壁住着一个早年也考过学的先生,就跟着他学一点,这不,还没来得及跟你们说呢。”
    陆澄笑道:“这是好事,你没来得及跟我们说,可已经用上了。你好好学,要是缺钱交束脩尽管来找我,等你会写字也能替陈广帮我分担分担。”
    陈广也点头道:“不错,唉,我们县尉思路快,你可得好好练练才能跟得上呢!”
    景昇缩着肩膀笑了笑,半晌抬起头问道:“什么是蜀绣?”
    陆澄哈哈一笑,拍了拍景昇的肩膀道:“你那个先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陪你走一趟,你就知道束脩是什么了!”
    ※※※※※※※※※※※※※※※※※※※※
    张常侍:张昌宗入宫后深得武则天宠幸,短时间内从从三品云麾将军一路升迁到正三品的右散骑常侍,虽然品阶很高,但并无实权。
    张少卿:张昌宗的哥哥张易之官职为司卫少卿,为从四品上的官阶。
    资料来源:《新唐书卷一百四·列传第二十九》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