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鬼怪灵异 > 长安旧事 >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

推荐阅读:御鬼者传奇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

    吃过午饭,下午陈广领命去调查死者郭熙的人际关系,赵长庆回洛州廨继续完成尸格,陆澄,李汝宁与景昇则又回到了兵部职方司。
    走到门口,看到两个卫兵站在门口,陆澄出示了自己的龟符才获准进入。刚一进门,就看见豆卢成达正在与武安国正在院中说话,身边并无他人。陆澄知道他在询问案情相关,本不想打扰,然而他已经看到了陆澄,止住话头上前行礼道:“陆参军。”
    陆澄只好回礼道:“国公没来吗?”
    豆卢成达微微一笑道:“国公已经回去了,晚些时候下官再与国公汇报不迟。陆参军去而复返,可是有了新的线索?”
    陆澄与豆卢成达虽然并不存在上下属的关系,但毕竟还是办理同一个案子,陆澄也无意隐瞒,于是开口道:“确实想到了些别的可能,现在尸检并未出结果,死者的亲疏关系还在排查,澄也不过是胡乱猜测一番。”
    豆卢成达恭维道:“旁人不知道,下官可是在长安亲眼见过陆参军断案的,这么说未免太过谦虚了。”
    陆澄眼见又要开始互相恭维,正要转移话题,谁知豆卢成达察言观色本是一流,提前开口道:“裴郎中正带着两个库部员外在里面检查相关架子上的图册是否有减少,陆参军如果有事找他,可以去库房看看。”
    陆澄点头道:“不忙。”看向一旁的武安国问道:“上午没有太过详细地问你,你是何时知道你家郎君摔断腿的事的?又是谁告诉的你?你又是什么时辰离开的?”
    武安国思考了一阵,回答道:“我记得是下午,过了午时,可能是未时末?我有点记不清了,是家人来州廨,阍人来告诉我的。我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跟郭员外说了,而后匆匆离开,前后应该不超过一刻钟。”
    陆澄看了李汝宁一眼,又回过身问道:“也就是说你走的时候坊门尚未关闭,还是白天?”见武安国点头,陆澄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上午的一些记忆,又追问道:“你对兵部员外郑昂可有印象?”此人正是出现在郭熙桌案上最后借走资料的人,她也不知会不会有所关联,于是还是开口问了一句。
    武安国似乎对这位郑昂很熟悉,点头道:“你说郑员外啊,记得记得,去岁安西道战事,一直都是这位郑员外来我司提取安西道资料的,郑员外为人和善,出手大方,欧吉来之前的小吏也受过他的照拂。”
    陆澄知道他口中的安西道战事说的就是去年秋天,突厥施部酋长乌质勒与西突厥诸部起了冲突,西突厥可汗斛瑟罗横征暴敛,后来被乌质勒打败的事。如此说来,郑昂当时频繁出入职方司并不奇怪,但为何最近又会来职方司呢?陆澄于是开口问道:“澄上午查看书册,看到郑员外昨天从库房借调了书卷,你可知道什么?”
    武安国回答道:“兵部一向时不时来借阅书卷,只要有长官手书,借调职方司书卷并非难事。昨天来过吗?我不记得,应当是我走之后的事。”
    如果是在武安国离开之后,那这位郑昂顿时嫌疑大了很多,陆澄暗自记下这个名字,又最后问了一句:“你刚才说欧吉之前的小吏,难道那个欧吉是新来不久的吗?他人怎么不在此处?”
    武安国点头道:“之前的小吏回乡去了,所以才招了欧吉进来,算来他也不过在此处几个月而已,好像是五月份来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尚书安排了人手守卫此处,吏员如我与欧吉都是不必留在职方司的,所以欧吉吃过了午饭就回去了。”陆澄想起刚才来时的卫兵,点了点头。
    陆澄觉得现在又是一堆线头摆在自己眼前,他们之中或许有什么潜在的联系,或许很多都是没有用途的,只是眼下她还不知道。问过武安国,陆澄直接走进了郭熙之前死亡所在的库房。此处因为尸体已经被搬走,血迹虽然还在,但被一个大筐罩住了,血腥气也没那么浓重了,只看到裴郎中带着两个人正在对照记录。那两个手上各拿着一盏油灯,室内果然昏暗异常。
    陆澄快步走到方才的桌案上,又一次展开了借阅登记书卷,直接打开到最后,发现郑昂借的依旧是安西道的某一卷地图,标明地点正在己科。陆澄心想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又向前看郑昂的借阅记录。因为只有长安四年这一年的资料,中途又因为圣人自长安回迁洛阳,故而中间六月底到七月中毫无记录,其余时间基本一两个月就要借些相关地图图册一类,其中大部分已经被归还。陆澄心想会不会是此人出于什么目的偷走了别的安西道资料,偷窃途中被郭熙发现,而后愤而杀人。
    她翻阅长安四年的资料的同时,那边李汝宁已经从桌案后的架子上根据题签找到了长安三年的借阅书卷,李汝宁发现此人自去年七月的时候开始频繁借阅安西道的资料,后来在八九月间开始减少,但时不时还是会借些相关资料,一直持续到当年十二月。
    陆澄与李汝宁互相看了一眼,同时开口道:“不如...”陆澄笑了笑:“你先说。”
    李汝宁点了点头:“我准备将郑昂所有借过的图卷列出来,让裴郎中看看是否有言明归还却没归还的,顺便看看己科安西道资料是否有其他短缺。而你不如去会会这位郑郎中,以目前情况来看,杀死郭熙的,很有可能是他认识的人。”她说到此处顿了顿,见陆澄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想法,这才继续说道:“而这个郑昂,实在是十分可疑。”她在说话的时候,陆澄一直面带笑意地看着她不说话。李汝宁顾忌旁边豆卢成达一脸好奇,不好多说,只是悄悄瞪了她一眼,正色道:“陆司法还不快去?”她一直喜欢叫陆澄陆司法,虽然她已经并非司法县尉,而是司法参军了。
    陆澄收起笑意:“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此处就拜托观察使了。”她说着正经地行了一礼,这便离开库房。
    豆卢成达只觉得听着一头雾水,看李汝宁已经找了一张纸准备誊抄了,他眼珠一转,还是去追已走出屋外的陆澄去了。陆澄走得并不快,豆卢成达很快就追上了她,他也顾不上什么寒暄,直截了当地问道:“陆参军刚才与贵人在打什么哑谜?为什么说死者与凶手是认识的?”
    陆澄一边走一边开口道:“你可有注意到现场有几盏油灯?”
    “一盏。”
    “在死者的什么位置?”
    “库房靠里,死者左手方向。”
    陆澄又道:“现在日光正好,库房内却光线昏暗,死者本是右利手,为何油灯会在死者左手边?那么原因最有可能的就只有一点。”她顿了顿,“油灯并不是死者拿在手中的,而是凶手拿在手中。什么情况下,在库房只有一盏油灯的情况下凶手拿着油灯从容地在库房之中?凶手与死者相识,甚至可能是熟稔。”
    豆卢成达瞠目结舌,想反驳些什么,但张了半天口却没说出一个字,见陆澄已经走远,又追上去,有些气喘地问道:“这,这你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陆澄深知推理一途,本就带着些许的偶然性,事实上也有可能就是郭熙拿着油灯,他与凶手素昧平生,但她同样相信,凡是作案,再精细的凶手也有疏漏的时候,而她所能做的,就是从这一切细节中揪出凶手。
    陆澄一看到郑昂,顿时微微皱了皱眉,此人四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短小精干,但实在不像是能干脆杀人而后还整理现场的那一类人。她想起之前张去疑案的凶嫌,再三告诫自己不能以貌取人,于是微笑着拱手行礼道:“下官司法参军事陆澄,见过郑员外郎。”
    等豆卢成达介绍完自己以后,郑昂连连拱手道:“陆参军客气,豆卢评事客气,不知二位上官找鄙人所谓何事?”
    陆澄直接说道:“昨日职方司出了些意外,想必郑员外已经有所耳闻,如今职方司裴怀远裴郎中正在检查有无图卷遗失,澄检查借阅书卷,发现昨日郑员外借了些关于安西道的图册,故而例行询问一番,不知那卷书卷此时可在员外左右?”
    郑昂一愣,脸上先是一白,而后又红润起来,摇头苦笑道:“你们怀疑是我杀了老郭?也是,若是寻常人,自然嫌疑最大。”他脸上露出些悲苦的神情,又摇了摇头,继而抬头道:“但是你们恐怕找错了人,因为这些资料,并非是鄙人所用,而是尚书手书要鄙人去提的,鄙人除了知道这些图卷有关安西道,其他一无所知。如果二位上官不弃,我们一同去尚书处,自可真相大白。”
    陆澄略一思量,知道郑昂所言的尚书,说的是如今的夏宫尚书唐休璟,此人乃是大唐名将,早年多次带兵作战,若是他要郑昂调阅职方司图卷,那似乎很说的通。陆澄见郑昂说的坦坦荡荡,知道多半不错,又不想引他误会,正要婉拒,没想到郑昂知道陆澄等人的顾虑,好说歹说一定要拉着他们两人去问。
    三人走到唐休璟办公所在,门口两名亲卫,个个高大健壮,神色锐利,郑昂禀明来意,只听见里面声若洪钟:“进来吧。”
    此时的唐休璟年近古稀,声音这般中气十足,着实令陆澄等人有些意外。陆澄跟着郑昂走进去,只见当中一人虎背熊腰,看着身材甚是魁梧,然而斑白的头发还是说明了此人年岁不小的事实。陆澄对唐休璟的战功略有耳闻,心里自然多了些敬意,郑重行了礼,而后说明了自己的顾虑。
    唐休璟上下打量了陆澄一眼,哈哈一笑道:“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毕竟郑昂可能是在凶手之前最后一个见过郭熙的人。”他说着转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了些什么,而后一边翻其中的纸片,一边说道:“职方司掌管天下图卷,重中之重,平时不论是宫中还是其他职司想要借阅相关图卷都要我的手书,当然包括我自己。”他抽出一张纸递给陆澄道:“他取此卷前后不过一炷香时分,这便是当日郑昂去提安西都护府相关守备图卷时我的手书,陆参军看了自然明白。”
    陆澄接过那封手书的瞬间就立刻明白了了唐休璟的言外之意,因为这手书背面清清楚楚有一枚被打开的火漆印。
    ※※※※※※※※※※※※※※※※※※※※
    长安三年,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用刑残酷,诸部不服。乌质勒本隶斛瑟罗,号莫贺达干,能抚其众,诸部归之,斛瑟罗不能制。乌质勒置都督二十员,各将兵七千人,屯碎叶西北;后攻陷碎叶,徙其牙帐居之。斛瑟罗部众离散,因入朝,不敢复还,乌质勒悉并其地。
    唐休璟:此人是武周时期宰相与名将,上文中提到的乌质勒的战事,武则天召集大臣商讨的时候,唐休璟预测了战事走向,全部说中,武则天对此大加赞赏。
    火漆:古代一种防止他人私拆信件手段,早前使用泥封,最近的出现是在仪征联营考古墓葬中发现了类似文物,而有些因为是泥封所以被地下水冲刷而消失。检查的检字本来意思就是书函的盖子,密封而不为人所见。
    资料来源:司马光《资治通鉴》,倪方六《泥封、火漆,古代如何防范“公文泄密”?》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