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1章 清溪向晚猩猩啼

第201章 清溪向晚猩猩啼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题鹅》李商隐.诗
眠沙卧水自成群,
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
羁雌长共故雄分。
张锦正在低头想着,猛然抬头,见一道黄沙港,水流甚急。
蹿急的水流经过了一个浅滩,变成一个小水塘。在溪流入水塘的交汇处,激起了许多细白的浪花,如同敲打的有节奏的鼓点,频频形成了一条条波纹,那波纹又恰似一根根轻柔的弦,仿佛在为浪花伴唱……在这如画的佳地,有一群大白鹅在悠哉游哉地玩耍。
张锦见了如此美景,脱口便道:“八哥,你看那池塘水平如镜,这鹅好像铜镜上镶嵌的一样。”
纪绪道:“是啊!水流沙浅,草乱鹅浮,风景甚好。”
“八哥你听,那鹅的叫声。”
“是啊,它们的叫声,着实不很好听。”
“叫声虽不好听,但画面感不错啊!”
“好看吗?”
“是啊,这里面有诗情,有画意。你看这群鹅,雄的在前面游,雌的在后面追,雌的怕跟不上,不停地在后面叫‘哥哥’呢……”张锦又学了两声大鹅的叫声“哥~,哥~。”
“九弟怎知前面的一定是雄鹅,后面的一定是雌鹅呢?”
张锦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放赖道:“反正就是。”
挑着担子在前面走的程欣回头说:“我知道大鹅的公母。”
纪绪道:“那你说说看。”
程欣说:“白毛是公的,灰黑毛是母的。”
张锦一听,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纪绪疑惑地问:“这有什么好笑的?”
张锦道:“傻瓜,不知人家在骂你?”
“骂我什么?”
“骂你是大白鹅呀。”
“我怎是大白鹅呢?”
“看头发呀~”
纪绪也笑了:“程欣,你这小子,看我不揍死你!”
程欣头也不回地问:“干嘛揍我?”
纪绪逗他道:“你骂我是大白鹅呀,而且还是大公鹅……”
程欣道:“不是骂你,我是告诉你们这些城里人,应该如何区分大鹅的公母。”
“那你说,大鹅的雄雌,真的是看颜色吗?”
“当然不是。”
“那如何区分?”
“你听那鹅的叫声——声音洪亮的,是公的;声音低沉的,是母的。”
“噢,这样区分呀。”纪绪又问,“要是它们不叫呢,如何区分呢?”
“那就看个头了——那些个子矮小,跟在大鹅后面喊‘哥哥[咯咯]’的,一定是母的;那些身材高大,走起路来气宇轩昂的……哦,对了,就像八相公这样走路的大鹅,一定是公的……”
纪绪说:“我怎么感觉,你还是在骂我!”
张锦美美地笑道:“我看,程欣说的对。”
“对什么?”
“傻大鹅呗!”说完,张锦撒腿便跑,纪绪追赶了上去。
【二】《清溪行》李白.诗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那小河约摸三丈宽,乡下人为了便于过河,搬了七八块方石头,一字排在水中。
水面异常地平静,人在石头上走过,仿佛行走在一面明镜上;鸟在水面上飞舞,又好像翻飞在一扇花屏里。
乡下人腿脚灵巧,连走带跳的,踏着石头就过去了。但张锦却不行,有点受惊害怕的样子,他怯怯地对纪绪说:“八哥,我有些害怕。”
“怕什么?”
“垫脚石隔着太远,我怕迈不过去,掉进水里。”
“你骑马过去不就行了?”
张锦不好意思地问:“八哥,骑鹅行吗?”
“骑鹅[我]?”
程欣在一旁大笑:“对,八相公,就是骑您!我家相公想让你这只大白鹅背他过河。”
纪绪奇怪地问:“凭着大马不骑,却让人背,这不是傻吗?”
程欣说:“你才傻呢!你不见,小棕马是用来托行李的!”
纪绪问:“刚才你为何不用马托着行李,而却自己费力挑着行李走路,我看,你最傻!”
程欣道:“我本认为,您送出书院不远就回去了,谁知您送了一程又一程,也害得我家相公捞不着骑马,陪着您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我家相公累了,让您背他一下……怎么,还不行?!”
“碰上你这样厉害的人物,谁敢说不行。”纪绪乖乖地蹲下身来。
张锦朝程欣扮了个鬼脸,表示赞许,便急不可待地爬上了纪绪的那宽广厚重的后背。也许是匆忙,或许是有意,有一样东西从张锦的身上掉落了下来。
纪绪说:“九弟,你有东西掉了。”
张锦问:“什么东西呀?”
纪绪伸手拾了起来,原来是雪白的玉蝴蝶。是平常作扇坠子用的,上面还有红线线穿着,大概有五寸长。便道:“是你的玉扇坠。这么贵重的东西,可得放好了。”
张锦说:“八哥先拾起来就是。”
纪绪拾起了玉扇坠,攥在手里,又稳稳地起身,迈着矫健的步伐,如蜻蜓点水般地飞过了小河。
到了河对岸,纪绪把张锦放了下来,笑道:“我只能送你这一程,背你过这一条河。如果,再遇到如此境况该当如何?九弟啊,以后你可要胆壮些才好。”
张锦说:“我有八哥保护,要那么大的胆儿干嘛!”
“八哥不能跟着你一辈子,九弟以后娶了媳妇,是要做弟媳的保护人的……哦!我拾着的这个白蝴蝶,九弟拿好了。”纪绪边说边把左手捏着的玉扇坠送了过去。
张锦只是望着,却不伸手去接,并道:“这只玉蝴蝶,就送给八哥吧……也许,这蝴蝶不久变成了双,也说不定……你就好好收着吧。”
纪绪忽然见张锦在快到码头的时候送了只玉蝴蝶给他,也不解其意。但张锦既然说过的事,是不能更改的。纪绪只好先收下,随即解开了衣服,将白蝴蝶的红丝线系在自己的腰带上。
张锦看着河水青青,便道:“八哥,你看,这水如此之清澈,都能看清水里的小鱼在游呢!”
纪绪应了一声,便来到河边观看。
张锦扶着纪绪的一只手,并排站在水边。这时,两个人的倒影,齐齐显出——一个眉目开展,精神疏爽得很;一个眉目含情,仿佛若有所属的样子。
纪绪却只顾寻找小鱼,问道:“哪儿有鱼?没有啊……有道是,‘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张锦笑嘻嘻地把头靠在纪绪的耳髻边,嘴上还嘟囔着:“无智就无智吧!只要这水面能为我们依偎合影就行,你看,多俊俏的俩人啊!”
纪绪今天穿了身蓝衫,潇洒飘然。水边上有一棵柳树,在他们二人的影子上拂来拂去。
纪绪说:“俊俏二字,用的不妥。”
“这水里双影,一个英姿飒爽,一个容貌俊丽,合在一起,使这水也为之生色,岂不俊俏?”
“话虽是好话,但措词不当啊!”纪绪伸手折了一段柳枝[1]送给了张锦。
张锦接过了柳枝条,说道:“清溪的水色给我清心的感受……其实,这水比人更清楚明白一些……至于我的措词是否恰当……这清水,它在意吗?”
猩猩的一声啼叫,打破了这美好的景致,又好像在催促着他们赶路。
张锦挪动了一下脚步,又停了下来,说道:“八哥,我打个诗谜给你猜吧。”
纪绪道:“好啊!”
张锦微昂起头来,念道:“清丽古潭水,对我照玉颜。诗情不容己,随流杨枝攀。开怀美貌俊,清风垂髻鬟。临岐惊一笑,何为淡淡山?”
纪绪说:“这是诗,不是谜哩!九弟真敏捷得很,出口成章。不过措词,还是不妥。我辈文人,对这诗面上的措辞还需细细琢磨……”
张锦真是气也不是,笑也不得。便喊了一声程欣,赶路。
————————————
注释
[1]古人送别时多会折柳枝,这有何寓意?
“留”这个字和“柳”的读音非常相似,折一段柳枝送与对方,表示对离别之人的一种挽留,希望这个即将要离开的人能够留下,或者就是表达一种留恋,表达对老朋友的一种不舍得。这更能体现出送别的人和离去的人之间那份深深的感情。
还有一种说法,送柳枝是送给离别之人的一份祝福。
离别的人去往陌生的地方,既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也不知去往的地方情况怎样……送别的人送去柳枝,也就是想祝福他将要去到的那个地方,可以很好的接纳他;让他如同柳枝一般,去到陌生之地可以很快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扎根发芽。这种祝福对于一个即将出远门的人来说,其实是挺实用而且挺吉利的。这样,可以消除远行人心中的惴惴不安。
不管送柳枝的意思是什么,都是古人对朋友离别的一种留恋和不舍,毕竟谁愿意自己相处已久的朋友突然离去呢?即便非要离去,如何表达呢?古人便通过一段不起眼的柳枝条,充分地体现出两人间浓浓的情意。
这种含蓄地表达惋惜之意,很具有古人的婉约风格。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192520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192520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