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2章 丹阳郭里别知己

第202章 丹阳郭里别知己

推荐阅读: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的交汇枢纽,古称京口、润州、宜邑、朱方、丹徒和南徐州。唐天宝年间以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
到了元代,人们还是习惯把镇江路统称为丹阳。
【一】《丹阳送韦参军》严维.诗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傍晚时分,纪绪把张锦主仆二人送到了丹阳码头。
旅客排成了两行长长的队伍,陆陆续续地上船。张锦却拉着纪绪,来到了岸边的一个凉亭,一副不愿上船的模样。
程欣进亭放下了担子,又过去牵马喂草,嘴上还不停地嘱咐小棕马:“多吃一些草料,到了船上,就要节食了。”
初秋的黄昏,来得也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匆匆地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落之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地和夜色混为一体,转瞬间,又被月亮烛成了银灰色。
船小二在船帮的围栏上高喊:“有去云贵川的旅客吗?快快上船啰,客船马上就要起航了……”
听着这一声声的催赶,张锦的心一次又一次地收紧,他瞬时坐立不安起来。
纪绪进亭也催促道:“九弟,该上船了。”
张锦点了点头,牵过了马儿,向客船走去。程欣挑着担子紧随其后。
上得船甲,张锦头也没回,直接进了船舱。
船帆升了起来,随着一声声船工的号子,客船慢慢地驶离了水岸。
纪绪一直站在高处观望,也不见张锦出来与他挥别,心里不免疑惑起来:“这个张锦……怎么一上船就把哥哥忘了……难不成又生我气了?”他喘了口粗气,“可我又错在哪儿……”
只听背后有人说话:“你嘟囔个啥?”
纪绪猛一转身,被吓了一大跳,只见张锦好端端地站在他的身后,他揉了揉眼睛,问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神奇吧!”
“神……你先让我缓缓……”纪绪坐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说道,“你落下什么了吗?干嘛又回来了?马呢?程欣呢?”
张锦用手指了指在亭子边上吃草的马。
纪绪又问:“那,程欣呢?”
“我让他买吃的去了。”
“哎呀呀,船上不是有吃的嘛,白白的错过了一趟船。”纪绪遗憾地说, “你说你,究竟回来干什么?”
“落下了一句话。”纪绪起身,和张锦边说边向凉亭走去。
“你说了那么多,还有什么没交代?”
“是你。”
“我,我就更没有可交代的了。”
“我不是让你交代什么,我的意思是说,在我上船的时候,你得说句什么话。”
“你上船,我还要说话吗?”
“是呀,比方说‘再见’、‘珍重’之类的祝福语……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再见我?”
“哪能呢!”
“那干嘛人家走了,你一句话也没有?”
“我正要说,不是见你正在落泪嘛,我想我就不要再‘加料’了……你呀你,是真能折腾。”纪绪来到小棕马的身边,抚摸着它的鬃毛,说道:“马兄啊,你是不是好不容易上了船,又糊里糊涂地被牵了下来,你是从哪里下来的?我怎么就没看见呢?”
小棕马边吃边草边用后蹄踢踏着草坪,也不知是嫌草儿不肥,还是嫌弃他俩啰嗦。
张锦指着停泊在码头的另一条船说:“我们是从那条船上下来的,就是想给你个惊喜。”
“这哪是惊喜,分明就是惊吓嘛!”
“再说了,小河你都迈不过去,两条大船,相隔甚远,你又是如何走过去的?”
“这两艘船,一艘是今晚发的,另一艘是明早才走。两船相隔也不算远,而且两船间有很宽的桥板。我想,正好想和八哥再待一晚,便从两船之间的桥板上了另一艘船,从这艘船下来了。”
纪绪逗他道:“好像后天还有船发,要不后天再走……”
“行啊!只要八哥能陪我,后天走,也不是不行。”
“谁稀罕陪你,我后天就开学了,你自己在这码头上玩吧!”纪绪转身离开。
“怎么,你真想撇下我?”
“这么晚了,我走得了么?走,先去吃饭!”
“我想吃野餐。”
“就在这岸边。”
“对呀,我行李里有炊具,我让程欣去买可以烤食的东西去了。我们在这运河岸边野炊,岂不很美!”
这时,程欣买回了一大包吃食。
大家就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淘米做饭,有的洗菜切菜,有的拾柴生火,忙得不亦乐乎。
【二】《新月》曹希蕴.诗
禁鼓初闻第一敲,
乍看新月出林梢;
谁家宝鉴新磨出,
匣小参差盖不交。
初秋的夜晚,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亮。使田野仿佛笼起一片轻烟,如同坠入梦境。云飘过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夜。
程欣把做好的酒菜放到石桌上。
纪绪说:“九弟,昨晚不让你喝,因为今天要赶路;今晚你就多喝一些吧!喝多了也不打紧,明天可以去船上睡觉。”
“是啊。”张锦和纪绪碰了碰酒杯,干了酒,问道,“八哥,我走了,你难不难过?”
“怎能不难过!”
“小弟有个法子,可以和八哥永远在一起。”
“什么法子?”
“八哥反正是独身一人,不如到我家居住,成为我家的一员。”
纪绪笑道:“你家的兄弟如此之多,恐怕伯父伯母不缺儿子吧!”
“儿子当然是不缺,不过,还缺半个儿子。”张锦见纪绪正注视自己,对视了一眼,慌忙低下了头。
“缺什么?”
张锦正色道:“小弟有一八姐,愿结丝萝[1]。”
“合适吗?”
“八姐配八哥,怎不合适?”
“九弟啊,你又不是不知,我已有婚配。”
“我姐说了,如果见到自己喜欢的,她愿意做小。”
“可……可……”
“八哥放宽心,弟和八姐,是个双胞,所以八姐的相貌,和弟长得一样。很漂亮的,而且知书识字,与弟在外求师,简直没有什么分别。”
纪绪笑了:“你说,你个小孩子……你说的算吗?”
“小弟既然应允了,犹如我姐当面许婚一样。”
“我看,还是不妥。”
“有何不妥?”
“你们白子,不是一直实行一夫一妻吗?我去你家,岂不破坏你们白子的风俗?”
“不碍事,不碍事。你是汉人,可以按照汉人的风俗,你三妻四妾都可以。”
“你姐这么说的?鬼才信呢!”纪绪端起了酒杯,“你先回家问问你姐再说吧!”
【三】《别知己》海来阿木.词曲海来阿木/菲儿/思思.歌
后半夜,月亮下去了。
只留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了。茂密无边的高粱、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尔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地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笼罩在野草丛丛的蜿蜒小路上。
张锦让程欣从行李拿出了一把龙头三弦[2]说道:“八哥,我为你唱一段白子说唱‘大本曲’如何?”
“行啊!”
“你别光行啊,你也得唱。”
“我不会呀~”
“很简单的,听一遍就会了。”
“让程欣和你一起唱吧!”
“他也唱,你也唱。”
张锦调了调三弦的音高,便开始说——这是“白子说唱”的特点,需要在演唱前先说上一大段:
“人生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人。
有的人,给我们温暖;有的人,和我们擦肩;有的人,给我们帮助;有的人,把我们伤透。
但是,也有一些人,和我们情同手足,对我们情真意切,这样的人叫做知己。
知己,一生难寻;知己,千金难求;知己,是朋友中的极品;知己,是人生之幸运。如果,你有这样一个知己,请你一定要珍惜。别伤,别欺,别抛弃。把这首《别知己》,送给我最亲爱的八哥。”
张锦开始唱:
“月亮冷冷地挂在天上,它也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离别。我们升起火堆,唱起歌儿跳起舞来,趁着酒意诉说,这一生的悲与喜。”
接着是程欣用他那破锣嗓子开始唱:
“月亮你别再柔情似水,我的朋友你别再多愁善感。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
[合唱.白语]“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你慢走;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别着急,你慢走。”
[合唱.汉语]“昨天已经过去,所有的伤心和烦恼已离去,你要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
纪绪用双手拍打着身边的亭柱作为节奏,他唱道:
“不知不觉的天就亮起来,我们唱睡了黑夜唱睡了星辰。在你踏上离别的客船,那一刻我只顾着流泪。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望一路珍重。”
[唱.白语]“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你慢走;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别着急,你慢走。”
[合唱.汉语]“在你踏上离别的客船,那一刻我只顾着流泪,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望一路珍重。”
太阳升了起来,张锦终于踏上了回家的客船。
[合唱.白语]“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你慢走;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别着急,你慢走。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你慢走;慢走,你慢些走,我的朋友别着急,你慢走。”
[合唱.汉语]“在你踏上离别的客船,那一刻我只顾着流泪,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望一路珍重。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望一路珍重。忘了挥手忘了说再见,望一路珍重 。”
【第三卷 完】
————————————
注释
[1]丝萝
丝萝的意思:菟丝与女萝;菟丝、女萝均为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故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结为婚姻。
《古诗选》:“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女萝是两种草,非常的紧密,结婚的情形,就是这样。所以丝萝二字,为古人求婚之意。
[2]龙头三弦
龙头三弦是白族的弹拨弦鸣乐器。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白语称“匈子加”。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等地。
(1)美丽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在洱海边上住着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从小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
三郎长成英俊的小伙,也弹得一手妙琴。悠扬的琴声,白天能使含苞花蕾开放,夜晚能使星星不眨眼睛,他用琴声教会四方八寨的姑娘唱歌跳舞。
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儿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笑声。
有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看见一家老两口正在抱着女儿痛哭。原来村子本主庙里来了一个妖魔,一会又变成一条粗蟒,它每天要吃一对童男童女,明天正好轮到老两口献出女儿。
三郎决心为民除害。
第二天晚上,他在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看见墙上画着一个绝色美人,正在对他微笑、眨着迷人的大眼睛,三郎不由自主地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声未完,画上的美人竟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翩翩起舞。
突然,吃人的妖魔钻了进来,它见了姑娘和少年想美餐一顿。谁知,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龙头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妖魔的脖颈,三郎遂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妖魔随即变成一条断头的大蟒蛇。
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她羡慕人间花好月圆而出来游玩,不巧被妖魔定身在墙上变成一幅画。这天,三郎来降魔,三郎那美妙的琴声才破了妖法。三郎和龙女结为夫妻,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此,龙头三弦在白族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乐器。
(2)组成
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远近闻名。不仅龙头饰以彩绘,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
白族龙头三弦,既是一件可供弹奏的民间乐器,又是一件可供观赏、收藏的精美工艺品。它是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体规格尺寸不一,大者琴身全长90厘米~100厘米,小者琴身全长70厘米~80厘米。
(3)演奏
演奏时,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将背带挂于颈项,琴体横置于腰际,琴箱近右胯处或右大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食指套中空锥形牛角尖或绑一竹制拨片弹拨琴弦发音。
三弦的定弦,中弦、里弦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外弦、里弦为八度关系,规格较大者常定弦为:d、a、d1;规格较小者常定弦为:e1 、a1、e2。音色圆润而深沉,音量较大。
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和音等奏法,常使用大幅度“滑揉”技巧;右手有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龙头三弦主要用于白族说唱和民歌伴奏,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4)大本曲
三弦是白族说唱音乐“大本曲”和“本子曲”专用的唯一伴奏乐器。
“大本曲”流行于大理、洱海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唱腔丰富,传统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另一人弹龙头三弦伴奏,现已有自弹自唱艺人。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