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章 如何锁得春满杏

第2章 如何锁得春满杏

推荐阅读: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悍卒斩天太古神尊反派就很无敌死亡作业乱世书惊天剑帝


        【一】《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晁补之[1].词
年年不放春闲了。
今岁衔杯少。
来时柳上浅金黄,
归路玉绵吹帽。
惜春长似,五陵狂俊,
不道朱颜老。
斜烟薄雨青林杳。
犹有莺声到。
西园红艳绿盘龙,
辜负一年春好。
锦城乐事,不关愁眼,
何似还家早。
几度花开花落,步非烟转眼到了少女怀春的年龄,才貌俱佳的她一心盼望有一位才貌卓绝的谦谦公子与自己相伴终身。可在当时,她这种心愿既不能说与旁人知晓,也不可付诸行动去寻找自己的爱情。那时的婚姻完全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父母的操持下,正值豆蔻年华的步非烟嫁给了刚调到四川的魏王子、左丞孛罗为侍妾。
孛罗是蒙古武将,长得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性情耿直剽悍、粗犷躁烈。孛罗的母亲孙窈娘,为了在成都给儿子找个人来照顾他,便寻遍了整个四川的美女,千方百计地托媒说合,终于把可人儿的步非烟娶进了府中。
成婚后,孛罗对步非烟爱如至宝,整天尽以呆望着她的清丽身影为快事,除在公府留值外,他与非烟几乎寸步不离。
感情这东西偏就是这样说不清楚,尽管孛罗对步非烟一片痴情,爱得无以复加。但多情善感的步非烟,偏偏就对他没有半点激情。
这个粗悍的夫君,既给不了她柔情蜜意,也不能与她诗词互答,甚至在她弹奏琵琶、精心击筑时,他只会傻傻地瞧着她的脸,根本不懂得领略音乐声中她的心曲。
这样的婚姻与她梦中幻想的意境,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此,新婚的步非烟内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郁闷。每当风吹庭竹、雨打芭蕉的夜晚,步非烟总是偷偷一人对窗落泪,落寞萧索的心情紧紧缠绕着这个被人宠爱着的新婚娇娘。
【二】《云露堂前杏花》范成大[2].诗
蜡红枝上粉红云,
日丽烟浓看不真;
浩荡风光无畔岸,
如何锁得杏满春。
一天,赵象在自家庭院中读书,读到兴头上,他一边绕庭漫步,一边朗声吟诵诗书,冥冥之中总感觉隔墙有人在倾听,因此他朗读的更加声情并茂。
其实,这隔壁院中还真的有人在听。
当时步非烟正心不在焉地摘花玩赏,忽听得院墙那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其语声激昂、抑扬有致,似乎颇得书中神韵……她伫立墙下,凝神细听,那磁性的声音略过她的心波,久久萦绕在她的耳畔。
步非烟嫁给孛罗后,因蒙古人不好文墨,孛罗也常常干扰步非烟读书,这时猛听到这样入神的读书声,不禁为之感慨心喜,真想去探个究竟。但她转念想到,自己早有归属,不该再生非分之念,于是强加抑制,努力不去再想这事。
然而,昨天下午,赵象在高墙底下的吟诗,步非烟听了,确实喜欢,便忍不住自己嗓子里的刺痒,不由地轻咳了一声……
【三】《你家大门》晨曦.词 李德明.曲 徐玮.歌
一场春雨淋过,昨晚还只是小小的花蕾,今早就湿漉漉的,突然就怦怦乱跳了。
杏花春雨,就是女人萌动的心,刹那间的春意朦胧,她羞涩了,晕红了。
这一切,是那么地突然,突然得让人来不及喘息,就被他今天一早——那含情的双眼,晶莹的目光,酒窝荡漾的春意,遮天盖地地扑过来。她窒息了,心动了,晕眩了,迷离了……
步非烟感到坐立不安,她叫来侍女,说心里闷得慌,想出门散散心。
[歌曲]“想敲开你家大门,你家大门。你听了敲门声,别让我站在门外,六神无主地来回徘徊,你有些不应该!嘿,你是否,听到了敲门的声,却故意试我的恒心。嘿,我对你的坦诚,你要坚定,你要镇定。请打开你家大门,你家大门,我又加重了敲门声。也许我不应该来,也许你不在,只好离开,眼泪差点掉下来。”
傍晚时分,赵象又来敲步非烟家的大门。但是敲了许久,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赵象只好失望地往家走……
[歌曲]“嘿,你是否,听到了敲门的声,却故意试我的恒心。嘿,我对你的坦诚,你要肯定,你要肯定。请打开你家大门,你家大门,我又加重了敲门声。也许我不应该来,也许你不在,只好离开,眼泪差点掉下来。我只好默默离开,往那一条回家路上,我却看见,你就在我家门外。”
转弯拐向自家方向,却看到步非烟正带着侍女在他家门口徘徊。
赵象激动异常,快步走向前去,步非烟却低头掩面,迅速离开了。赵象跟在了他的身后,步非烟的脚步更加急促了,她进门后迅速关紧了自己的大门。
赵象望而兴叹,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觉睡去,仿佛睡在花里了;一觉醒来,又恍然醒在花里了。
心,都是桃红,粉色,洁白的,早已辨不出,自己究竟是花,还是人了。空气里弥漫的,全是那粉色的诱惑……
仿佛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是步非烟的影子。
————————————
注释
[1]晁补之(1053—1110.11.8),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2]范成大(1126.6.26-1193.10.1)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7889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78895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