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5章 取次花丛懒回顾

第75章 取次花丛懒回顾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赏春》罗邺.诗
(一作芳草或春游郁然有怀赋)
芳草和烟暖更青,
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
唯有春风不世情。
柳枝悠悠的解答着碧玉的问题,好像在品一壶好茶,细细数略着美男的各种“美”和各种“好”。
碧玉问:“你喜欢这样的男人吗?”
“这样的男人,谁不喜欢?!”
“光喜欢有什么用,这样的好男人会娶我们?”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柳枝来到了窗前,推开了窗户,让和煦的风吹了进来,“我们如同小草,好男人就是春风。无论我们是生长在豪门大宅,还是寻常百姓家里,都一样的沐浴春风而得到生长。春风对我们也是一视同仁的,在春风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
“那,柳大哥算不算春风般的好男人?”
“当然算了!”
“你是说,他对你我都一视同仁?”
“那当然。”
碧玉急了,“他是不是爱上你了?”
“是啊!否则他为何为我花那么多钱。”
“你爱他吗?”
“我…我…我…”看到碧玉愤怒的眼神,柳枝不敢再往下说了。
“我什么我!说,你俩什么时候好上的?”
“没有~,没好上……”
两人正在掰扯,这时听见有人在敲门。
碧玉怒道:“你没听到有人敲门?快去开门呀!”
柳枝有些不情愿地去开了门,见是刘基,便又高兴了起来。
刘基说:“我在门外就听见什么权贵、粪土,春风啊、锄草的……怎么,谁想嫁给大地主,谁想下田种粮呀?”但脚步却并没有向屋里迈,因柳枝还在含情脉脉地望着他。
“地主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一棵狗尾巴草,想得倒美……”碧玉朝柳枝又喊,“你挡在门口干嘛?”
柳枝急忙闪身让道。
碧玉看到柳枝不言语了,把火气又朝刘基去了,“刘大哥也净学那些讨厌鬼,专在门外偷听,想听就进屋来嘛……”
“哈哈……谁要偷听你们女孩说话了,我只不过是恰巧路过,听见你俩在讲什么美男子之类的话,便想知道美女心中的美男子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就停下来听一听。”
“听到了吗?”
“听到了。”
“听到了,干嘛不走?”
“我不是还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嘛。”
“噢~,那你说吧,你们这些人当中谁是美男子?”
“当然是柳大哥啦!他不但容貌甚伟,而且还是位君子。”
“他算什么君子?见一个爱一个的。”
刘基笑了,“柳大哥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心里只有你!”
“别替他掩盖了。”
“哪里掩盖?”
“他不是又爱上柳…柳…”碧玉用手一指柳枝,“不是又喜欢上它了嘛。”
“玉姑娘多心了,柳姑娘是我让大哥买下的。”
碧玉赶紧追问:“你喜欢柳枝?”
一听到此问,柳枝迅速低下了头,美美地等待着自己心中的答案。
“不是,我只是觉得她和梅皎儿长得太像了,猜想她俩可能是姐妹。”
“梅皎儿,哪个梅皎儿?”
“皎儿你不认识,但梅绯儿,你该认识。”
“梅绯儿又是谁?”
“就是袁大人家的舞姬,想没想起来?那天跳《春江花月夜》的红衣姑娘。”
碧玉过去拉起柳枝的手,仔细端详起来:“噢~还真有些像。这几天我们一直在一起,我都没注意,刘哥哥倒是注意上了……难不成,你也喜欢绯儿姑娘?”
“别瞎说!”
柳枝感觉刘基好像不是很喜欢自己,便有些失望地抬起头来,问:“公子何时带我去见姐姐?又何时把我送回去?”
“我请柳兄去‘畅春院’给你两告假去了,纪公子去了韩沃家,”刘基进一步解释说,“噢,也就是你姐夫家,他去找你姐夫一起,带你大姐过来和你相见。”
“我大姐嫁人了吗?”
“还没有,他们准备这个月的二十九日结婚……”
正说着,梅绯儿冲了进来,“三妹!”
柳枝定了定神儿,扑向了梅绯儿,“大姐!”
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看到这些,刘基和碧玉赶紧出了房间的门,让姐妹俩诉说离别的情愫。
【二】《离思五首.其四》元稹.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1]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刘基、纪绪和韩沃三人来到了院中的凉亭聊起天来。
看到男人们好像有事要商议,碧玉便撑起了花伞,到花园的别处溜达去了。
看着碧玉走远了,纪绪说道:“梅家姐妹离别了十多年,今日终于相会了。我看,就不要再让柳枝回青楼了,两位仁兄可有打算?”
韩沃笑着说:“要不,我们给她赎身,伯温兄娶了她,我俩做连襟吧!”
刘基摇了摇头。
纪绪问:“刘兄的意思是…不想给她赎身?”
刘基说:“赎身是一定要赎的。”
韩沃笑道:“那是不愿意和我做连襟了。”
刘基用肯定的语气说:“连襟也是一定要做的。”
纪绪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刘基,问:“那,伯温兄的意思是……?”
刘基叹了口气,望着远方,淡淡地说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韩沃问:“谁是山?谁是云?”
刘基说:“我喜欢梅皎儿。”
韩沃吓了一跳,“她?她现在是坤道,道名‘妙玉’。现在在‘荐福宫’呢,她出得来吗?”
刘基说:“事在人为嘛!”
纪绪调侃道:“怪不得仁兄三天两头往‘荐福宫’那边跑,原来是‘半缘修道半缘君’啊!”
————————————
注释
[1]巫山
巫山,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群峰。主峰为重庆奉节县境内乌云顶,海拔2400米,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为四川盆地。现在所指的是重庆市的巫山县。
(1)山名来由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时代今山西晋南一带的宗教神话“巫咸山”,而不是“巫山县之山状若巫字”。随着“山西巫文化(即晋巫)”在南方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过“巫山”的记载。其中,长江三峡地区的“巫山”,在唐宋之前是指古奉节的“巴东(郡)之山”,唐宋及以后是指古奉节的“夔州之山”。
唐宋时期,奉节夔州控制下的长江三峡已是中国南方最繁荣的交通走廊,经众多唐诗宋词的演绎传播,才使得“夔州之山(即唐宋三峡巫山)”成了后世中国最有名的“巫山”。现在中国“巫山”山脉的地理词义,就是依古代奉节夔州的范围定义。古奉节是隋唐之后三峡地区历代最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巫山文化在内的长江三峡古历史文化,其实就是指古奉节传统的“夔州巫文化(即夔巫)”。
不过,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的“巫山”,除地理特定的写实之外,大多时候只是“泛指”,纯粹写意,并非要特指哪里的巫山。譬如,元稹《离思》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中的“沧海”、“巫山”显然都是文学意义的喻指,诗人只是借湖北云梦的“巫山云雨”典故,含蓄表达一种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沧桑,并非要具体指明是哪里的巫山。
(2)相关传说
巫山神女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屈原的《九歌.山鬼》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中都有描述。而在当地传说中,她是一个帮助大禹治水、造福生灵的女神。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巫山神女,也称巫山之女。传说为南唐天帝炎帝(赤帝)之女,一说是王母小女儿,本名瑶姬(也写作姚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因而为神。
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女神自荐枕席,后宋玉陪侍楚襄王游云梦时,作《高唐赋》与《神女赋》追述其事。神女为“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美貌仙女。
(3)相关诗歌
《宿巫山下》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这里的巫山,显然指奉节白帝城的山。李白先宿巫山,而后“下”瞿塘。古代方位以“西”为上,以“东”为下。“下”瞿塘,说明李白是准备向“东”去,是要乘“下水”船出川,而留宿在奉节白帝城。如果是从“巫山县”到瞿塘峡,那就应该叫“上”瞿塘,是入川,是“上水”船方向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9880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98800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