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90章 更待月黑看湖光

第190章 更待月黑看湖光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一】《夜泛西湖五绝.其三》苏轼.诗
苍龙已没牛斗横,
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
船过惟有菰蒲声。
夜已深,天将晓。
有几只渔船悄然闯进周大和杜十娘的视野。
杜十娘问:“偷情的?”
周大道:“你就知道偷情,这是偷鱼的。”
“鱼还需要偷吗?”
“听说当地官府明文规定,禁止在西湖里捕鱼。所以,渔人便赶在拂晓之前来湖里盗鱼。”
“如此有灵性的鱼儿,是得好好保护。”
“保护个‘蛋’!他们是‘只许州官放火,不需百姓点灯’。”
“噢,是官家想自己捞鱼卖钱呀。”
“官家哪有那闲工夫……捕鱼者,只需向官府缴费办理许可证就可捕捞。”周大怕影响渔民盗鱼,赶紧把船划向了菰蒲。
小船悄然驶入,周围泛起层层涟漪的一大片墨绿菰蒲,每一株香蒲都举起一只蜡烛似的蒲棒。有的已散开了白茸花毛。这花儿,雪白雪白的,昂扬在这天地之间,似乎也想给漆黑的夜染一染白色。团团如绒毛般轻盈的它们,微微地搭在菰蒲之上,毫无顾忌地沉醉在这美景之中。
“你再慢点儿,轻点儿,别惊吓了它们……”杜十娘总感觉,哪怕是再微弱的风儿,也会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带走。
船儿穿行于菰蒲之间,发出细微的响声,但除此之外,已没有任何声息了。
杜十娘说:“就在这菰蒲之中吧!我们能看到他们,他们却看不到我们。”
周大听话地把船停在菰蒲之间,让菰蒲卡住小船上,以防小船随风漂移。
杜十娘又拿出了剩余的那半坛子酒,说道:“今晚我俩把它解决掉如何?想不到这‘女儿红’如此好喝,明天回家后,就喝不到啰~”
周大笑道:“怎么,我买几坛带回去,作为你陪嫁的贺礼,我再恭送到你婆家……”
“怎么,想升格,当我的爹?”杜十娘拿出了一包茴香豆[1],打开来,放在甲板上。
“不行吗?老人常说,长兄为父。我为小妹备一份嫁妆也未尝不可。我听说,按照绍兴的规矩,结婚那天新娘子得从坛中舀出的头三碗‘女儿红’酒,要分别呈献给婆家的公爹、亲生父亲和自己的丈夫,寓意祈盼人寿安康,家运昌盛。”
“是嘛,你知道的还不少呢!”
“只可惜啊,我这女儿红,恐怕备了也是白备啊!”
“你,什么意思?”
“李甲是不会娶你家去的。”
“何以见得?”
“李甲他爹,是扬州有名的老‘迂夫子’。他岂能允许自己的儿子娶一娼妓回家?”
“那,你为何就敢娶?”
“我,我桀骜不驯啊~”
“李甲也是桀骜不驯!”
周大笑道:“我俩同为‘桀骜不驯’之徒,但却大大的不同。”
杜十娘问:“有何不同?”
“我是‘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这是你作的诗?”
“我哪有这能耐,这是老纪为我作的写照。说我是真狂士,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说我是真性情,敢把下流当风流。”
杜十娘笑道:“你俩真可谓‘挚友’,一个敢说,一个敢听。”
“那当然,我俩是铁哥们么~”
“那,李甲公子不也是敢作敢当的人么?”
“他那能和我一样。他的桀骜不驯如同陶渊明,虽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但他崇尚老庄,追求自然,反对束缚,渴望过上《桃花源记》里恬然宁静,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
“这样的生活,也是我想要的!”
“然而现实世界里,无论古今,哪里有此佳境呢?再加上他有如此的老爹、妻儿,李甲的耳朵根子又软,他该如何面对现实……”
“你光为他想。可我呢?我又该如何面对现实。”
“我的意思是,他不可能娶你回家,只能把你作为外室,过着偷偷摸摸的生活。”
“那,我也愿意!”
“关键是,他没有钱为你买外室。”
“难道他就连这几个钱都不舍得为我花?”
“不是他不舍得为你花钱。是他的爹,一定会断了他财路的。”
“这可咋办?”
“这样吧,我为你在外买一处房子如何?”
杜十娘惊讶地问:“你为我,买房子?”
“怎么,不行吗?”
“你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吧?!”
“呵,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不是刚才说了么,我是你的兄长,要为你备一份嫁妆么。我这婚房,做为你的嫁妆如何?”
“如果你真有心,你把钱给我,我自己去买这外宅,岂不更好?否则,让李甲知道了,又会跟我闹……”
“好吧,就依你。”
“那你现在就把钱给我。”
周大从怀里掏出了一张一百五十两的银票递给了杜十娘。说道:“不过,你妈妈又如何能放你走啊?!”
“纪公子为我出了主意:让我和李甲吃住都在‘风雅涧’里,只在那里吃喝,不对外做生意。而且,再让你周大哥出面告知你的朋友,不要再去‘风雅涧’照顾妈妈的生意了……几个月下来,妈妈一定着急,会同意我离去的……”
“老纪这招是够绝的!不过,也只能如此……”
起风了,杜十娘拉着周大进了船篷。她随手放下了篷帘……
【二】《夜泛西湖五绝.其四》苏轼.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船儿小,人儿强,几下便撞出了菰蒲荡。
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花夜开,满湖清香。小舟自由地飘荡,游弋于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
怪不得有人说:要想看美丽的湖光景色,更要等到月落天黑的时候。
【三】《夜泛西湖五绝.其五》苏轼.诗
湖光非鬼亦非仙,
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
就视不见空茫然。
黎明前的湖光,给人以变幻多端、神秘莫测之感。
等到风平浪静时,湖光清晰可见;随着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动,然后跟着进入了寺中;周大的船来到寺庙之下,却根本看不见刚才仿佛“两两入寺”的湖光……
————————————
注释
[1]茴香豆
茴香豆是浙江绍兴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民间闲食,亦是城乡酒店四季常备之下酒物。民谣云:“好吃茴香豆,嚼嚼韧纠纠,要用谦豫、同兴好酱油。”
(1)菜品特色
茴香豆酥软清鲜,香味浓厚。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民间认为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因而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吃咚嘴里糯柔柔”的民谣。
(2)原料加工
蚕豆500克、盐7克,茴香6克,桂皮6克。
(3)制作方法
茴香豆用干蚕豆作原料,拣去变色虫蛀的劣豆,在水中浸泡沥干。入锅后加适量的水,用急火约煮15分钟。掀开锅盖, 见豆皮周缘皱凸,中间凹陷,就马上加入茴香、桂皮、食盐(传统商品用酱油)和食用山萘,再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从表皮渗透至豆肉中,待水分基本煮干后,离火揭盖冷却即成。
(4)鲁迅小说
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的孔乙己吃茴香豆写“茴”字的四种写法,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小说《孔乙己》片断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