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97章 芙蓉庭院晚风凉

第97章 芙蓉庭院晚风凉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一】《西厢记》王实甫.元曲
异乡易得离愁病,
妙药难医肠断人。
明本离开西厢,到中堂复命。虞夫人见长老来了,说道:“长老来了,请坐。”
明本道:“多谢老夫人赐坐。”
“长老去探望完先生,不知病情如何?”其实虞夫人所关心的是病源,病情倒是次要的。
“完先生的病嘛,可轻可重。‘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啊!”
虞夫人心想:看来哲笃的生病与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好像是思念家乡所至,便问,“难道就没有可以治疗的药吗?”
“哎!”明本长叹了一口气,话锋一转,说道,“总之,心病还须心药医……老衲告辞了。”长老实在不便说哲笃的病完全是你虞夫人赖婚所害,只能说心病仍须心药医,其他都尽在不言中了。
虞夫人听了,心里自然清楚——还是自己赖婚惹得祸。无奈不能和长老商议什么,今见长老要告辞,便道:“长老请便。”
明本双手合十,向虞夫人施了一礼,道了声“阿弥陀佛”,就回到了寺内。
明长老走后,虞夫人的肚皮里又做起了功夫:
很明显,那穷酸已把病源和盘托出给老和尚了。哲笃的心病是婚姻被赖掉,心药那就是美盼了。现在如果马上把美盼许配给他,毛病立刻痊愈,可惜这是办不到的,不过我也不能空担一个赖婚的恶名声。
女儿绝对不能给哲笃的,完哲笃的病还绝对不能请大夫来医治。
哎~女儿是才女,博览群书,对医道也有研究,平日家中婢仆有什么小毛病,都是女儿开出几服汤药,就可以治好。
现在就让女儿开个药方,一来可以避免把赖婚之事张扬到外面去;二来也让大家知道我老夫人受恩知报,关心哲笃;三来这张处方出自女儿之手,哲笃见了女儿的手迹,可以得到安慰,抵得上半服心药,病情自然减轻,然后再加强调理,以收到药到病除之效……以后如何,等到他病愈后再作定夺也不迟。
主意已定,正欲命丫环去通知美盼,恰巧柳如烟来到了中堂,她是得知完哲笃病重,到前边来了解情况的。
虞夫人一眼见到了她,便想:让她去告诉女儿,岂不更为妥当。便喊道,“如烟。”
如烟听得老夫人呼唤,忙应道:“是,老夫人。”
“西厢的完先生,忽然病了,想必是勤读过度,偶感风寒。他乃我家恩公,岂能不问。”
“是,听老夫人吩咐。”
“你到妆楼上去,传我之言,命小姐开一张祛邪热、驱风寒、消积食、补虚弱的好药方,以医完先生之病,让他早日恢复健康,不负救命之恩。”
“如烟遵命!”
“好的,老夫人,药方一开好,我就拿来给您过目。”
“噢,药方开好了,就不必拿来给我看了。事不宜迟,立即送到西厢去便可。”
“是。”说罢,如烟退出了中堂,径往妆楼而来。
【二】《大德歌.秋》关汉卿.元曲
风飘飘,雨潇潇,
便做陈抟[1]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
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此时,天空中飘起来潇潇秋雨。
柳如烟一边跑一边想:完相公真可怜,这场病硬是被你们母女俩作成的,现在还要用这种煞渴充饥勿惹祸的汤头药去搪塞,岂不是要把完相公活活气死吗?不知小姐是什么态度,如果无动于衷,一赖到底,恐怕完相公的这条命休矣。
上得楼来,到中房门口,微微揭开绣帘,见小姐独自呆呆地坐着,眼泪汪汪,默默无语。如烟上前叫道:“呀,盼盼姐!”
虞美盼此时,正在回想昨夜之事,觉得很对不起师哥。自己出尔反尔,约了人家又骂人家,太不应该了,但也是迫不得已啊!但愿师哥能够理解我的处境!今后如有机会,再作补报。忽然听得如烟的声音,转过身来问道:“如烟,刚才你到哪里去了?”
“我到老夫人那里去了,听说完相公病了,我是去探探消息是否属实。”
“是真的吗?”
“如烟去过中堂,恰巧老总管前来禀报,说完相公病倒在床,口吐鲜血,怨声不绝,立刻就要抱病动身,离开此地。”
美盼一听,好似晴天霹雳,心里像刀绞似的,眼泪不住地落下来。师哥的病,明明是被我气出来的,是我害了他啊。心里痛苦到了极点,流着泪说道:“如烟,这可叫我怎么办啊!如今老夫人怎样处理?”
如烟见美盼这般着急,看来她对哲笃还是有情的。既然有情,就知如何对症下药,便道:“老夫人命如烟上楼,请小姐开一张祛邪热、驱风寒、消积食、补虚弱的好药方,给完相公调理治疗。盼盼姐,依如烟看来,不如趁送药方的机会,多写几句劝慰完相公的话语。”
美盼听了,有点犯难,“这…如何写呀~”
“小姐,不必迟疑。老夫人说,事不宜迟,速开药方,命如烟立刻送到西厢去!让如烟来磨墨,你就动手写吧。”说罢,立即拿出文房四宝,铺好纸张,磨浓墨汁,静静地等着。
美盼此时,心乱如麻:哲笃的病,岂是一张草头药方所能治的?即使写几句安慰的话,恐怕也不济于事。
如烟说师哥气得要抱病启程,这怎么行呢,万一有个闪失,我美盼将是罪孽深重,无以自赎了。要医治师哥的病,药方是有——那只有我自己这味灵丹妙药了。
但如何下笔呢?我总不能写“虞美盼一个,夜间床上服下”。左思右想,觉得如果只顾小行,守小节,将会耽误了师哥的性命,那是罪莫大焉,我美盼决不做负心人。
虞美盼抬头看了看站在身边的如烟,意思让她离自己远一些,她要写几句机密的话。
如烟笑了笑,借机离开了虞美盼。
美盼立即拿起笔来,如风扫残叶似的,一挥而就。把笔一掷,又找来了一个信封把药方放了进去,还用蜡油封了口,做完这一切,说道:“如烟,药方已经开好,你拿了去吧!”
————————————
注释
[1]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8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8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