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96章 只应化作朝云去

第96章 只应化作朝云去

推荐阅读:汉世祖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人间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凌天剑帝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


        【一】《阅林间录有感》明本.诗
虞夫人想:无论如何要把完哲笃的病医好。这样,我们虞家和他完哲笃,恩恩相抵,也就不欠他的了。若将来再多酬谢他些金帛,让他去赴考,我们回成都,各奔前程,在情理上也说得过去,到那时,你完哲笃也就无话可说了。
但让谁去探病比较有分量呢?
虞夫人思索了一会儿,觉得请明本长老先去摸摸情况比较妥当:如果是偶感风寒,小病小痛,只要明长老略加调养,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如果是重病,就得请大夫医治了。最主要的是让明长老去了解一下病源,打定了主意,便说:“虞福,你到前边寺里去请明本长老来此叙话。”
虞福应命而去,到得方丈,见了明本长老在房前的小石桌上挥毫方遒,口中还吟诵着自己刚刚在林间散步时的感悟:
林间编此录,深夜剔残灯;
慧命微如线,人心冷似冰。
祖庭空积雪,古路不逢僧;
追企前贤辙,思归一念增。
虞福等长老写完了诗章,才走向前去,施礼道:“长老,小人奉了老夫人之命,请长老过去叙话。”
明本问道:“所为何事,还烦管家亲自前来?”
“完相公病倒在西厢,可能是请长老前去探望病情之事。”
长老一听完哲笃病倒,心里也很着急,他和哲笃虽非亲戚,却是个忘年之交,何况佛殿许婚时,曾经担任过临时大媒。这次哲笃的病,肯定是由赖婚引起的,读书人性情固执,怨气郁结,哪有不病之理!虞夫人做事也太乖张,既然婚已经赖了,不及早打发完先生走路,不是在坑害人家吗?长老对老夫人的行事,深感不满。便随了虞福,来到中堂。
明本见了虞夫人,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老衲参见老夫人。”
虞夫人说:“啊,长老少礼,请坐。”
明本落座后,问道:“老夫人呼唤老衲,不知有何吩咐?”
“只因完先生卧病西厢,相烦长老前去探病,以便延医诊治。”
明本想:为何你们虞家不派人去探病,哲笃不管如何,是你们虞家的大恩人,现在要我去探哲笃的病,老衲是应该去的,这是我和哲笃的情份,你虞夫人要我去,算什么名堂?老衲明白了,你是赖了婚,无颜面去见人家。好吧,反正你不相烦,老衲也要去的。便道,“老夫人客气了,相烦不敢,老衲和完先生是故交,理应前往。”
“如此有劳了。”
“老衲即刻前往,探病以后,再来上复。阿弥陀佛!”明本告辞而去。
【一】《孝经.开宗明义章》儒教
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明本来到西厢,见哲笃病容满面,憔悴不堪,失尽了风流蕴藉。摇了摇头,说道:“阿弥陀佛,完先生,久违了。”
哲笃见长老前来,心里很感激,说道:“长老请坐。”
“听得先生偶染小恙,特来问候。”
“多谢长老关切。”
“先生好端端的,如何生起病来了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长老,一言难尽啊!”
“不知得了什么病?”
“长老,不瞒你说,都是痴情所误,情根就是病根。虞府无情,欺人太甚!”
“阿弥陀佛!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七情六欲,人人皆具,即使是出家人,成了佛菩萨,一样有情。”
“这就奇了,佛家讲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为何有情?”
“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佛家的情,是不能用凡人的情来衡量的,佛家的情是慈悲,慈悲的目的是普救众生。”
哲笃叹了口气说:“唉!可惜有人身在普救寺,就是不肯慈悲!”
“佛家的慈悲是无代价的,不论善恶,一视同仁,善人则接引西方,恶人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俗人的慈悲,是有代价的,有施有报,以德报怨是报,以怨报德也是报,以德报德也是报。有人施了恩不一定望报,至少在施恩时并未先想到别人必须要报。而受恩者则当时想到要报,过后又反侮,甚至忘恩负义,乃是常见的众生相,不足为怪的。”
哲笃知道长老的一席话,是针对老夫人赖婚之事而发的。
但是,长老啊,你只知老夫人的赖婚,还不知道她女儿赖柬的事哩!尽管小姐无情,我还不忍当众宣扬她的不义。有苦不能说,实在难以忍受。说道:“唉!长老,我想为人一世,活一百岁、一千岁也是死,彭祖号称活了八百岁,如今一个人也没见到过他,活着没有意思,还不如一条白练死了的好!”
“先生此言差矣!你是个饱读经史的君子,怎会有此短见,把性命当作儿戏。《孝经.开宗明义章》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现在有此拙见,那么上半年附斋追荐的孝心,完全付诸东流了。佛家讲要成正果,肉身成佛,要知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要为了区区一桩婚姻而自暴自弃。望先生三思!”
哲笃听了,默默不语。
明本又道:“先生刚刚说过,你为痴情所误。老衲以为,情为先生之痴所误。情这东西,其本身无利无害,它的利和害,都是由人控制的,给它利,它就对你有利;给它害,它就对你有害,这就是魔由心生。一切有情,无情,都是不存在的,又何来痴情?”
哲笃听了长老一番言语,不禁连连点头。
“先生,老衲姑妄言之,你不妨姑妄听之。仔细想一下,是也不是,望先生暂且忘却物我,好好静养。”
“听了长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承蒙解劝,小生敢不从命。”
明本见哲笃已有所觉悟,知道情字不是三言两语所能破得了的,哲笃能有此认识,暂时可以放心,说道:“先生保重,老衲告辞了。”
“恕不远送。”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0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