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9章 锦鳞散尽银盆在

第79章 锦鳞散尽银盆在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一】《礼记.曲礼上》儒教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
拜受于尊所,
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
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虞夫人,把酒筵摆在客厅上,命如烟去请完哲笃,其实时间并不久,可虞夫人却觉得那么长,倒神经开始紧张起来,担心那完哲笃识破她精心设计的赖婚阴谋,不觉自言自语道:“如烟去请完盛,怎么到现在还不来?那姑娘千万别误了事!”
正在虞夫人念叨的时候,如烟回来了,禀告说:“老夫人,完相公叫如烟先走一步,他随后就到。”
虞夫人一听,放下心来,说道:“如烟,在厅外等候完相公!”
如烟说了声,“是!”
不一会儿,哲笃到了,如烟把他让进厅内。
哲笃见了虞夫人,上前施礼道:“师母在上,学生完盛拜见师母!”
虞夫人抬头一看,不觉呆了,觉得哲笃比以前大有不同,大概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的缘故。只见他相貌堂堂,温文儒雅,潇洒风流,举止端庄,倜傥不群,确是一位人才出众、品貌非凡的好人材,自己的侄儿能有他的一半也不错了,跟女儿相配确是一对壁人。但非常可惜,门户不相当啊,只好割爱了。
见哲笃对她施礼,虞夫人忙说:“完盛少礼!前日如果没有你的相救,哪有今天?我们虞家的命,都是你给救活的。今日特备小酌,请你来喝上一杯酒,算不上是报答,请勿嫌简慢啊!”
“师母太客气了!我先去拜见一下我的老师吧。”
“你的老师,刚刚吃过了午饭,已经午睡了。”
“那学生就不去打扰了。”
“完盛,你坐下吧,师母跟你聊聊天。”
“学生侍立在座下,尚且觉得有失礼节,哪敢和师母对坐?”
“盛儿不必客气,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但坐无妨!”。
听到虞夫人称自己“盛儿”,哲笃心中一喜:怎么还没结婚,就把我当成半个儿子啦?便道,“既然如此,学生谢座了!”
“如烟,把酒拿来,盛儿,请满饮此杯!”
哲笃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说:“多谢师母的抬爱,学生拜领了。学生虽不善饮酒,不过《礼记》[1]有言,‘长者赐,幼者贱者不敢辞。’师母是学生的长辈,学生不敢推辞,勉力从命。”说罢,端起白玉酒杯,一饮而尽。
喝干酒后,心里有点纳闷,怎么今天成亲,如烟说筵席上有师妹的,怎么我来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她的倩影呢?
这“有要事商议”,难道是另外有事,不是成亲?
但看内堂上的布置,跟如烟说的差不多,也张了几盏灯,结了一些彩,尽管不大像富贵之家办喜事的排场,至少也有一点办喜事的气氛。
是不是要商议成亲前的一些礼节,要问名纳彩、六礼三书,可是我在客中,哪里有那么多银钱呢?不,我有,前些日子,朝廷不还奖励了我两千两银子吗?足够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
噢,明白了,男女成婚之日,新娘是后出场的,也许师妹正在闺房内梳妆打扮哩。
哲笃的心里是一个劲地往好处想,哪知好事即将泡汤。
【二】《花下自劝酒》白居易.诗
酒盏酌来须满满,
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
百岁三分已一分。
虞夫人这时也在盘算,你既然不会喝酒,就让我再灌你一杯,让你喝得糊里糊涂,就好办事了。于是道:“盛儿,小女盼儿,承蒙你舍命搭救,老身十分感激。请再饮一杯,略表谢忱。”说罢,对如烟说道,“如烟,替先生斟酒!”
如烟奉命,又替哲笃斟满一杯,但故意不给哲笃倒满。
虞夫人说:“如烟,又道是‘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你为何不给完相公倒满啊?”
哲笃道:“学生年幼,不善饮酒。”
虞夫人说:“‘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盛儿,你也不小了,是大人了,没事,喝吧!”
哲笃端起了酒杯,说道:“多谢师母抬爱,学生拜领了!”说罢,又一饮而尽。
其实,完哲笃是蒙古人,颇能饮酒,其所以说“不善饮酒”:一来是今天要和师妹成亲,如果喝得醉醺醺的,和师妹同床共枕,师妹必定不悦;二来是要给丈母娘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要把女婿看成个酒鬼。
哲笃两杯酒下肚,虞夫人心想,酒已劝了两大杯,估计哲笃的脑袋,已经天旋地转了。便吩咐如烟,“如烟,去把小姐叫出来,和盛儿行礼!”
虞夫人用“行礼”这两个字眼,是经过斟酌的:如果要她说“行婚礼”,她是死也不肯出口的;而只有“行礼”最妥切,你说行常礼也行,说行大礼也可,说行婚礼也对。
小如烟是个千伶百俐的人,这次却也被这老太婆骗了。
听到虞夫人命她叫小姐出来行礼,心里那个高兴哟,哪里还有余暇去品味“行礼”这两个字的奥妙,一心以为“行礼”还不就是举行婚礼的意思。
所以,立即答应道:“是!如烟就去!”说罢,先是文文雅雅地走出内堂,一到虞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飞也似地往妆楼上奔去。
————————————
注释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但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礼记.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