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8章 池水澄澄江月明

第78章 池水澄澄江月明

推荐阅读: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人间苦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的母老虎霸天武魂凌天剑帝青葫剑仙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一】《满庭芳.来回顾影》王实甫.元曲
来回顾影,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
迟和疾擦倒苍蝇,
光油油耀花人眼睛,
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完哲笃昨晚兴奋得几乎一夜未曾合眼。
今天一大早就起了床,叫醒了郭靖,侍候梳洗。特意拿出了青铜镜,仔细擦洗,皂角用掉了两个,水也换了两盆,把脸儿擦得白里泛红,光莹剔透。
那顶软脚乌纱小帽也揩刷的闪光发亮,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白襴衫,黄澄澄的角带,粉底皂靴,让自己平添了许多风韵。
装扮好了一切,哲笃便在书房里等了起来。他感觉坐也不是,立也不是。跑到镜子里照了照,人影儿还在,心却早已跑到美盼身边去了。
昨天师母派了如烟来,明明说特备小酌,请我前往,怎么到现在还不见有人来请?真急死人也!
正说着,如烟已经来到了窗外。她隔着窗子照旧咳嗽了一声,伸手敲门,说:“相公,开门!”
哲笃又逗她,“你是谁啊?”
如烟想,这书呆子,还知道开玩笑。好吧,看我的!于是道:“是你娘!”
如烟一听,连忙开门,对着如烟就是一揖,“如烟姐姐,小生有礼了!啊哟哟,小小年纪,居然要做起我的娘来了,羞也不羞!”
如烟不觉脸一红,是有点难为情,只好强辩道:“相公,你的耳朵老背了,你是听错了!我是说——是红娘。”
“如此说来,倒是小生的不是了!小生赔礼了!”说着,又对着如烟深深一揖,“不过,小生倒要听听,你是谁的红娘?”
“当然是你相公和美盼姐的红娘啰!”
“你怎会是我俩的红娘?”
“怎么,刚讨上媳妇,就忘了媒人啦?要不是我,要你临阵让老夫人许诺,你能做成这乘龙快婿?”
“这倒是!小生再给媒人施礼。”
如烟一看,今天的哲笃,似乎和前几天不同:他衣冠整洁,脸庞儿格外英俊,这般相貌才气,怪不得虞美盼为之痴迷呢。见哲笃不断施礼,连忙还礼道:“相公,如烟万福!”
“如烟姐姐,到此有何贵干?”
“如烟奉了老夫人严命,特来请相公前去小酌几杯,希望相公不要推辞!”
哲笃连忙说:“去,去,去!就去,就去!敢问一句,在酒席上有美盼姐姐吗?”
如烟想:今天是怎么啦,老太太重复罗嗦,傻相公也罗嗦重复,又见哲笃这副猴急模样,很是好笑。你看,一个“请”字还没有出声,他那“去”字连篇地忙着答应。尤其是,还对虞美盼叫开了“姐姐”。
见如烟微笑着没有回答,哲笃又问:“如烟,今日老夫人究竟为了什么要摆酒筵?美盼姐姐究竟去还是不去?你告诉我呀!”
如烟小大人似地说:“我想,这第一是为了压惊,第二是为了感谢。不请街坊邻居,不邀亲戚朋友,也不受人情,避开了和尚,单单的相请你相公,去和小姐成亲……”
哲笃听了,心花怒放,高声大笑道:“哈哈,哈哈!乐坏小生也!如烟姐姐,麻烦你替小生看一看,我这一副模样,今天装扮得如何?”边说边伸开双臂,转了一个圈。
如烟玩笑道:“你这副模样嘛,实足的文魔秀才,风欠酸丁。你的高脑门上倒费了不少功夫,擦得闪亮,光油油的耀花了人的眼睛,酸溜溜的蜇得人牙齿疼!”
【二】《快活三.咱人》王实甫.元曲
咱人一事精,百事精;
一无成,百无成。
世间草木本无情,
自古云:
“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完哲笃知道这小姑娘,又在拿他开涮,便道:“如烟姐姐,取笑了!师母准备了些什么请我?”
如烟说:“茶饭已经安排好了,煮了几升老陈米,炒了七八盆萝卜青。”
“喂鸡,喂兔子呀~”
“你不就是想做月宫里的玉兔,常伴在嫦娥姐姐的身边吗?”
哲笃畅想起来,“是啊!自从那天在月宫里见了美盼姐姐,便日思夜想,无法亲近。想不到今日就要结成夫妇了,岂非姻缘本是前生注定?”
如烟听了,心想:这话有道理,老夫人一心要中表联姻,也不管女儿愿不愿意。哪知神差鬼使地跑出一个“爷嫌爹”,却成就了这痴情相公的姻缘。于是道,“相公说得很对,姻缘本是老天爷早就配好了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
如烟说到这里,又想:有的人,一事精,百事精,比方说,好姐姐就是这样的人;有些人,一无成,百无成,好像虞夫人就是这种人。
你看,世界上的草木本来是没有情感的,可是古人却说‘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美盼和哲笃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儿嘛!
哲笃问道:“如烟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你俩的婚事。”
“你说今晚成婚,你们那里准备了些什么?”
“我们那里准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还有笙管丝弦,演奏的是《合欢令》[1]。那里是落红满地胭脂冷,相公,你可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如烟用大眼睛瞟他。
“小生书剑飘零;孤身一人,没有彩礼,怎么办呢?”
“不要你什么彩礼,就凭着孤身入虎穴,救了小姐的命,这份大功就可以作为红定聘礼了。其实呀,我盼盼姐的心里早就爱上了你。她只为你的才华,还有你的痴情。所以不要你半根红线,就让你得到了一世姻缘!到晚上,我就要坐看牵牛织女星啰!”说着便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老夫人命我不要耽搁,相公也不要推托,就此和我一起走吧。”
“如烟姐姐,请先走一步,琴童喂马去了,小生收拾好书房,随后就来。”
“你要快一点,老夫人专门等候你哩,别让我再来请。”说罢,如烟就回内堂去了。
————————————
注释
[1]《合欢令》
《合欢令》是中国古曲,因有十三套乐曲而得名《弦索十三套》。
弦索十三套是中国民间器乐合奏,属弦索乐类乐种。在清乾隆、嘉庆时代以前就已流行,后蒙族文人荣斋收集整理1814年完成,取名《弦索备考》。以琵琶、三弦、胡琴、古筝等弦乐器为主,曲有《十六板》、《琴音板》、《月儿高、《海青》、《阳关三叠》、《清音串》、《平韵串》、《琴音月儿高》、《松青夜游》、《合欢令》、《将军令》、《普庵咒》、《舞名马》共十三套乐谱。其中以《十六板》最难。《合欢令》和《将军令》两套为筝谱,其余均为胡琴、琵琶、三弦和筝的合奏谱。
十三套所用乐器,据《弦索备考》载,除《合欢令》、《将军令》两曲只有筝的分谱外,其余11套均用琵琶、弦子(三弦)、筝、胡琴4种;此外,箫、笛、笙三种管乐器和另一种拉弦乐器提琴(类似板胡的二弦拉弦乐器)属“非弦索正宗”,是可有可无的。在有些分谱的曲名之下,特别注明有“不宜吹”、“万不宜吹”字样,指明了管乐器在某些曲调中是万不可使用的。
《合欢令》和《将军令》两曲在《弦索备考》中只有筝的分谱未见合奏总谱,可能是编者未及将合奏总谱编入,也许另有原因,并不说明两曲只能由筝独奏。在《合欢令》的曲名标题下,编者注明了“诸器皆可用”,说明该曲并不是专用于筝的独奏曲。
弦索十三套在清代盛行于北京的民间,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间也有广泛的流传。并在曲调方面产生了“东城”、“西城”等差异,《弦索备考》谱中均有注明。近百年来十三套的合奏已成绝响,只有少数人能在三弦和筝上演奏少数几套乐曲。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