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6章 梅花弄影笑新月

第76章 梅花弄影笑新月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一】《禁林春直》李昉.诗
疏帘摇曳日辉辉,
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
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
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
妨贤尸禄自知非。
四天后,京城传来了敕谕[1],诏书上是这样写的: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今反贼也先帖木儿屡叛朝廷,扰我子民,乃大元之疾患。尔屡历战事,久经沙场,运筹帷幄,擒得此贼。其功甚伟,特加封大司马,赏金万两。
反贼也先帖木儿交与陕西行御史台押往京师,所获五千降兵交由巩昌路都总帅府处置。
另曰,朕闻爱卿痊愈,甚慰。然请赴云南招抚之事,稍缓。陕西连年灾情,讫地方饥馑,朕忧虑矣。尔速去陕西,协助陕之官员,赈灾救民。陕西平稳后,方速去云南。
另敕,成都解元完哲笃,忠勇可嘉,赏金两千,其秩铨录入吏部备用。
敕命.至顺三年五月廿二日.之宝。”
汪寿昌听完诏命,大喜。
心想: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没想到自己躲在普救寺里养个病,躲个清闲,都能升官发财。
看到汪寿昌高兴的样子,柳好好问道:“怎么没给完盛封个什么官?”
汪寿昌说:“他嘛,已经在吏部做了录记,等有合适的位子一定会给他个官做的。”
“那得猴年马月?”
“做官这事儿都得等,得有合适的空位子给他们嘛。”看到柳好好有些不懂,又道,“等有些官员退了休或病故了,倒出了位置才好补缺就任。你没见,翰林院里有多少进士在等着补位?”
“关键是,完盛等不了!”
“他为何等不了?人家那么多进士都能等,一个举人为何不能等的?”
“就因为他是个举人,虞夫人才不是很情愿完盛和美盼的亲事。老太太总感觉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如果有合适的位置,吏部那些官员,是不是得先挤着那些进士就任呀?”
“那是自然,终归人家是十年寒窗考取的进士,而完盛才是个小举人嘛。”汪寿昌笑着对柳好好说,“谁有你这么好的福气,不用考进士,就是‘同进士出身’的正八品校书郎?你要用心工作,还会有提升机会的。”
“诏书上根本就没有提及我的名,怎会提升我?”
“你-还用皇上-升你的官吗?老夫我自有办法。”
“我倒是不急,你先提拔一下完盛吧。”
“有机会,我会的!”
“眼下不就有个机会嘛。”
“哪来的机会?”
“皇上不是让您去陕西赈灾嘛,逮住几个贪官、庸官,来一个革职查办,不就给完盛倒出位置来了……”
汪寿昌笑了笑说:“你呀你,真是最毒不过女人心啊!”
“这怎是狠毒?”
“最起码也是存心不良嘛。”
“让这些贪官、庸官占着茅坑,却不为百姓办事,才是存心不良呢!”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你安排下去,我们明天一早就去陕西。”
“好的,大人,我就去准备了。”
柳好好心情不悦地出了汪寿昌的房门,心想:自己出了一大顿力,什么好处也没捞着。而你汪老头,不仅升了官,还奖了一万两银子。你说你,就不能分给我点儿?贪老头,真抠门!
【二】《赖婚》凌濛初.诗
嫁女须求女婿贤,
贫穷富贵总由天。
姻缘本是前生定,
莫为炎凉轻变迁!
自从答应了完哲笃的婚事,虞夫人的心里就没有踏实过。
汪寿昌一走,她便打算策划着如何赖婚,她来到了西厢看望完哲笃。
听说师母来了,哲笃急忙把她接进书房,分宾主坐定。
虞夫人说:“完盛啊,来此习惯否?照看不周,还请鉴谅!”
哲笃道:“多谢师母关怀,学生不胜感激!”
虞夫人又说“完盛,你安心在此,不必见外,和在家里一样。至于你和小女的亲事,本该早日成婚,但有一事,也许你也知晓——你老师在五年前,已给小女中表联姻了。可现在我又答应了你,一女许两家,总得退一家吧。这不,今天,我已派虞总管去京城她舅家退亲去了,等到有了回音,即可为你和小女成亲。”
这些话,都是虞夫人应付哲笃的。她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当然,虞总管确实是去了京城,但他去京城却不是去退亲的,而是商量舅家能否提前迎娶,去确定结婚日子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完哲笃除了去看望老师,聊一会儿天;就是在自己屋里闷着,或读会儿书。
哲笃心里奇怪:为什么他去老师那里,总也见不到小师妹?心里有点很不是滋味,但也无计可施。
————————————
注释
[1]敕谕
在中国古代,帝令也不全称为“圣旨”。
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
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自撰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后世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而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法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