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0章 暑退清凉快哉风

第200章 暑退清凉快哉风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永定河,太像那传说中的忘川河。
它的水也是赤黄色,而且也是腥风扑面。这都是因为河滩上生长了大量的芦和菰,故宋人称之为“芦菰河”,由于菰黑粉菌污染了的河滩,被误认为是河水黑所致,则又称之为“黑水河”。
卢即黑,遂将芦菰之“芦”改为“卢,以解水之“黑”意,“菰”与“沟”谐音,因而由芦菰河转讹为“卢沟河”。
元朝以来,因涿鹿、怀来以下河水含沙量大,河水变得赤黄,故又有“小黄河”、“浑河”等别称。
卢沟桥,是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5]动工,明昌三年[1192.4.24]才建成。金章宗定名“广利”,因跨芦沟河,改名为芦沟桥。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是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桥”。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是“共同构成东方美丽的奇观”!
【一】《古意》罗亨信.诗
傍石蒲草瘦,傍湖蒲草肥。
因依各已定,不愿更相移。
舜华站在河滩的蒲草丛里,问大长腿:“什么是梦游啊?”
“梦游就是人睡了以后,又起来了,起床干一些奇异的事情后,再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眠;睡醒后,对睡梦中的一切,却一无所知。”大长腿有声有色地描述着梦游者的举动,就好像他曾经也梦游过。
舜华让他说的彻底蒙圈,究竟自己是死了,还是在梦游啊?
只听大长腿又问:“你有光着身子睡觉的习惯么?”
“你才光着睡呢!”舜华很不高兴。
“我都衣不遮体了,当然是光着睡呀!可你是大家闺秀,怎也……”
“这不是出门后,让人给劫了么!”
“劫道?”
“是呀!”
“光劫衣服,没劫点儿‘别的’?”
“你还想劫什么!”
“不是,我不劫,我是说那盗匪……他,他只劫了你的衣裳?”
“还有手上的玉镯,头上的金钗。”
“这强盗,好歹给你留一件呀!噢,我说的是衣服,”大长腿分析道,“怎能连条内裤都不剩……”
“你什么意思?”
“我不是帮你分析么!”大长腿说,“若是梦游,你能打扮得这么齐整出门?还戴上了金钗……欸~他是在哪儿劫得你?”
“在一个山坡上…好像是…一个棺材里……”
大长腿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你,你,这不还是个鬼么!”他真是有些糊涂了,“怎么又绕回来了!你,你把腿伸过来。”
“又要干什么?”
“我掐你一下,看看疼不疼!”
“我自己不会掐么?”
“那你倒是掐呀!”
舜华轻轻在自己大腿上试着掐……
大长腿着急道:“你倒是使点儿劲呀!”
“是不是,不是你的腿,呀!呀!呀!疼!”舜华终于知道疼了,这是大长腿狠狠地在舜华的腰上拧一下。舜华怒视着他道,“你找打呀!”说着,就举起了小拳头,朝大长腿打了过来。
大长腿猛一躲,腿脚没站稳,人倒在地,舜华顺势整个人趴倒在他的身上,“呀~呀~,鬼吃人啦!”
舜华赶紧爬了起来。
大长腿却依旧躺在地上,他在那里美美地品味那一瞬间的感受——真舒服!
舜华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躺在那里干嘛?想讹人?”
大长腿躺在蒲草上说:“你好像不是鬼!鬼,哪有你这么重?死沉死沉的!”
“所以才叫‘死鬼’么!告诉你吧,我打昨儿就没吃饭,不然,还要沉……”
竟舜华这么一提醒,大长腿问道,“你是不是饿了?”
“是啊,肚子一直在咕噜咕噜地响呢!”
“那就是唠,你不是鬼,鬼哪知道饿。”大长腿站起身来说,“你等着,我去给你买些好吃的。”
“好啊,好啊!”舜华异常高兴。
“你得把衣服脱给我!”
“干嘛又要脱衣服~”
“我光着,能上街么?”
“那,我咋办?”
“你去那桥洞草丛里躲一会儿。”
“会不会有蛇?”
“没有,我经常住那儿!”
“那你送我过去。”
大长腿笑道:“这还是昨晚的恶鬼么,昨晚的劲头哪去了?”
舜华拽着大长腿的胳膊一起来到了桥洞下面。大长腿钻进了蒲草,给舜华弄了一个像鸟巢一样的窝,说道:“进来吧!”
舜华走进了鸟巢,蹲了下来,又朝外瞅瞅,看看外边的人能不能瞧见她。
“脱衣服呀!”大长腿催促道。
“噢,忘了,”舜华笑了笑,“那你背过身去。”
大长腿调笑道:“你是鬼,我看不见你的!”
“净胡说,你昨晚不就看见了?!”想到昨晚让这小子浑身上下看了遍,舜华不觉羞愧难当,心想,“看来,外婆说的话,也不能全信!”
大长腿走后,舜华回想这两天发生的事。她总感觉自己在做梦,又不像是梦……
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大长腿回来,舜华不免紧张起来:“是不是这大长腿拐着自己刚刚乞讨来的那一千文钱跑了?哼,跑就跑了吧!那么小的男人,有什么用?怎能靠得住?”
舜华看着周边的蒲草:依傍于桥墩石头的蒲草消瘦,依傍于河水的蒲草生长繁茂。因为依傍的东西不同,生命早已定下结局,即便如此,也不愿意挪动地方。
“他虽然个子矮一些,但好歹是个男人啊……我应该去找找他……”舜华站起身来,又赶紧蹲下,“自己光着身子,如何出得去?呵,还真让这‘武大郎’给骗了……”
正骂着,却见大长腿提着个食盒回来了。她上去就是一顿猛打:“我以为你把我撂了呢!”
“哪能呢!你这么能挣钱,以后,你就是我的掌柜的,丐帮帮主,我就是你的小跑腿儿,小乞丐……”大长腿一边说,一边从食盒里往外倒腾东西。
“那你为何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我不是到‘李记小吃店’给你买好吃的去了么!”
大长腿想的可真周到,他买来办办样样的,有糖油饼、老豆腐、烧饼夹肉,还有豆泡汤呢!
舜华美美地吃着:“你也吃呀!”
“我吃了,我在那里吃一碗牛肉拉面。”
“那饭铺还敢把这么好的食盒借给你这个乞丐?”
“谁乞丐?谁乞丐?乞丐有大摇大摆地去饭店吃牛肉拉面的么?!”大长腿显摆地说,“告诉你吧,是饭铺的掌柜接待的我!”
舜华笑道:“是人家店小二,怕你吃了不给钱,才叫来了掌柜的吧。”
“你怎么知道?”
“我是鬼呀!我警告你,你以后别想背着我干坏事,你的一举一动,我全清楚……”
“不是,我跟你说,当我把那一沓钱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摔,那掌柜的立马对我又是点头又是哈腰,还让我以后带着你常到他的小店去吃……”
“光着去呀!”舜华道,“你说你,光想着吃,干嘛不给我买件衣服回来。”
“诶~可不能买什么衣服!你若穿上了华丽的盛装,我们还能要着钱么?谁会把钱扔给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大美人……你说唻,帮主?”
“那,我穿什么?”
“你穿我的呀!”
“咱俩倒着穿呀!?”
“乞丐么,没那么多讲究!”
“可我总得找点东西遮遮体吧?”
“待会儿,我弄些蒲草给你编个草裙。”
“是啊,穿着草裙上街,恐怕人家施舍得更多!你这不是‘耍猴’么!”
大长腿被她的话逗笑了。
舜华又说:“反正我不管,我就要穿衣服,哪怕是旧的也行!”
【二】《黑云暗苍穹》佚名
黑云暗苍穹,玉露随风落。
丝挂乾坤千万条,飘渺连田陌。
禾吸枝叶肥,花润飞香沫。
暑退清凉快哉风,沁透吾魂魄。
下午,来了一阵风,看样子要下雨。
舜华问:“要下雨了,我们晚上在哪儿过夜?”
大长腿说“哪有地方去呀!”
“你就让我爬在草地上睡呀,连点铺垫的东西也没有?”
“要不,你趴到我身上,我给你隔开地上的草……”
舜华不屑道:“你够长短么!”
“哎,你不是说你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么?”
“是啊!”
“棺材里被褥【1】还在吧?”
“反正,我出来的时候还在,现在还在不在,我就不知道了。”
“走,我们去找找。”
“可我不知道哪座山呀!”
“你走过的路,有没有能想起的地方?”
“好像经过了‘宛平县衙’。”
“你能确定是宛平县衙?”
“哎呀,我是认识字的。”
大长腿想了会儿,说:“在这方圆10里,只有郭庄子村西南有个小山[今郭庄子公园],离这也就七八里路。走,我们去找找?”
“这会儿?哪能行。我还光着呢!等到半夜,咱俩再出去……”
————————————
注释
【1】被子
被(bèi、pī),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衣、皮声,“皮”也隐含皮附在外的意思。其本义是“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但古时的“被子”,却不叫“被子”。先秦的人们称被子为“衾(qīn)”、“裯”、“寝衣”等。
“衾”与“被”的区别,还直接反映在厚与薄上。衾是厚被,里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寝衣)是一种没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夹被,是午休这类短暂休息时用于覆体的,故古人又称寝衣为“小卧被”。
《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小星》一诗里即有“肃肃宵征,抱衾与裯”的表述。这句话通俗说来就是:“天没亮就要离开温暖的被子外出了。”这里的“衾”与“裯”皆为被子,裯是单被。
古人被子的大小与使用者的身高有关,像做衣服一样“量体制被”。《论语.乡党》里有这么一说:“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时要有小被,长度是一个半身高。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以汉尺来算,其身高约在2米22,即使以孔子生活时代的周尺来算,身高也在1米91。据此可知,孔子盖的被子应比一般人的大许多,长或在3米3,短也有2米9。
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盖的被子最小宽度为一幅。一幅宽的被子应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况下短暂休息时覆体用。古代成人所用的单人被一般不会少于两幅宽,双人大被都在三四幅。也就是说,古人所盖被宽在1米至2米之间,这与现代人所盖被子的宽度差不多。
在古代,能置办一床像样的被子并不容易,经济好的人家被子可以做得既大又厚,而穷人的被子既小又薄,有的连小被也置办不起。但由于被子是御寒之物,所以古代乐善好施之人常会在冬日给穷人“送衣送被”以表达关爱,现代流行的“送温暖”一词就是由此演绎出来的。
(1)古代被子也分冬夏
作为御寒之物,有钱人当然会用貂皮狐裘、羔羊皮毛,贫苦人家有张光板儿羊皮狗皮就很满足了。夏天的衣物,有钱人穿绫罗绸缎,没钱的仍然是麻布。
中国古代所用的“麻”主要指的是苎麻,它在国际上被称作“中国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使用和加工的历史,被广泛应用在制绳、造纸、纺织行业中。上图的唐代名画《捣练图》即如实反映了麻布制作过程,唐诗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也是对此情此景的文字描述。
为什么会对麻布、麻衣捣个不停呢?很简单,麻纤维韧性大、较坚硬,只有靠木棒多捣上一阵才能柔软一些。然而,就算捣的再久,贴身穿着也还是不太舒适,会有刺痒感。
像今人一样,古人居家也会准备冬夏两套被子。如魏武帝曹操,生前就做了不少被子。晋人陆云在《与兄机书》里记载,他看到曹操的生前遗物中“有寒夏被七枚(床)”。
夏被(单被子、小被子)与冬被一样,也是古人常用的。夏被在现在又称“空调被”,房间开空调所盖,避免受凉,而古时候有一种夏被真似空调被,盖在身上可降低体温。据唐苏鹗《杜阳杂编》,这种空调被叫“神锦衾”,为大轸国所进贡:“神锦衾,冰蚕丝所织也。方二丈,厚一寸。其上龙文凤彩,殆非人工可及。暑月覆之,清凉透体。”神锦衾所用蚕丝现在又叫“真丝”,是高档被用丝,古人称这种真丝被为“丝衾”。现代的“棉被”一词在古时写作“绵被”就是此原因。
(2)古人盖的被子都是用什么填充?
冬天御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谓“被胎”。在没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丝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芦花、杨柳絮、茅草等都可以做絮,明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居笺》称:“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
絮质量很差,“败絮其中”一说就是这个意思。显然,布衾盖在身上没有丝衾舒服、温暖的,特别是盖得年头一多,保暖效果会更差。唐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即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此外,古人还用鸡、鸭、鹅、羊等禽兽的羽、毛来做填充物,现代人喜欢的“鸭绒被”、“羊绒被”,在古人面前其实并不新鲜。
唐宋时,随着造纸术的进步,人们又想到用纸来做被子,此即“纸被”。纸被以福建产质量最好,宋诗人陆游在收到朱熹从福建带给他的纸被后特作《谢朱元晦寄纸被》一诗赞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如绵。”
(3)棉花何时传入中国?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5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
我国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那时的棉花称为“织贝”,魏晋南北朝时,又称“木棉”或“吉贝”,大约是印度语“劫波罗”音译而来的。那时,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9世纪着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中也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根据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南北两条途径。
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之后,至少在秦汉时期,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
北路,即古籍“西域”。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我国人民主要的服饰材料。元代初年,中国西北地区的关中一带,已有广泛种植。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