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64章 幽居却似小蓬莱

第164章 幽居却似小蓬莱

推荐阅读: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三天后,于湉让王冕带着书童连同行李都搬到香山别墅里来。
于湉对王冕说道:“我就不给你派车了,你自己租一辆也方便,最主要的是怕车夫看了你那个住处,回来跟杏儿瞎说。”
王冕点头称是。
【一】《花竹-上阙》王冕.诗
花竹参差荫石苔,
幽居却似小蓬莱。
山光入座青云动,
水色摇天白雨开。
王冕骑上骏马,刚走到大街,就见杏儿一个人站在街边。
王冕惊奇地跳下马来,低头问她:“你站这儿干嘛?”
杏儿却兴奋地说:“去你家呀!”
“谁说我要回家?”
“你骑着大马,难道不回家。”杏儿边说边往马上爬。
“你这都是些什么想法?”王冕赶紧走过去,也不知是往上扶她,还是往下拽她。
“怎么,我猜的不对么?”上了马,杏儿又道,“你说,你都出来好几天了,就不想回家看看……”
“我家离这儿可远,你骑我的马,我就得走着回家了。你想想,那得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我家?!”心想,看来近边的小道是走不成了。
杏儿却双手把着马鞍的前鞍桥,天真地问道:“这么一匹大马,我俩难道坐不下么!”
“坐得下,坐得下!这么匹大马……”他连忙回应,这对王冕来说真是求之不得,赶紧调转马头。
此时的王冕,早已把于湉的嘱咐抛掷脑后了。
他兴奋地把手中的马鞭递给杏儿,自己飞身一跃也跨上了马背,左手握住缰绳,右臂很自然地弯曲在杏儿——纤纤细细、不足盈盈一握的小蛮腰上。
他双腿一夹,“驾”字都来不及说出口,嘴巴就忘情地亲吻她的秀发,鼻子也贪婪地深嗅她的发香……
只听杏儿说道:“表哥,你的长胡子弄到我的脖颈里了,刺痒得很!”
“哦~哦~哦~”王冕赶紧把胡须捋到了一边,“这长胡子,还真有些碍事,回去我就剪掉它。”
“剪掉干嘛,多可惜呀……咦~”杏儿忽又一转话题问道,“表哥,你留的胡须那么长,晚上睡觉时怎么办?是放被子里还是被子外?”
王冕被问得愣住了,犹豫了片刻,说:“你还别说,我还真没注意这个事儿。”
“怎能不注意呢,你不是很喜欢自己的胡须么?”
“这与喜欢没有关系。”
“怎能没关系呢,若是我喜欢的东西,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了解他的所有。”
“是嘛!?”
“是呀!”
“那我问你,你喜欢自己的容貌吗?”
“喜欢呀!”
“你知道你自己睡觉时美不美么?”
“我哪能知道自己睡觉时的样子?”
“就是嘛,谁也不知道睡了以后的事…会怎样……”王冕逗她道,“要不,今天晚上,睡我家里,你看看我的胡须究竟是在被子里边,还是在被子外边;我来看看你睡觉时的样子,是否如现在这么美,或者更美……”
“行呀!”杏儿不假思索地答应着。
“二姑会不会找你,去了哪里?”
“没事儿,我跟梅香说了,我要去你家。”
王冕心想:这下我可就惨了,回去如何跟二姑交代呀!
【二】《花竹-下阙》王冕.诗
得兴不妨闲觅句,
忘机尽自可衔杯。
主人爱客能潇洒,
许我携琴日日来。
到了王冕的小屋,大老远就看到书童在栅栏门处眺望。
看着主人带着一个漂亮的姐姐回来,便飞也似地奔了过来,兴奋地问道:“她是谁?”
杏儿却说:“你是谁呀,干嘛拦住我的马?”
“他是我的书童【1】,叫王亮。”说着,王冕便跳下了马。
杏儿又问:“他在这土地庙干吗?”
“这哪是什么土地庙,”王冕尴尬地笑笑,“下来吧,到家了。”
“家?你就住这儿?!”杏儿瞪大着眼,简直不敢相信。
王冕上去扶着她下马,便一个劲儿地解释,“我住京城,钟楼那地界,这儿,只是暂时的……我和书童,也是刚搬来不到一个月……这儿风景好,我在此画画写生……”
“噢,这样啊,吓我一跳!”杏儿背着小手,像上级视察工作似的进了王冕的小屋。
见杏儿进了家,王冕赶紧拉住书童叮嘱道:“她是你未来的主母,你说话可是要注意一些,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你可要想清楚了。”
书童一下子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地问:“我哪里知道哪些该说,哪些……”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闭上嘴,什么也不说。”
“知道了,少爷。”
“你赶快去‘素菜馆’,雇他的马车用一用,我们今天搬家。”
“搬哪去?”
“你主母家呀。”
“我们,入赘了?”
“入,入赘也是我入赘,你不必跟着害臊!”
“我不跟着你去害臊,我住哪儿害臊去?”
“你的话怎么这么多呀!”
“如是我不搬家,还住这里,素菜馆的赊账我先不给他结了。”
“结!结!结!”说罢,王冕就急匆匆地进了小屋。
见杏儿正站在一幅美女图跟前欣赏,王冕便凑上去低声问道:“漂亮吧!?”
“漂亮!”杏儿问,“你画的?”
“是啊!”王冕有些沾沾自喜,“你看出来了,我画的是谁?”
“二姑?”
“我画她干嘛!”
“难道,画的是我?”
“怎么,不像么?!”
“我哪有这么好看~”杏儿心里美美地,赞许道,“你就见了我一面,怎么画得这么像?”
“你可知,在梦里,我们相见无数次了。”
“净撒谎,我的梦里,怎么没有遇见?”
“呵,谁像你没心没肺的。”
“你可以把它送我么?”
“当然可以,”王冕又说,“不过,现在不给你。”
“为何不给?”
“我还没在上面题诗呢!”
“你现在就题么~”
“有些话,当着你的面,怎好意思开口……等几天吧!”
“等几天呀?”
“呃~这样吧,等到‘上巳节’那天,我装裱好了,再买个你喜欢的礼物,一并送你……”
“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吗?”
“知道!”
“我喜欢什么?”
“嗯~,说出来,就没悬念了……等到了那一天,我送你个意外的惊喜……”
————————————
注释
【1】书童
书童,是指旧社会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未成年的仆人。
书童是书生的小跟班,一般替书生整理书籍、笔墨等,也一起陪读,还是照顾书生生活起居的人;在官府里,书童是协助抄写或办理杂务的少年。亦作“书僮”。
(1)出处
《通典.职官四》:“晋.宋.兰台寺正书令史,虽行文书,皆有品秩,朱衣执板,给书僮。”
(2)职能
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个情节:一个文弱书生,屁股后面永远都跟着一个看似憨憨的小书童。尤其是古代的富二代,官二代,身后的书童有的时候还不止一个,高俅原来就是苏轼的一个小书童。
书童大体上有六种职能:
第一种,生活上的管家。帮助书生整理家务,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保姆,上学前的贴身丫鬟,书生的吃喝拉撒都由书童负责。
第二种,帮书生整理书房。其作用跟一个下人能高一点儿,最起码需要识字,能看懂书,以便检查书生背书的正确率。
第三种,则是贴身保镖,负责保护主人。这项职责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很多看似憨厚,不起眼的小书童实则是深藏不漏的高手。此等故事情节,仔细想想,大多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为什么这样说呢?
高手如果是自家养的,从小培养便是一笔巨大开销;如若是江湖之人,那般傲骨怕是难屈服于一般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断言穷书生身边没有此类书童,人间变数繁多,不可妄下断言啊!
第四种,就如同现在的公关,秘书。负责书生处理一些繁琐事,帮助书生出谋划策。尤其到了公子去考学的时候,书童就更累了,不仅要背着很多的书籍,还要安排公子的一切,目的就是让公子可以安安心心地考试。
第五种,则是陪读。这种就比较高级了,和书生一起学习,一起游山历水。古代各个帝王身边不就有这种书童吗?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探讨人生,真的是美滋滋了!
第六种,便是满足书生的生理需求。
(3)古代的书生与书童,平日里如夫妻般的生活是真的吗?
第一种情况叫“陪侍”:
古时候,许多大户人家的书生,家教很严。为了不影响公子的学业,防止书生过度地沉迷于女色,都不会让自家儿子接触到女人,所以,都不给他们配备丫鬟。
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有性欲的,于是家里便给配备了一名清秀的书童帮助解决生理需求。这样,书童就成了公子发泄性欲最好的对象。那时的穷人家庭,如果不是真的生活不下去了,那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当书童呢!那么,富人家就不觉得丢人么?其实,在那个年代,达官贵人的“断袖”之风,也是一种时尚。
第二种情况叫做“契兄弟”:
据记载,此制度在广东及毗邻福建盛行。
当男孩长到16岁左右时,常会认一位年龄稍大的未婚男子为契兄。经过一定仪式后,两人就像夫妻生活般同吃同睡,直到年长男子结婚。有些在其中一方或双方皆已娶妻的情况下仍然会维持关系,甚至超过三十岁还很恩爱。双方父母也互把对方的儿子当作女婿般看待,并且,会在对方儿子娶妻时负担部分费用。直至晚清灭亡,“契兄弟”这种类婚姻形式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4)为什么古代穷书生也有书童呢?
就拿梁山伯跟书生四九的故事来说:梁山伯年幼丧父,母亲将他抚养长大。在古代,以男人为天的时代女人一个人活着便已经十分艰难,更何况还带一个“拖油瓶”。由此可见,梁山伯确实是一个穷书生。
为什么梁山伯没钱还能请得起书童呢?
一来,四九本来就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最起码,跟着梁山伯能吃上一口饱饭,有个可以栖身的地方,仅此而已。钱啥的,估计就不重要了。
二来,四九也可能是梁山伯远方亲戚将其送来跟着学习的。
细想一下,在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里,有人肯给你饭给你住的地方,又可以学到知识,拿现在的话说真的是美滋滋了,别说收钱了,就算倒贴也是愿意的。
此类例子还有许多,就拿诸葛亮来说,在诸葛亮还在山野里过着隐世当着“村夫”的时候,便有俩小书童跟着他。其实,村夫的生活也是十分清贫。当时,诸葛亮的经济方面想必是一言难尽,俩书童想必也是淡泊名利之人,十分衷心的跟着诸葛亮。
有书记载,这俩书童对诸葛亮非常崇拜,更有一书是这样写的“吾书童后来替吾守墓咯,真忠义也”。不难看出,诸葛亮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俩小儿甘愿为其当一生的书童。
也许你会问,不是所有的书生都如同诸葛亮一般有魅力,为什么还会有人愿意跟着穷书生呢?
书生在古代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对于古人来说,读书可能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其实,我们嘴里经常提到的穷秀才,酸秀才,社会地位拿到现在来说相当于985的高材生,状元榜眼探花则相当于国级干部了。
由此可见,对于古代贫寒之人学习便是唯一的出路,读不起书怎么办?可以给书生陪读,一起学习,还管饭,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书童就算没有工资,也甘愿跟着穷书生当书童的原因吧!
当然,古代大多数能请起书童的家庭一般都是达官贵人或者土豪的家庭,这些书童大部分都是从小就给少爷或者公子做书童了,这些书童大部分都是穷苦家的孩子,又或者是为了报恩才来当书童的。另外,富家子弟的书童有可能远远不止一个,反正他家钱多,也不觉得多一个是多,少一个是少了。
古时候的书童一般就像家生子一样,自幼和家中的公子少爷一起长大,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书童对于自己少爷公子的性格也是摸得比较清楚。所以,有时候书童就成了少爷的代言人,长大后,有的便成为这家的管家。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