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05章 东城渐觉风光好

第105章 东城渐觉风光好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女富婆的神级村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御兽进化商万妖圣祖万神主宰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之都市仙尊九星霸体诀


        【一】《为政忠告》张养浩.书
臣之於君也,
入则恳恳以尽忠,
出则谦谦以自悔,
凡所白於上者,
不可泄於外而伐诸人,
善则归君,过则归己。
也就半个时辰,杰克逊就兴冲冲地回来了。
一进门,见友乾俩个人正靠在一起谈论着他桌子上的那本《为政忠告》,就问:“谈什么呢,如此高兴!”
清婉却一眼瞥见了他手里的小红木盒子,迅速起身,上去就夺了过去,急忙打开了盒子。
“对吧!”杰克逊笑着问道。
“对!对!对!”清婉一连串地应着。
友乾也起身过来,从怀里掏出了他那四张银票,说道:“这是七百两,其余的,我给你打个欠条。”边说边坐到了椅子上,抽出鹅毛笔准备写条子。
杰克逊却说:“欠条就免了!”说着,又从银票中抽出一张一百的银票,还给了友乾,笑道,“这个,也还你。”
友乾与清婉都惊讶地抬起头。
“为何还我一张?”友乾问。
杰克逊说,“这镯子,只花了六百两,我留下这三张就行。”
友乾又把一百的银票硬往杰克逊的手里塞,“这张是给你的。”
“我就不要了,算我给姐姐的见面礼。”
友乾非常高兴,“呵,这外国人,还什么都懂!”他笑呵呵地又把银票揣进了怀里,便开骂起霍掌柜来,“这老霍头,真不够意思,对我说是两千两银子,少一两也不行。”
“那是对外的价格,内部价,也就是三成。”办成了事儿,杰克逊也非常地兴奋。
“为何差距这么大?”
“这是我们这行的规矩[1]。”
“什么破规矩,都里外分不清了。”
“怎分不清?”
“对霍掌柜来说,你是外国人,应该算外人吧!”
“那你,算是他的内人?”
清婉“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跟你们这些洋鬼子就是说不明白!”见杰克逊被笑声吸引了过去,友乾便也瞅向了清婉。
杰克逊说:“你看,把姐姐高兴的,用你们中国人的那句话,叫…叫什么来着……浮生…长恨…欢娱少笑……”
“那叫,‘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清婉又把目光转向了友乾,并与之相视一笑。
这只手镯,质感浓厚,华贵精美,现在又成了清婉的宠物。那一环清润的翡翠戴在纤纤手臂上,总给人以无限的高雅,万般的风情。
见杰克逊盯着自己的手腕瞧个不停,清婉道:“干嘛呀,你不是又反悔了?”
“反悔什么?”杰克逊问。
友乾接话说:“反悔这么便宜卖给我。”
“我是不反悔,我怕霍掌柜反悔来……”
“他敢来,我打他出去!”说着,比划了个打人的姿势。
“他不会来的,”杰克逊说,“我答应过他,以后有什么上等的‘猫眼眼’都留给他。”
“你这不就吃亏了?!”友乾拍着杰克逊的肩膀说,“看来,你来中国后,学会了不少。”他又转身对清婉说,“你知道他刚来的时候说什么吗?”
“说什么?”清婉的目光根本没有离开那只手镯。
“他说,在他们国家做生意,都是‘零和思维’的概念。我问,零和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意法?他说,就是博弈。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我说,你们这些洋鬼子啊,看起来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响,自我感觉很是聪明,其实呀,就是一群傻子。你这样做生意,双方的“得”与“失”相加,不是等于‘零’么?!我告诉他说,你们这一套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讲究‘双赢’,你老让人家吃着亏,谁还与你做买卖……现在,你把我这一套生意经都学会了吧!”
“学会了,学会了。”
“挣着钱了吗?”
“挣着了,挣着了。”
“像你们原来的做法,哪能挣着钱?只能像小马波罗那样忙活了一大顿,一分钱挣不着,没钱吃饭,就踅摸着跑路……”
杰克逊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年少无知。”
“哎,你们可不是年少无知,是你们的品种不咋地,你们总认为自己满头的金发就是满脑袋的金条,岂不知……”
“什么?”
“你们的黄发呀,是庄稼苗尿浇多了——烧的。”
“烧的?”
“有些人是,脑子进水了——等于二百五。”
杰克逊以为又要教他赚钱秘笈呢,便问:“那,我们呢?”
“你们是脑子进尿了……”
“这怎么讲?”
“——全是骚想法!”
杰克逊把友乾拉到办公桌前说:“你也给我骚[so如此说]一下,我吧,发现了个挣钱的买卖,你给我扫听扫听。”
“什么买卖呀?”
杰克逊拿起了桌子上的那本《为政忠告》递给了友乾。
“这本书?”
“是呀!刚才我进屋时,看见你俩正研究呢!”
“我们可不是研究你挣钱的事儿,我只是觉得,你的进步不少,还能看懂施政的书。”友乾说,“可,没想到,你想用它发财。”
“怎不能发财?”
“你吧,若是想研究中国人做生意,我建议你看一下《孙子兵法》,这本《为政忠告》是教人如何做官的。”
“我知道,我就是想把这本书卖到我们那个地方去。”
“你们那儿的人,看得懂吗?”
“我把它翻译成盎格兰文呀!”
“你不是卖首饰挺赚钱的么,为何要转行?”
“不转行。”杰克逊说,“我把我们那儿的猫眼眼买到你们这儿来,把你们这儿的好书籍买到我们那儿去,两不耽误……”
“关键是卖书,挣钱吗?”
“当年,马可.波罗写的《东方见闻录》在我们那儿卖得很火呀,都供不应求。”
“关键是,我们中国的大好河山,怎么写,怎么美……就像你姐姐,怎么看,怎么好看……”
“去,一边去!”清婉听到他俩研究起文学,便也凑过来听听。
“可这理论性的东西,你翻译得了吗?”友乾担心地问。
“怎翻译不了?”
“我们中国的文化,很深奥的,明明说的是鹿,而实际上说的是马。”
“这我知道,‘指鹿为马’。”
“谁跟你指鹿为马。”
“刚才,你不是说,鹿和马么?”
“这样吧,你挑出一句来,让我给你瞧瞧。”
杰克逊翻开书,找了一句——臣之於君也,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说道:“就这句吧。”
“你写下来。”
杰克逊拿起鹅毛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谁让你写秦字[Chinese]了?你写盎格兰文。”
杰克逊写道:Be Loyal and dutiful when you visit,and humble and reserved when you leave。写好后,递给了友乾。
甄友乾接了过来,拿在手里,像人似的。
清婉问他:“识得吗?念给我听听。”
“这我哪认识!”
“你不是懂盎格兰文么?”
“I love you,我是懂,这一大排,站得再整齐,我也不认识呀!”
友乾对杰克逊说:“你把这一排,翻译成人话,讲给我俩听听。”
杰克逊说:“这句的意思是,臣属对于君上,拜见时要忠诚尽职,离开时要谦逊内敛……你看我这Chinese拿捏得,准确吧……‘谦逊、内敛’……这用词……”
其实,友乾平日不喜欢看理论方面的书籍,这本书,也只是刚才清婉给他普及了一下书中的内容。
【二】《论语.泰伯》儒教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为政忠告》是当时大元官员的必修科目。
它是元朝政治家、文学家、太子詹事[皇帝和太子的文学秘书]、淮东廉访使[最高检察院检察员]张养浩写的一本专著。
这部著作包括三本,即《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这三本书一脉相承地贯穿着对为官道德至善至诚的不懈追求,其所总结的许多治政之法、修身之道都颇值得当时为官者学习和借鉴,其中对官员要律己修身的理论更是值得每个官吏认真发扬和实践。
张养浩认为,为官就要善修自身:“廉以律身,忠以事上,正以处事,恭慎以率百僚”,即要以廉洁要求自己,以忠诚为国效力,以正直来处理事情,以恭谨慎重来领导官员。如为官不修身律己,反而“徇私忘公,贪无纪极,不戒覆手,靡思报国”,即为官徇私忘公、贪得无厌、不吸取教训、不思报国,则容易“死于财,于酒,于色,于逸乐”,导致足速其辱、声名狼藉。人民心目中的好官,就是要能修身克己,要有爱心、有仁心、有公心、有清心,这样的为政者才上不愧对国家、下不愧对人心。
清婉的父亲,也是朝廷命官,她的家里也有这么一套书。平日里,清婉闲着无聊,也没有其他书籍可看,便翻阅这套《为政忠告》。
清婉笑着对杰克逊说:“根据字面,你翻译的没有错。但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首先在思维模式上,与你们的文化就有很大的差别。不懂我们东方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孔儒文化”的奥妙。你们会用狭隘思维、偏见的眼光理解孔子的思想。”
接着清婉告诉杰克逊,“其实,张廉使的这句话,是套用了孔老夫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什么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就是说,你在这个位置上,就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不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就不要掺和这个职位上的事情了。”
杰克逊又重新写了一句:When one is in office he should discharge his duty conscientiously,when leaving office he should conduct himself with humanity and exercise self-reflection。
写完后,请教清婉说,“姐姐你看,我这样翻译对吗?”
清婉笑道:“这我哪看得懂,只要你说明白了‘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行了。”
杰克逊高兴地说:“姐姐,你再看这句……”
“哎,打住,我们还要去买衣服呢!”友乾赶紧阻止他,“这样吧,今晚上,我请客,有什么话,待会儿聊。”
“去哪儿吃?”
“沿儿街的‘烤肉季’呀……”
————————————
注释
古代的珠宝行业
在旧社会,人们把玉器行称为“运气行”。就是说,这一行业的生意全凭各找路子,碰运气。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路子都保守秘密,互相封锁。交易采用袖中摸指头的暗码议价方法,不让第三者知道。遇有多数人争购一件商品时,就要一一握手议价,择其出价最高者成交,实际上等于暗码投标。当然,如果第一、二人出价符合卖方理想,也可就此成交,不再与其他人袖谈。
同业之间交易,如果买方一时输了眼力,买价过高,确有亏损可能,可通过协商酌减货价,名曰“砸浆”,这也是珠宝业内部的一项行规。
(1)珠宝业的类型及其销售渠道
珠宝业旧日统称“红货行”,其后各自发挥业务专长,逐渐出现了以经营某些品种为主的分工,经营方式和销售对象也各有不同。前门外一带共有门市、内局60余户,其中经营珠宝钻翠的有宝权号、义文斋、余宝斋、聚珍号等,德源典主营翠货,他们规模较大,销售对象是直接用户,主要是京、津两地的官僚、富户、买办、巨商等人。经营玉器摆件为主的有富德润、三义兴、兴源斋等,还有一些经营珠宝、玉器、首饰的其他商店,他们共同的销售对象为国际商人,购去出口。
廊房二条的聚源楼和花市一带内局德顺成、福顺成、聚昌源、福聚公等数十家,皆以经营珍珠为主。花市内局福盛公、双顺和、万聚兴等以经营翡翠为主。他们的销售对象较广泛,有本地同业、外地客商,还有外国客商。每年都有朝鲜客商来北京采购翠货,多住在抄手胡同旅店中,他们买翠烟咀、簪子(朝鲜式)、扁方等。
前门外取灯胡同和廊房二条的全兴盛、恒盛兴、三盛兴以经营珊瑚、珍珠为主,兼营翠白玉烟咀、烟壶、宝石、玉器等,销售对象为蒙古、西藏少数民族客商。雍和宫大街也有几家专作蒙藏生意,其中还有一孙某连家铺,不设门市,亦有学徒数人。这一类型商户都会说蒙古语,需有较大资本。
东交民巷有一家鲁麟洋行,原为德国人开设的拍卖行,后由中国人高某经营,专作抵押。有些巨室大户不肯公开出卖珠宝,怕丢面子,就拿到该洋行去押款,往往无力回赎,就被吃掉。该洋行成为吃大户的典型。其收入之货多卖与国际客商。
花市上四条有几家内局专到外埠采购翠玉饰物,经营小批发。其品种有翠玉镯子,帽花、帽福、发针(茉莉骨朵)、八仙祝寿人物、团鹤、团福寿字、长命百岁(以上均为帽饰)、翠锁、麻花针头,花坠、花挂件(挂在衣襟上的翠别针)等等。这些饰物都是用新材料制成的,均为普通成色,普通工艺,高档货很少。
原料由云南腾冲进口,大部转往广州加工制成各种饰物,云南当地所能加工一部分,但不如广东多。早年长江以北如华北,西北,东北各地所销翠玉饰物都是由广东运销北京,再由小批发内局批售各地,青山居市场便成为集散中心。花市上二条义顺兴,上四条德盛公、德义公等玉局,还有长巷二条禹文魁、井昆泉两户行商就是专营到广东采购作小批发的,此外还有南京玉商杨旭东常驻北京,在长巷二条设庄批发。
其中,德义公一家经营尤有特色。该商系领东内局,资本不多,经理傅某,古某2人,职工10余人,进货分期付款,随进随销。进货后经过整理,按质分类,加以装璜包装,如玉镯加上袱子,耳环钉上通草板,戒指、马蹬(平面戒指如马蹬形,故名)装上玻璃盒等,就使货物更加出色,平添身价。销售对象是外地来京采购的客商。
那时花市有几家大型客店,如全盛店、同丰栈等经营住着北方各省来京采购绢花、翠货的客商,德义公每天上下午都派职工到各客店向客商兜售翠货,生意甚好。
(2)珠宝业的几种经营方式
珠宝业除上述在青山居市场串货、门市销售、内局批发外,还有以下几种经营方式:
一、上门兜售。珠宝是奢侈品,在旧中国珠宝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统治阶级的阔老,因此结交王公贵胄、官僚富户,上门兜售,是珠宝商人的传统经营方式。有一些结识王公大臣的珠宝商人,能通过各种关系取得进出紫禁城的腰牌(通行证),每天早晨凭腰牌带货样进入紫禁城,到朝房内,利用官员们等候朝见的时间兜售珠宝。这类商品多为朝珠、顶珠、扳指、翎管、带扣、带龙勾及女用饰品翠镯、簪、环、扁方、戒指等。
官员们选妥货物,下朝后送到府邸成交。在封建王朝时代,宫禁之地警卫何等森严,竟也成为珠宝商人的销货场所,可见其神通广大!
有的珠宝商利用人们认为高门出珍品的心理,勾结“大宅门”的门房下人卖假珠宝骗人。其方法是事先将假货放置某府门房,对买主说已在某府物色到某一珍品,但不让拿出来,须到该府看货,领到府邸门房,看货后,门房下人即假托府主意旨索价若干,然后由珠宝商从中撮合,议价成交。因为在这种场合,府邸主人是一般不肯亲自出面卖东西的,所以买主也就深信不疑,殊不知已吃亏受骗。珠宝商即可与门房共同分肥,其实府邸主人根本不知此事。
二、下街串巷叫卖。是珠宝业小商贩的经营方式之一。他们手持货色,沿街叫卖翡翠玉器,其货物以普通饰品为多,没有高档货,营业对象是一般市民。遇有顾客要高档货时,他们就向同业串货或借用。
三、赶庙会。农历每旬四、五日为白塔寺庙会日期,七、八日为护国寺庙会日期,九、十日为隆福寺庙会日期。有一部分珠宝业者按日期轮流到各庙会设摊陈列货物出售。还有的在前门外劝业场、第一楼、宾宴楼等公共场所设摊售货。
四、一年一度的厂甸、火神庙集市,是珠宝业的一次重要销货时节。厂甸是北京农历年(春节)期间传统的游乐场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日,东西琉璃厂、南北新华街、海王村公园一带,游人云集,百货杂陈,非常热闹。食品、玩具、手工艺品、图书、文玩、珠宝玉器等行业都来展出商品,供人选购。珠宝业货摊集中在东琉璃厂东口路北火神庙内(即今文化宫地址),鳞次栉比,列摊展销。
珠宝业大户也都来厂甸展出高档商品,互相比美,极一时之盛。
(3)珠宝业的货物来源
珠宝业的货源来自多种渠道。一部分是新产品,如上文所述玉器作坊加工制作及花市内局和长巷二条行商由广东采购翠货即是。但大部分珠宝是旧货,主要来自北京当地的用户。也有一小部分贩自外地和来自出土。这些旧货多次易手,在社会上辗转流通,就是珠宝业的主要货源。其具体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己门市收购。珠宝店和金店门市都经营收购业务,门市收购的货都是经过自己挑选适合需要的货,为珠宝业的重要货源。除门市坐收外,还派人到外地采购。有些珠宝店还通过各种关系向那些旧日王公仕宦之家搜求货源。这些人家不事生产,坐吃山空,家境败落,后只能依靠典卖度日,一般是先卖细软,后卖房产,开始时还往往不肯公开出卖,怕丢面子。
这就要打通关系,取得信任,便可以较低价钱挖掘出珍品来。所以,珠宝商人结交“大宅门”的佣人,以多付“底子钱”(佣金)打通佣人关系。就能扩展营业门路,既便于寻求能出善价的顾客以推销货物,也便于以低价挖掘高档货源。
二、当铺一年一度的“封当”。北京内外城有当铺40余家,如西城的西恒肇、北恒肇、锣鼓巷的万庆当,东城的义聚当,外城柳巷子的万年当,五道庙的天元当,珠市口的天成当,崇外的蚨源当等都是较有名的当铺。它们每年都有逾期不赎的物品,例于春季清理一次,变价处理以回收资金,名为“封货”。购买此项封货也是珠宝业的一项重要货源。
封当的办法是:几家有关系的联号当铺联合在一家当铺举行。将处理物品分类编号造册,连同请帖分送有关行业(估衣、珠宝、古玩等业)商号,邀请前来看货,定期封当(即投标)。在封当前十天内当铺将物品按编号陈列,供客户观看估价,被邀客户即在商品册上就愿购之商品按编号填写自己所出价格,然后将册封好交当铺主管人。看货期满,当铺即拆封开标,逐笔核算,以出价最高者为中标,在5天至7天内分别通知中标人交款取货。
珠宝业投购的物品为:珍珠、翡翠、玉器、端砚、珐琅、钟表、图章等等。货物的高低与当铺所在地点有关。北京俗称“东富西贵”,就是说东城多富户、巨商,西城多王府、官宦,这些邸宅出来的东西大都是高档品,因此内城当铺所处理的封当商品高档货较多,其中不乏名贵珍品。外城则为商业区和普通居民区,所出物品多为一般饰物和手工艺品等,好货较少。
封当采取密封方法是有关行业共同遵行的传统行规,旨在高价优先,避免争议,比较公平合理。但有的当铺存在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在开封计算尚未通知之前,将好货让亲友或关系户私自加价留购,这种行为称为“扒封”,往往引起争执。
三、揉儿铺和挂货屋子的收购。揉儿铺即银楼,收购珠宝已见上文。在北京的内外城还有许多骨董店,行话称为“挂货屋子”,经营各种古物杂项,品种繁多,也兼收珠宝玉器。挂货屋子多设在邻近故宫和邻近旧官宦居住区的地方,较大户有内城的纯古斋,奇匋山房、聚宝源和前门大街的双和盛等。揉儿铺和挂货屋子收购的商品大部分通过市场售与珠宝业和蒙藏少数民族,也是珠宝业的经常性货源之一。
四、打鼓小贩串街收购旧货,有时也能收得一些珠宝类商品售与珠宝业。
这些货大都是盗墓盗来的,或是去有钱人家偷来的。
不过,此事当事者皆讳莫如深,详情外人无从知晓,事后,有些户为此被捕吃官司,如廊房二条的义文斋即因而倾家荡产。还有一家专营古铜的通古斋也被捕了。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主要的销赃者,只因他们与官方无关系,没有后台靠山,才被当成替罪羊罢了。
(4)珠宝业的收购工作
经营珠宝业,收购是一个关键环节,有的商店经理自己亲自把关,一般都由具有丰富业务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首先必须有鉴别真伪的眼力,不收赝品。因珠宝价值昂贵,有些人专做假货,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欺蒙取利。如珍珠有苏州用玻璃体加银粉造成的假珍珠。
翡翠伪品尤多,有的以琉璃料子冒充,易于辨别;有的是真翠料,但做了假色,即借高温将绿色沁入石里,然后打腊,称为“炝绿”,其硬度无问题,但其色彩不正,不耐高酸,日光曝晒日久褪色;又有用调和漆作假色的,缺乏纹理,且可刮掉;云南硬玉与翡翠亦颇形似,但硬度不够。
红兰宝石有广东烧料仿制品,名曰“宝烧”;民国初年外国人用高温高压制出人造宝石,名炉宾石(译名),其硬度与真宝石相同也是摩氏九度,点水也能立起,但其颜色有差别,纹理不同。天然宝石纹理呈均匀的三角形或蛛网状,有闪光,人造的纹理呈螺旋状,无闪光。钻石硬度最高。为摩氏十度,首饰钻石必须无杂质,透明度高,番头(棱角)为五七角度,反射光强,其有杂质者用作工业钻石。
假钻石最早用铸造玻璃(非炭结晶),称为“锡兰钻”;后又用水晶石加工,称为“水钻”,反射光率均较差,近年有德国制造人工钻石,名“锆石”系用高温高压制成的白晶体,车出番头,与真钻完全相同,反光率也可与真钻媲美,但真钻系天然生成,不免多少含有杂质,锆石则极端纯净,其硬度为摩氏九度,比真钻稍低,以真钻刻划即现伤痕,又其比重较大,每克拉比真钻重克。
珊瑚过去价高,也有伪造的,珊瑚为腔肠动物珊瑚虫的骨骸结合而成,有顺丝纹理,最怕酸碱侵蚀。假珊瑚也有多种:有一种是日本烧料外挂珊瑚釉的;另有一种是纯化学赛珞珞的(清末即有);还有一种广东伪品是用玉米面包铅珠制成(加铅珠是为了增加重量,使之与真珊瑚重量相仿),外涂珊瑚漆皮,做成纹理,时间一久,玉米面收缩,就出现裂痕;也有用软质滑石或牛骨刻成珠子,沁以红色,冒充珊瑚珠。
假汉玉则以普通白玉用镪水浸蚀,然后埋入土中,经相当时间取出,其色泽斑痕与出土之真汉玉无异,虽内行亦难辨别。这些,在收购时就必须仔细观察,以免上当受骗。
其次,必须能辨别商品的质量高低,成色优劣。如缅甸的翡翠、锡兰的猫儿眼,巴基斯坦的祖母绿,阿富汗的青金石,巴西的碧玺,意大利、日本的珊瑚,皆为质量最佳者,但其成色每件都有不同。又如珍珠以滚圆者为上品,俗称“七分珠,八分宝”,就是说,圆珠重八分以上的即为稀世珍宝。我经营珠宝六十年,还未曾见过这样的珍珠,大珍珠几钱重的我见过,但非滚圆,可见成色好坏,对珠宝价值起决定作用。
收购山料以卵石质量较佳,须懂得石质结构规律,打开一点石皮,即能根据纹理判断内部成色如何,适于制做何种成品。
珠宝是一种供人玩赏的装饰品和艺术品,以稀为贵。虽然有的也有实用价值,如珍珠可以入药,钻石有工业用途,但它们所以名贵还是由于人们爱好。珍珠以滚圆为贵,就是因为在天然生殖条件下,蚌珠受各种外界刺激,极难长成滚圆的缘故。过去珍珠价值很高,一颗大圆珠值银几万两,自日本实行人工养殖珍珠,人工投核,控制成长,产量增多,且易得圆珠珍珠价格就下落了,人们也不再以珍珠为贵重饰物。
珠宝的价值既然决定于人们的爱好,社会习尚的改变就会使某种珠宝价值发生很大变化。如清朝时,封建统治阶级所用朝珠、顶子、翎管、带勾等,不同爵位、品级穿戴何种质料、颜色都有严格制度,那些名贵的质料、色彩价值很高,一个带勾价值上千两,后来价值下落,到宣统时只值几十元,入民国后就无人过问了。
又如清朝四品官的顶子用青金石,当时价值很高,后来也不值钱了。不但随着朝代更改有此变化,即在一短时期内也会有很大变化。如同治、光绪年间官员们所佩碧玺尚浅红色,有所谓“双桃红”“胭脂水”等名目,争相购求,价极贵,一块值银上千两,至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国丧”期间禁用红色,从此价值一落千丈,再也未能恢复。
也有一些珠宝受国际市场影响,或因人们审美观点改变,近年价值比历史上贵得多,如钻石、翡翠等即是,清代一串翡翠朝珠不过值银数十两或几百两,现在如果把它剖开用以镶嵌首饰价值当以十万计了。由此可见,珠宝业的收购业务,不但须掌握本业商品知识,熟悉市场情况,(包括国际市场行情),还须了解社会时尚的变化趋势,才能改进适时对路的商品,而不至造成背时滞销。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