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270章 武林结集瘦筋现世

第270章 武林结集瘦筋现世

推荐阅读: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女总裁的全能兵王九星神龙诀

    为了快速赶到京城,沈括、沈方等人只携带少量的行李,沿杭州西边的官道先后经过宁国、宣州、芜湖、庐州(注:今合肥)、寿州(注:今淮南)、宿州、宋州(注:今商丘),最后到达东京开封,走这条路线也是为了顺路去沈方出生之地宁国,和沈家发际之地芜湖万春圩游览一番。这条路线只有从杭州到宣州难走一些,沿路多有山寨劫匪,寻常商旅往往结队而行,共同分担镖局的开销。过了宣州,除了乘船渡河之外,便多是平坦的官道,预计在腊月十五之前便可以到达东京开封。
    如今沈氏集团昌国贸易总公司在大周主要州县都开设有分公司,所以沈括、沈方等人根本不必为长途旅行做特别的准备,在沿路各州县都有公司提供接待,沈方也能够借这个机会调查沈氏集团的产品在大周各州县的销售情况。
    沈氏父子告别送行的同僚、亲友,踏上旅途之时,关于沈氏父子的议论正在京城大内垂拱殿激烈地进行。
    章衡、尤启甲昨日带着满满十五船火枪、弹药、昌国织布机、昌国纺纱机以及昌国沈家的各种特产抵达了京城,章衡、尤启甲两人将火枪、弹药移交给兵部;将其余货物分别移交给工部、户部之后,便向官家递上了请罪奏折。章衡、尤启甲两人虽然按柴勐的意思完成了宣慰安抚工作,并获取了昌国沈氏所有已知特产品的工艺,同船带回二千余支崭新的火枪,但美中不足的是宣慰副使秦林居然在昌国意外身亡。章衡、尤启甲虽然不会承担主要的罪责,但此时主动请罪总不会错。
    秦林之死这件大周开国以来首次钦差意外亡故案件,在十天前由六百里加紧的快报传递到朝廷,顿时成为轰动朝野的大案。关于秦林死亡的详细经过,在沈括领衔,两浙路监台、抚台、制台共同署名的奏折中,描写的清清楚楚,毫无漏洞,而且还有详实的证据,已经成为一桩铁案。乌台御史们并没有纠结于此件大案的细节,只是群起弹劾两浙路监台、抚台、制台,担任宣慰正使和副使的章衡、尤启甲,甚至连守制赋闲在家的沈披、沈括两兄弟也被言官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但官家没有表态,各位相公也三缄其口,秦林的大伯枢密使秦源悲痛欲绝,连请了三天假,后来还是阴沉着脸,回到朝堂,绝口不提此事。
    后来,御史言官们从宫里打听到消息,昌国沈家在秦林意外身亡之前,便给了朝廷大量的好处,其中包括两千余把最新的火枪,在秦林身死之后,沈家在惶恐之余向朝廷敬献了整整十船珍稀的特产品。朝廷虽然有意迁怒于昌国沈家,但拿了别人手短,实在不好刻意为难。御史言官对秦源并没有好感,对于秦源的侄子秦林凭借关系担任殿前都虞侯之职更是不以为然,但是朝廷因为身外之物,置钦差大臣之死于不顾,彻底激怒了这些凛然正气的御史言官。
    要求抄没昌国沈氏、降罪沈括的奏折向雪片一样堆满了政事堂的书案,一看便是有人暗中挑唆组织,至于背后黑手是谁,不言而喻。这个从宫中传出的消息,有一点根本不符合事实,朝廷根本没有迁怒于昌国沈家,于公,昌国沈家对国家贡献巨大,王安石虽然已对沈括刻意逢迎官家表示不满,但对于沈家的贡献却也不能熟视无睹;于私,沈括先后敬献水泥、玻璃、钢化玻璃等物,并出资为官家修建宫殿,沈括在官家心中的位置又拔高了一层,岂会因此意外降罪于昌国沈家?
    京城大内垂拱殿,章衡、尤启甲两人将此次出行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秦林之死也作为关键内容占了不小的篇幅。
    “章爱卿,听你之言,这昌国沈氏主事之人竟是沈括的儿子沈方?”柴勐对秦林之死没有过问,反而问起了沈方之事。
    “正是,微臣起初也有疑惑,这沈方不过束发(注:十五岁束发、二十岁弱冠)之年,如何能在昌国沈氏当家,后来微臣才打探清楚,这沈方确有不世之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精,自沈方死而复生之后,水银镜、火枪、望远镜、眼镜、水泥、钟表、织布机、纺纱机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就连玻璃也是应沈方要求,由沈氏琉璃坊的工匠研制而成。”
    “奇技淫巧乃是沈氏父子的喜好,”柴勐笑道,“不过,章爱卿所说这沈方精通天文地理又有何指?”
    “官家,微臣在昌国听到一个奇闻,这昌国百姓都传言,我们大周所处的这片土地乃是一个球体,名曰地球;而这地球绕着太阳转动,月亮绕着太阳转动,这才有了日夜和四季。”
    秦源、王韶,王安石,章惇等人都被章衡之言所震惊,而章惇神色之中更有惊喜之意。
    “章相,你有何高见?!”
    “回禀官家,微臣以前听闻我等所居之地犹如鸡子,如今听那沈方之言,或许此言非虚。”
    柴勐点了点头,“章爱卿,这地球之说,只是沈家小子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在地理方面又有何高见,他小小年纪能去过多少地方?!”
    章衡从怀里取出一个六分仪双手敬献,吴成取了过来呈献给柴勐。
    章衡没有等柴勐发问便解释道,“官家,此物乃六分仪,通过此物可以绘制精确的地图,误差不会超过三里。”
    章衡此言一出,王韶、章惇两名领兵打仗之人便眼中冒光,死死地盯着六分仪,恨不得马上抢到手中。
    这个六分仪乃是昌国沈氏生产定型最准确的六分仪,上面有螺旋仪,可以测量出精确到分的纬度,还有一块直径两寸的钟表,可以凭此测量出经度,在六分仪的悬臂之上还安装有昂贵的水银镜和小型望远镜。柴勐把玩了一下,漫不经心地说道,“三里?误差还是有些大啊。”
    “启禀官家,这三里误差已经非常难得,”王韶忍不住站了出来,“如今,我大周没有精确的地图,边关诸将全凭牵星术、丈量术绘制,只有城池、山川、河流的相对位置,若有此宝物,则在庙堂之上亦可决胜千里之外。”
    “章相,你怎么看?!”
    “回禀官家,微臣亦曾绘制过大周各路州略图,如有此宝物,微臣有信心为官家献上大周地理全图。”
    “启禀官家,地图乃军国重器,沈方私自研制可以绘制精确地图之奇物,若为包藏祸心之人所乘,则我大周危矣。”秦源没有忘记他栽赃沈氏父子的使命。
    柴勐听了,脸上便有了异色,似乎被秦源之言所打动。
    “启禀官家,沈家从来没有将这种六分仪向外销售,外面能够得到的是误差几十倍的粗制品,而且此物乃沈方主动交付于我,让我献给官家。至于六分仪的使用,据沈方所言是为了绘制海图,大海茫茫一片,仅凭指北针和牵星术很难绘制精确的海图。”章衡不顾秦源势大,如实向柴勐解释汇报。
    “朕相信沈括的为人,沈括的儿子也差不了哪里去。这父子二人都能心系朝廷,心系百姓,实在是我大周官员百姓之楷模,朕欲重赏沈氏父子,你们有什么章程?!”柴勐犀利的目光扫视着王安石和秦源二人。这两名朝廷宰铺,前者是因为沈括献上可以修建宫殿的水泥而对沈括心生不满,后者是因为子侄与沈家有关联,而处处与沈家为难。要想重赏沈氏父子,便必须先过了王安石和秦源这一关,否则这些宰铺有意使坏,好事也能变成坏事。
    王安石坦然道,“微臣没有意见。”
    “官家,钦差大臣在昌国身亡,沈家岂能一点干系也没有?!”
    “秦爱卿,秦林之死,朕也很痛心,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沈括等人上的奏章你也看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证据都有详细的记载,秦林之死实属意外,秦林因朝廷之死而亡,朕必会给其一个交待,特追封靖远大将军、昌国军节度使,秦林无后,允其亲属近支中选一名任朝奉郎。你看,可好?”秦林的亲属近支便只有秦源一支,这是变相给秦源那不成器的儿子秦求一个正七品的官职。
    秦源虽然已经达到了部分目的,但是他还需要给柴勐提前下点猛料,“启禀官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证据都记录详细,正是可疑之外,似有刻意作伪的嫌疑。”
    秦源这莫须有的诡辩终于激怒了王安石,“秦枢密使,若是记录不详细,那么疑点便更多,你让底下的官员是记录详细为好?还是干脆应付了事。”
    “石相,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沈家疑点太多,那浪岗不过是一海盗窝点,为何偏偏会存放二百只火枪,怎么看也象是一个陷阱。”
    “然后呢?为了谋害秦林,沈家搭上上百条人命,还有一个护卫队队长?”
    “沈家死的人或许都是假的!”
    “那为这护卫队队长殉情的妾室也是假的了?!”
    “够了!”柴勐见秦源和王安石越扯越远,大声喝道,“你们两位宰辅当这垂拱殿是坊间市井之地吗?!”
    秦源和王安石哼了一声,不再争辨。
    “秦爱卿,你对朕给秦林亲属近支中选一名任朝奉郎的安排有何意见?”柴勐已决定,如果秦源还不识相,这个给秦源儿子的恩赏便立即取消,沈括该封赏,还是要封赏。
    “回禀官家,但凭圣上安排,微臣没有意见。”
    “那就好!朕封沈括为昌国公,权任延庆路、秦凤路、熙河路三路经略安抚使,节制三路军政,主持攻伐西夏大计。如今沈氏父子已在赴京路上,沈方的封赏等见到这个沈家小子以后再说。”
    有了秦源的吃瘪,王安石面对这开国以来罕见的封赏,也不愿轻易反对,沈括的封赏就此尘埃落定。
    “章爱卿、尤爱卿,你们两位虽未克竟全功,但也不辱使命,此行所获远超朕之所想,特赏赐白银一百两,你们先行退下,随后还有恩赏。”
    章衡、尤启甲两人见平安过关,已是大喜过望,赶紧从小内侍捧着的托盘中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叩谢皇恩后退出垂拱殿。
    “诸位爱卿,随我去习武场试射火枪。”柴勐见章衡、尤启甲退下后,起身兴奋地说道。
    大周马上得天下,皇宫大内中便有皇帝专用的习武场,只是柴勐年近花甲,自登基以来便从未动用过,只是有值司按时打扫整理,随时保持能够正常使用。
    柴勐一行来到习武场后,只见习武场中并没有设置靶位,反而有五匹身匹重甲的战马被圈在临时设置的马圈当中,上面还绑着一个身披重甲的木头假人,远远望去威风凛凛,象极了西夏精锐铁鹞子。
    那些战马不安地喷着粗气,发出沉闷的响鼻声。
    大内护卫将射击位的案几团团围住,案几之上摆放着五支崭新的火枪。大内护卫见到柴勐等人进入习武场,便让出一条通道。
    柴勐拿起正中间一支火枪,吴成向柴勐小心翼翼地讲述如何安装火药、弹丸,如何瞄准射击。
    马圈离射击位不过五十步,柴勐虽然年事已高,但也看得清楚,他举起火枪,适应了一下火枪的重量,待火枪不再抖动之时,扣动了扳机,马圈中一匹战马应声倒地,围观的大内侍卫、殿前护卫和大小宦官们齐声喝采。
    柴勐用这把火枪的威力甚为满意,意满志得地说,“有此利器在手,西夏、北辽铁骑何足道哉。”
    “陛下洪福齐天!”
    “陛下尧舜禹汤、英明神武!”
    各种恭维之声让柴勐很受用,“众位爱卿,不必拘束,你们也试试这火枪。”
    王安石看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战马,“启禀官家,微臣恳请撤去战马,以假人来试枪。”
    其它大臣也不敢象柴勐一样,拿战马当靶子,纷纷附和。
    柴勐微微一笑,命吴成照办。片刻之后五个身披重甲的假人从战马上面卸了下来,安放在马圈最远的地方。
    王安石、秦源、王韶、章惇等人依次上前装填子弹,开枪射击体验了一把,以这些辅臣的见识和定力,自然知道如何掌握开枪的时机,四发子弹无一射空,将四个重甲假人击倒在地。剩下的最后一个假人,也被柴勐一枪放倒,一时间君臣兴致盎然,些毫没有刚才剑拔弩张的痕迹。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6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6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