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189章 敲锣下乡

第189章 敲锣下乡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朱载墐看着眼前大片庄园和大量庄民,又道:“有无赖青皮横行庄园,又有外来生苗盗贼威胁,各庄可以选拔壮丁为庄园护卫,王府拨付一些钱粮,定期由仪卫派至庄园训练庄丁,以备非常。”
    这在王府其实是犯忌之事,但在官绅世家来说养些庄丁护院是最正常不过之事。
    朱载墐权威已经足够,不然的话,他现在还困在王府中出不来,更不必说离城至桃源这里了。
    对荣王殿下的话,所有人都不出声反对,这便是赞同了。
    王府数十骑仪卫飞驰而去,现场看到的人都隐隐有一种感觉,此后庄田这里,怕是会有极大的变化。
    “官府的人来了,相公要不要到庄上找户人家避避?”
    赵元离开,朱载墐身边只有姜焕姜炫等人。
    姜家子弟比赵显的性子还要稳重,在王府事变之后,姜氏子弟也多是封授了百户官或试百户,总旗,比起他们在常德卫只是小旗或旗军的身份来是强过了太多。
    毕竟赵家是百户世家,姜家也只是普通的百户世家,族中除了少数人能承袭百户官职外,大半家族子弟也就是普通的军户和余丁。
    还不能公开做别的营生,也不能离开卫所,否则一逃杖责,再逃关押,三逃绞死。
    卫所军大量逃亡是不假,但真的倒霉被抓着了,也是真有不少被绞死的。
    现在姜,齐两家子弟多半成了百户或总旗,官拜六品或七品。
    考核之后,他们多半能全额领俸,或是双倍领俸,原本武官俸禄就并不低,加倍之后就更是丰厚了。
    事情还不止如此。
    朱载墐已经决定给文官吏员加俸,自是少不得武官。
    凡带兵武官,仪卫正加俸至千两,与长史齐平。
    仪卫副至八百两,大抵和一个州官或知县持平。
    普通副千户加俸至四百两。
    百户至三百两。
    总旗年俸二百两。
    小旗年俸百两,也就是二百多石粮食。
    当然,这俸禄是要考核的,而且不光是自身武艺。
    这些带兵的武官部下考核全部合格,领全俸。
    部下全部优等,加倍领俸。
    部下有三成不合格的,便是只能领半俸。
    部下有一半考核不合格的,暂停俸禄。
    如此这般,这些武官只能拼命训练自己的部下,不光是要自己合格,部下的战阵,刀枪搏击,体能,弓箭,只要是考核内容之中的东西,就非得训练合格不可。
    一个小旗不过十人,小旗官年俸二百多石,如果部下全部能训练优等,一年收入就翻倍成了四百多石!
    一年四百多石的俸禄,就是现在大明三品高官的年俸!
    除去灰色收入和贪污所得,一个兵部侍郎的月俸不过是三十五石而已!
    就这么一点俸禄,还得被宝钞,胡椒和苏木等杂物抵扣。
    要是大明官员真的靠俸禄吃饭,那真是温饱都成问题。
    而荣王府的一个小旗官,只要认真训练部下旗军,一年俸禄就已经超过侍郎!
    当然了,官拜侍郎的也不可能靠俸禄吃饭便是了。
    姜焕等人已经知道新的俸禄标准,原本就因升官而提升的忠诚,此时更是牢不可破了。
    “倒也不必。”朱载墐笑了笑,对略有些紧张的姜焕道:“我出城之事连王府中人都多半不知,周胜和么儿,桑秀都说我在玉熹殿中读书,今日并不见人。王府之外,见过我的人屈指可数,更不必担心了。倒是这些官府之人前来,我们有一场好热闹可瞧。”
    姜焕谨慎持重,虽朱载墐说了不碍,还是用目光示意一旁的齐太冲等人,略微散开,将护卫圈拉大一些。
    一旦有变,便是立刻簇拥朱载墐骑马而逃!
    朱载墐只是笑笑,护卫之事,当然是这些仪卫武官来操心,否则一年几百两银子拿出来做什么使的?
    从北方果然是过来了大量官府之人。
    为首的可能是个典吏,头戴吏巾,有点儿象是小号的乌纱帽,圆领丝袍,脚穿长靴,坐在两人抬的没顶软轿之上。
    这场景若是叫深憎吏员的朱元璋见了,怕是最少得死过万人。
    推广到全国,怕是得死百万人才能令雄主满意。
    一个空印案朱元璋处死了几百正印官,几万人因此人头落地。
    眼前这吏员这般打扮,公然坐轿下乡,在老朱手里肯定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此外有十来个衙差,应是城中三班里的壮班。
    辑盗,维持治安,当然也包括下乡催缴赋税。
    按国初规定,衙役们没有牌票是不能下乡,以防催科扰民。
    只有在这时候,这些衙役可以大摇大摆下乡,一村一村的催科过去,非要将好处捞足不可。
    吏员,衙役之外,便是大量挺胸凸肚的白役。
    也就是帮闲。
    这些俱是县城或集镇是的青皮无赖子,他们趋奉衙役吏员,帮着打杂做事,遇到大事自是聚集一起,随着主子一起行动。
    大量人员在这样盛夏时节走在道路上,远远扬起大片灰尘。
    衣袍颜色也是有青色,蓝色,灰色,黑色,白色。
    此时尚未至对民间管制更松的万历年间,民间衣袍颜色大抵就是如此。
    嘉靖本人对衣冠服饰管理还是相当重视,不止一个太监勋贵因为穿错了衣袍被皇帝训斥。
    大股人群估计有一百多人,在大明的乡村还是相当的保守封闭,很多人就是在自家生长的村落里生活,最多去邻近村落走走亲戚。
    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身上没个余钱,很多人从出生到死去连县城都没去过。
    看到大股人员前来时,不少人吓的全身都在颤抖。
    这些官府中人也是很多抵达村庄,那个戴吏巾的典吏只瞟了朱载墐等人一眼,见是王府中人,皱了皱眉,却也不来多事,只是挥了挥手。
    一个帮闲赶紧敲锣,喝道:“上宪令喻,我湖广地方,今年赋税一律收到八成!耗羡加征三成,入库加三成,草料加三成,我桃源知县大老爷特恩,水脚钱只加两成!”
    锣声之中,四周原本看热闹的民户,顿时都是呆住了。喜欢大明1551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155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115/12615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115/126154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