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和亲

推荐阅读:太荒吞天诀裂天空骑全属性武道他比我懂宝可梦红色莫斯科超维术士万妖圣祖不一样的日本战国修复师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

    面对破城在即的巨大压力,
    以及国主王俣“谁觉得不行,自己去谈”的威胁,
    高丽朝廷展现了罕有的高效率,没有再争吵,
    半个时辰不到,就通过了接受同舟社所列七条和约的决议。
    只是,在和约的具体履行上,首相崔思诹却表达了异议——
    同舟社并非一国,与其签订和约不符外交仪制,
    且公然承认败于一家商社之手,也有损高丽的国家形象。
    崔思诹最后提醒了一句——福宁宫主已经及笄,值此国乱,理应为国家分忧。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崔思诹这话的意思,就是建议以联姻之形式落实和约。
    表面看是以公主“下嫁”,掩盖高丽被迫割地赔款的事实。
    但高丽的形象是保存了些许,王室的威严却大受打击。
    这中间,还涉及到二十二年前的王位之争。
    当年,盯上病秧子献宗王昱屁股下之王位的,
    不仅有其堂舅李资义,还有王叔鸡林公王颙。
    最终,王颙棋高一着,
    其人借平章事邵台辅和上将军王国髦之手,
    除掉了李资义,并最终夺得王位。
    王颙即位后,为了永除后患,又杀了已经退位的侄子王昱。
    其后,为了巩固王位,掩盖自己“篡逆”的事实,
    王颙又大肆封官许愿,先后有数百人因此被超授官职,
    就连一些工商皂隶之流,也一跃成为显官。
    其中,不乏如王字之这种确实精明强干之人。
    换句话说,
    王颙也算是打破豪族对人才的垄断,不拘一格用人才。
    但自古以来,权力场就是如此——
    自己带头坏规矩,就别指望手下人会守规矩。
    国主如此“乱折腾”,高丽的吏治当然大受其害,
    等王颙死后,便给继任的儿子留下了“流亡相继、十室九空”的烂摊子。
    王俣花费了十多年时间,都没有理顺高丽内部的矛盾。
    其人主张保州用兵,
    多少也存了一些转移内部矛盾,提升个人威望的动机。
    崔思诹建议王室联姻徐泽,
    等于是将王颙、王俣父子为了个人私利,向商贾之流出卖高丽利益的事再次摆上了台面。
    偏偏在国乱当头,王俣必须借重豪族的支持才能应对接下来的统治危机。
    其人只能忍下这口气,派国丈李资谦再次出使,商定“赐婚”之事。
    南大门外,同舟社军营大帐。
    徐泽颇为意外,这帮高丽人还真是能折腾,议个和都能玩出个花样来。
    “和亲?我千里迢迢跑到开京来,就是为了赶着做你高丽王氏的女婿?!”
    李资谦学识不高,见徐泽有拒绝之意,急了。
    “徐社首,此事与贵我两方而言,都有好处啊!”
    徐泽正待恐吓李资谦,骂高丽君臣不要试图挑战自己的忍耐极限,
    却见吴用在使眼色,知道其人有话要说,乃让杨喜先将李资谦送出。
    “社首,这是大好事啊!”
    见吴用兴奋异常,仿佛自己要娶老婆般,徐泽没好气地问。
    “我怎么没看出来好在哪里?”
    吴用笑道:“属下以为,至少有三点好处。”
    “说说看!”
    “其一,社首联姻高丽王室,有利于安定新附军和之前投降的高丽军民之心。”
    徐泽点点头,吴用这一点没有说错。
    别看同舟社在自鸭绿江之战以后,高歌猛进,无往不利,
    甚至还在其国都开京边,招降了近万高丽水陆兵马。
    但只管破坏的侵略军,与希望保持长期稳定的统治者是两码事。
    而且,同舟社和新附军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
    徐泽实际是利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等,逼得这些人只能选择跟着同舟社合作。
    的确是合作,同舟社给新附军士卒提供“活下去”的安全保障,
    而新附军则回报同舟社摇旗呐喊,壮大声威。
    新附军加上家属,有几万人,
    若是高丽不投降,随着战争进一步扩大,这个人数还会越滚越多。
    登州、辽东和海东三地,都不具备一次性消化这么多“异族”的能力。
    而且,也不能把他们带走——留在高丽更有利于同舟社的下一步战略,
    只能选择几个地方,让其“自治”。
    这中间的风险极高,
    毕竟,在没有同舟社军队弹压的情况下,
    一边是远在天边,实际上只是“商社”的同舟社,
    一边是统治了这片土地两百年,祖祖辈辈都适应了的高丽王室。
    只要王俣够聪明,忍过了最初的动荡之后,
    再派得力人选到新安州附近的州县,就能慢慢分化瓦解这些“心无所依”的叛贼。
    封建制度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持续几千年,有其深刻原因,
    不是徐泽这个穿越者打上几仗,就能够改变的。
    讨伐高丽一战,同舟社身份尴尬的问题尽显无疑。
    就如同女直人建国一样,
    并不是完颜阿骨打想过皇帝瘾,
    而是女直人的势力发展到了这一步,
    不建国就很难进一步凝聚人心,并招降纳叛。
    实际上,同舟社现在的实力,已经隐隐超过了当初的生女直人联盟。
    但徐泽要建立的政权,和女直人的落后国家不一样,需要把基础打的更坚实。
    若是为了消化这部分新附军而贸然建国,将对同舟社的长远发展战略很不利。
    通过联姻,稳定新附军人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部分百姓理解不了有同舟社在,高丽朝廷不敢清算他们的事实,
    却能够理解徐泽娶了宫主,身份就不一样,向徐社首效忠,会就更心安。
    想明白此节,徐泽示意吴用继续。
    “其二,也有利于麻痹高丽君臣之心,让彼辈不至于铤而走险,做出愚蠢之举。”
    这一点也好理解,
    高丽君臣虽然接受了七条苛刻的议和条件,但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在其国内安插了几处钉子,又掌握了高丽水师的情况下,
    徐泽倒是不怕高丽人复仇,他担心的是这个王朝会因此而分裂。
    同舟社现在就像后世的列强,高丽就是腐朽的大清。
    在同舟社能够取代高丽,统治这片土地之前,
    要让高丽王朝成为同舟社的代理人,不断为己方输血,
    同舟社就“有义务”维护其“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
    其实,徐泽本就打算一旦收到好处,就积极表态,支持王俣稳定高丽政局。
    有什么比联姻,更能体现同舟社社首与高丽王室“一家亲”呢?
    “其三,有利于同舟社日后插手高丽事务。”
    吴用说完即起身,前行三步,下拜。
    “待社首日后廓清四海,定鼎九州,更能早日收复这些汉唐旧土,再现我天朝盛世!”
    见吴用如此郑重其事,徐泽有些哭笑不得。
    开疆拓土很简单,
    靠金国和随后的蒙元那套落后的体制,都能轻松实现,
    但盛世,哪有那么容易?
    “起来吧,为了‘天朝盛世’,这门亲事,我应了!”
    ……
    ps:福宁宫主为肃宗王颙最小的女儿,
    正史上,她生于公元1096年,此时已满21岁。
    实际上,福宁宫主在高丽睿宗九年(公元1112年)就已经册为公主,
    并嫁给了检校户部尚书、柱国王演。
    为了剧情需要,将其年龄和婚配情况进行了修改。
    高丽睿宗王俣(公元1079年出生)的大女儿承德公主,年龄应该正合适,
    但是,徐社首脾气大,让他平白比王俣矮一辈,怕是得罢工。喜欢水浒新秩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水浒新秩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9/29749/170359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9/29749/170359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