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明朝女人 > 想守寡番外2

想守寡番外2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成化二十二年, 秀王入京选妃, 奉王太妃同行。

    宗室选妃, 皆有宗人府办理, 皇帝钦定, 宫中还有高淑妃做主, 他们其实没有必要入京。只是恰逢皇帝四十大寿, 在此不惑之年,皇帝也愿意为自己增一些祥瑞。

    没错,柳娘一家是作为祥瑞进京的。

    入宫拜见, 高淑妃与柳娘已经十多年没见了,免不得抱头痛哭。朱佑檏在一旁劝慰,两个女人渐渐止了泪水, 安坐说话。

    “见着长寿, 再想不到小时那般调皮,真是长成大人了。”高淑妃摩挲着孙儿如玉般的脸庞, 感慨万千。柳娘这些年每年都要画了朱佑檏的工笔画送给高淑妃, 让朱佑檏好像在她面前长大一般。高淑妃青年丧夫, 中年丧子丧女, 如今还能活得逍遥自在, 多亏了会调节心态。

    “还是母妃有见识, 您给长寿取的小名,可不就应验着了吗?当初他父王走的时候多艰难啊,儿媳都怕养不过来了, 多亏了您。”柳娘说起亡夫, 眼泪又情不自禁的下来了,连忙偏头过去,免得招惹高淑妃。

    “快快收了眼泪,都过去多少年了,你怎么还走不出来。”高淑妃叹道,作为亲娘,她也只有在秀王生辰死祭的时候会想起他,日常该怎么过还怎么过。高淑妃忍不住心里说一句:夫妻情深。

    “不论过了多少年,王爷依旧是儿媳初见的模样,红着脸与我说话。我有什么不好也从不发脾气,待我尊重有加,得夫如此,是儿媳一辈子的福气。可惜儿媳福薄,连累……”柳娘哽咽说不下去,神色转而坚定道:“福薄就多积福,王爷未尽的心愿儿媳接着,总盼着天上地下还有再见的一日。”

    “我儿虽走了,你却活成了他的模样,得妻如此,他一辈子也是有福的。”高淑妃轻拍柳娘的手背安抚她。

    这些年柳娘不计金银在封地做善事,慈爱百姓,就连远在京城、困锁深宫的高淑妃都知道很多人自发为自己的儿子祷告祈福,如何能不感念。对自己的供奉也从未缺少,就是信里无意间提过一句小时候吃的野菜,柳娘也亲自带人挖了送到京城来。就是儿子在时,也没这么体贴。都说子孝不如媳孝,高淑妃算是体会到了。

    朱佑檏见母亲落泪,心疼的服侍一旁,拧了帕子给她擦脸,心想,要是自己的王妃也和母妃一样就好了。

    柳娘重新整理的妆容,重展笑颜:“瞧瞧儿媳,好不容易团聚,不说说笑笑反哭起来了,该打,该打。”作势打了几下嘴巴,又道:“母妃慧眼,此次长寿选妃,还要劳烦母妃长眼呢!”

    “我也预备着呢,按你信里说的挑了些人。我和你一样的想法,咱家富贵不缺,也不一定挑那官宦人家,只要女孩儿贤惠,我再不求什么的。”高淑妃取出一个盒子递给柳娘,“这是我粗粗选过的人家,你瞧瞧。”

    “母妃选的必是好的。”柳娘接过,取出里面的折子,细细看了起来。

    柳娘展开蝴蝶折页的折子,里面详细记载着女子的姓名、生辰、家世、特长,还附了插图。柳娘拿着看,朱佑檏也心痒难耐伸着脖子看。柳娘立刻发现了,和高淑妃对视一笑,捉弄起儿子来。一会儿翻得快,一会儿翻得慢,一会儿移到这边,一会儿一到那边,引得朱佑檏脑袋跟着转,憨态毕现。

    动得快了,朱佑檏也反应过来了,看祖母、母亲含笑看着自己,羞得脸都红了,连忙正襟危坐,嘟囔道:“都欺负我呢。”

    柳娘和高淑妃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媳妇儿是和你过一辈子,母妃都听你的,拿去吧。”正好柳娘怕挑出的人选和高淑妃不合,把折子塞进他怀里。

    朱佑檏期期艾艾,脸红得像猴屁股,却终究没有推却,紧紧握着。

    最后,朱佑檏选定了金氏,国子监博士之女。其父在国子监也是老实讲学之人,对学问有研究,也达不到大家的水平,在文坛士林无大威望。品级又低,六品小官,配藩王之女却是高攀。不过大明一朝并不讲究这些,天子妃嫔也可选平民之女。宗室无此限制,又想着保障日后生活,免不得想与官宦联姻,一起选妃的诸位婚龄藩王,秀王选的人家世最低。金氏秀美,朱佑檏见过一面后,不顾家世就定下了她,颇有浪漫色彩。

    为此,皇帝也忍不住高看朱佑檏一眼。

    作为祥瑞进京,少不得皇帝召见。朱佑檏身长玉立,偏偏少年一枚,说句不讲尊卑的话,比太子好看到哪儿去了。

    皇帝问:“听闻汝宁百姓家家皆为秀王府立长生牌位?”

    “回陛下,家家乃夸大之词,汝宁百姓多穷苦,若要念佛,只往禅寺去。臣擅取陛下御赐宝物供奉,百姓俱感天恩。汝宁名刹海南禅寺因供奉陛下赐下宝瓶,被百姓别称‘杨枝甘露’,日日进香不绝。”

    皇帝一问左右,发现确实是这样,又赐了秀王府许多御制物品。见秀王风度翩翩、言之有物,比宗室中那些形容猥琐之人强太多了,带在身边两天,给足了“祥瑞”脸面。

    秀王在京中的日子很是悠闲,大明对藩王之间的交往限制严格,也严禁藩王结交大臣。秀王多出来的日子,就在京城游览。

    柳娘对大明朝北京城的风光也很感兴趣,母子两人常常轻车简从,在各大胡同游玩,吃小食,看杂耍,好不快活。

    这日,刚走到一条美食巷子里,却见一大群人围着,柳娘母子感兴趣的挤过去,还以为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或者有名气的吃食呢。

    结果一看,是一个妇人抱着一个两三岁大女童在哭,悲痛欲绝,又狠狠踩她脚下的糖葫芦。听周围人说才知道,这是附近张家的孩子,被糖葫芦卡住了,闭气而亡。

    可柳娘分明看见那个小女孩儿还在抽搐,柳娘赶紧分开人群,大喝一声:“快快放下,还没死,还没死!”

    柳娘装扮得体一见就是富贵人家夫人,也不知怎的不带仆人在这小巷中闲逛。那失子的母亲满脸泪水道:“这位夫人不必诓我……”

    “长寿,拉开她,哪儿来的时间慢慢说。”柳娘招呼一声,朱佑檏立刻扶开那妇人。柳娘把孩子放平,跪在地上检查,只见她脸色已经发紫,一看就是窒息的模样。

    柳娘立刻把孩子抱在腿上,头朝下,用力拍她的背部。

    旁边人也看出了这是想帮忙救人呢,连忙七嘴八舌的说明情况:“没用的,早就拍了,拍不出来,已经断气了。”

    柳娘又把孩子倒过来,双手放在孩子腹部,压腹冲击,反复几次,一颗糖葫芦终于落了出来。那孩子的母亲挣脱开来,扑在孩子身上,大哭道:“怎么还是没气,还是没气!”

    柳娘没好气推开那妇人,妨碍治疗的家长最麻烦,“长寿!”柳娘大喝一声,朱佑檏会意马上把妇人拉开,这次再不避讳男女之嫌,紧紧拉着她。

    柳娘马上给孩子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半响,那孩子终于咳嗽几声,闭着眼睛喊娘。

    “好!”围观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七嘴八舌的夸起柳娘仁心仁术来了。

    柳娘起身向周围人点头示意,道:“孩子刚刚好转,不宜挪动,还请诸位散散,让气息流通,对孩子有好处。”

    那孩子的母亲挣扎着要去抱孩子,朱佑檏没得柳娘吩咐,不敢放她。柳娘又道:“这位太太,孩子现在不能让人抱着,你也不必着急,赶紧回去找个担架或者春凳过来,好生抬回去。不必着急,人已经救回来了。”

    这手足无措的母亲如闻纶音,稍稍冷静,跪地磕头道:“多谢夫人救命之恩!”

    柳娘赶忙扶起她,机缘巧合,恰逢其时罢了,很多中医也会这些急救之法,只是孩子倒霉,没等到大夫来。

    都是邻里邻居的,人群中很快就挤出人来,道:“担架来了,担架来了,我婆娘拆了晾衣架现做一个,抬雪娘不成问题。”

    围观的人已经散开,邻居们帮忙搭把手,很快就把受伤的小姑娘抬回去了。

    柳娘走动却一个踉跄,低头一看,膝盖处的丝绸都磨坏了,膝盖肯定青紫了。到底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再注意锻炼,也养得金贵了。

    朱佑檏也发现了,心疼的叫了一声“娘”,扶着她往外走。刚走没几步,那为母亲就带着两个男孩儿过来了,拦着他们就磕头,柳娘吓一跳,赶紧让他们起来。

    “请恩人屋里坐一坐,我等小民家徒四壁,可也不能让恩人水都不喝一口就走了。”说完又喝骂身边两个儿子道:“都怪这两个孽障,让他们好好看着妹妹不听,女儿要有个三长两短,看我不扒了他们的皮!”

    母子三个劝了又劝,柳娘也不想在大街上拉拉扯扯,免不得随她们回去。

    这家人就住在巷子口,屋里陈设简单,却透着书香气,绝不是她口中的什么“小民”。若非家境小康,也不会给小女儿吃糖葫芦,还卡着了。

    柳娘入屋坐定,交换了称呼,张太太又叫大女儿和两个儿子正式谢过一回。

    柳娘问道:“太太娘家姓金,不知与国子监博士金锶大人可有关联?”

    张太太诧异道:“正是家兄,不知夫人怎知?”

    柳娘抚掌大笑,“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2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2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