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明朝女人 > 番外1择亲记

番外1择亲记

推荐阅读: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九星霸体诀

    定安三年, 皇帝招镇国公主入宫, 商议其婚事。

    “不是说好了我不成亲吗?怎么突然又想起来了, 再说一遍, 我不成亲, 你就别忙活了。”柳娘见皇帝一本正经的拿出大明适龄单身男青年名单, 有一瞬间的反应不过来。

    “大姐姐!你那么喜欢孩子, 皇儿们也喜欢你,可见你有孩子缘。与其羡慕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不若你成亲生子, 拥有自己的血脉。”皇帝真诚的眨眼,刚巧这段时间后妃总把孩子往柳娘身边送,美其名曰尽孝, 实际是想要博柳娘好感, 提前见习政事。

    “成亲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先前说过, 我若成亲, 影响朝政, 驸马与子女也不好归置, 况且我并无瞧上的人, 还是算了吧。”以前说的时候, 皇帝已经默许为了江山社稷牺牲她的婚姻,怎么这个时候突然变卦了。

    “大姐姐不必担心,朝政有我, 大姐姐偷懒一点不成问题。你出嫁后比照亲王, 驸马得一品衔,长子袭亲王爵,余子封郡王,女儿封郡主,后代子嗣若有功勋,我加倍封赏。若非宗室授爵已经改制,授大姐姐世袭罔替之爵又有何难?”

    非常甜蜜的诱惑,若是按照皇帝给出的美好前景,至少是五代子孙富贵。崇祯年间,大明有三十四位亲王,六百二十二位郡王,镇国将军到奉国中尉不计其数,宗室人口近百万。在定安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他们再次统计过,经过战火、流民和饥荒,现有的亲王只剩十六位,郡王直接削减过半只剩三百零一位,可见当时大乱乱成什么样子。

    宗室改革之后,只有亲王和郡王称宗室,其余镇国将军到奉国中尉都单列户籍,出籍为民,一次性发给一定产业,日后除了姓氏,与平常百姓无异。亲王系和郡王系也只有嫡子能继承爵位,亲王系单传亲王爵,其余子嗣不再封郡王;郡王系单独承袭郡王爵,其余子嗣也不再加封。女子也在改革之列,只余郡主、县主、郡君三者,其他皆称宗室女。有爵位的女子出嫁礼部给嫁妆、朝廷给封赏,其他宗室女由父母自行聘嫁,上报宗人府备案即可。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居然没有引来宗室的叛乱,不可思议。或许是曾经他们已经叛过了,以蜀王系为首的蜀中藩王,几乎消失殆尽,被打怕了的藩王愉快接受了改制的事实。更因为柳娘和皇帝对宗室的分而治之,能承袭亲王、郡王爵位的的人恨不得爵位永在,可底层宗室艰难的时候已经只能学太/祖上街乞讨了,大战之中被饿死的不计其数。被养废的宗室眼见大明乱局,终于切身体会到大明完了他们也讨不到好的简单道理。

    宗室出籍为民,实际上还是有优待,一次性发给产业不说,只要有点儿本事,没人可以抹掉你的功勋,这在官场上已经是难得的好处。有一分能耐就当三分用,皇室也乐见宗室进入官僚体系。

    所以,有这样的大背景在,皇帝给柳娘子女的待遇堪称优厚。要知道现在皇帝的儿子都不会直接封亲王,都是郡王。若无功勋,一辈子郡王不说,还只能恩荫自己的嫡长子,其余子嗣在他活着的时候可自称某某郡王府,等他死了,依旧是普通人。

    柳娘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发善心,但不妨碍她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不了,并没有瞧得上的人。”

    “大姐姐,后顾之忧我都帮您解决了,您就看一看吧。”皇帝把他整理好的名单塞到柳娘手里,“总说没瞧得上的,好歹也要瞧过再说。”

    柳娘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天下最好的人才都在官场,学而优则仕不是一句空话。而柳娘接触的层次都是老狐狸政治家,那些适婚的男子都是刚入官场的新丁,柳娘如何瞧得上。或者是不图做官的单纯才子,这类人的思维和柳娘背道而驰。武将镇守边关,锦衣卫多娶武官世职之女。数来数去,哪里有合适的人。

    柳娘翻开折子,打头第一位就是金科状元王霜桑,其次是榜眼张英,再次是探花李怀,再往下看,柳娘居然看到了吴三桂。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柳娘气不打一处来的指着吴三桂的名字道:“他怎么在这上面,我记得他三十多了吧,有妻有子的!”

    皇帝眼睛似乎亮了那么一下,“大姐姐放心,吴三桂妻儿俱亡,攻打盛京的时候,被满人大将多铎帅兵报复,杀了妻妾子女。”

    柳娘一个白眼翻死他!“我放什么心,我是不明白他何德何能在这张折子上!”

    “大姐姐别生气,不在就不在,我马上把他划掉。”皇帝十分好说话的马上蘸墨把吴三桂的名字土成黑斑。同时在心里骂给他出主意的人,就说了吴三桂不行,已有原配的人,难道让长公主做继室吗?那简直是把皇家的颜面放在地上踩。可那人非说只要长公主愿意成亲就行,松了成亲这个口,没了吴三桂,还可以有周三桂、王三桂!

    柳娘怀疑的看着热情到谄媚的皇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行了,我先把折子拿回去,放心,我会看的。”柳娘准备先撤退,查一查这上面的人。

    看样子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了,有人投效不奇怪,到底是正统之主。柳娘好奇的是哪个人才,居然想从婚事上突破她。

    皇帝也知道柳娘对内宫外廷的掌控,这次居然没在任何人面前漏出口风,高启潜和定光联手都没查到实证。只有王霜桑每次递过密折之后,皇帝都会要火盆。皇帝谨慎的烧东西,且烧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可十次里面有九次他都在,剩下的柳娘就当是障眼法了。

    王霜桑,柳娘发现在她的印象里完全没有这个名字。

    皇帝倒是和这一科的新进士们较上劲儿了,榜眼张英就是那个张英,安徽桐城人,若是他没这么倒霉做了驸马,那他将有一个更出名的儿子——张廷玉。

    柳娘看了看,这张英少年得中,年纪比柳娘好还小,是怎么混进名单的,皇帝是逼婚逼疯了,只要是个人都想把柳娘塞出去吗?

    探花李怀是前首辅李标的幼孙,长得十分出众,文章也好。柳娘见他风采天成,执意点他做了探花。难道就是这样,让皇帝误会了不成?

    柳娘拿着这份名单摆手,让锦衣卫和东厂重点查状元王霜桑。科举也要五人结保,查清三代,可科举实行这么多年,套路早被人摸清,蒙混过关也有可能。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锦衣卫和东厂联手都查不出来的,皇帝那般小心翼翼,剩余的线索也足够推断出背后使劲的是谁。

    高启潜禀告道:“王霜桑,上虞人,其父乃是沈文奎。沈文奎因幼年寄养外家,冒姓王。沈文奎曾在辽东一代游学,崇祯二年,建奴破破遵化,被八旗挟俘,翌年携还沈阳,命值文馆,为建奴出谋划策,因受皇太极器重,召见询问国政,授宏文院学士。天津卫登陆战中,沈文奎战死,其子沈霜桑借朝廷召回流民之便,回归故里,该姓王,遂入科举。”

    所以这个王霜桑其实是汉奸的后代,也不知他对如今朝廷是怎样的态度。不用细纠,只看他出馊主意就知道被满人影响颇深,居然混到了读书人中的金字塔顶端,还想着破坏朝廷稳定呢。

    柳娘一向知晓的都是汉族文化强大的同化功能,没想到今日到见了一个反例。

    柳娘直接把王霜桑的真实身份捅给了皇帝,皇帝一见,勃然大怒,暴跳如雷。

    “好个王霜桑,亏得朕对他如此信任!还想着让大姐姐嫁给他,果然狼子野心,狼子野心!”皇帝气得眼睛都红了,还以为好不容易“有识之士”倒向他这个皇帝,没想到是别有用心之徒。

    “我倒好奇这个王霜桑和陛下说什么,引得陛下如此信任,还起了给我做媒的心?”柳娘是真好奇,现在的人都对皇帝尊崇不已,说“圣心难测”,他能把皇帝心思揣摩得这么准确,当真了得。

    说什么?皇帝心想,当然是为他谏言收回朝政大权的方法。

    “坤仪公主殿下精力充沛,一心一意,比之陛下更甚。天下没有比专心更强大的,坤仪公主没有家事拖累,不用操心丈夫、儿女,不用担忧孕育子嗣,一心扑在朝政上。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帝王能办到?这才是陛下不得志的原因,若要请公主退出朝堂,当有他事分公主的心——婚嫁!”

    “吴三桂虽是一介莽夫,但听闻公主对其另眼相待,不管什么人只要能让公主有凡心就是好人。至于年纪什么的不再话下,老夫少妻才疼人。只要吴三桂尚主,调入京中荣养即可解除兵权,理由都是现成的,为公主计。吴三桂此人野心勃勃,说不得以为入京能掌更大的权柄,放弃兵权也要来。臣知陛下一心为公主好,可如今是为收回政权,况且吴三桂也不一定不是个好丈夫。”

    “探花李怀出身名门,李元辅刚退不久,与公主也是多年交情。李怀相貌清隽,有玉人之称,更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公主执意点其为探花就是明证。有这一桩渊源,若是婚事能成,则为佳话。”

    “榜眼张英书香门第,虽年纪稍小,但为人谨慎,老成持重。公主在崇祯十五年赏花宴上曾笑谈,‘男子稳重者上佳,低调谦逊、如松如竹,文士典范’。虽是笑谈,但平常处见真心,公主欣赏这类人,榜眼张英正是文士典范。”

    皇帝越想越来气,怪不得他对镇国公主无意间说过的话都记得清楚,皇帝还以为他过目不忘、博闻强识,没想到是别有用心。亏他听到“坤仪公主”四字就觉得此人能辨识真伪,亏他还想想着今科三甲有两人入了名单,不如把他也加进去,亏他……

    皇帝一想到自己办过的蠢事儿就气得七窍生烟,吃亏的只有他自己!

    皇帝当即下旨,令刑部彻查王霜桑,日后再也不提为镇国公主选夫之事,心中那点儿小心思再不敢动。

    消息灵通的上层主流当没发生过这件事,中下层官员连知道这场选夫闹剧的机会都没有,一切消弭于无形中。

    好好一场选夫会,变成了清查朝廷奸细。柳娘愉快的想道,这样应该没人再催她成亲了吧!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3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3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