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9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拔出萝卜带出泥, 奸细之事自有徐达处置, 结果是不会和柳娘这样的闺阁女儿说的。朝廷关于此次北伐的结论终于出来了, “赏罚俱不行”。言下之意, 就是大家当没这回事儿吧, 大军只当出去溜圈, 功过赏罚都不说了。

    这次北伐直接影响了皇帝对蒙古的态度, 而今北元已经退出中原大地,追着打实际利益不大,打仗实在太耗费人力财力了, 也许可以试一试谈判之类的“文斗”。皇帝认识到“永清沙漠”的难度,战略从进攻变为防御,“来则御之, 去则勿追”。朝廷也在商议边关如何防御这些少数民族, 暂时还没商议出结果来。

    现在朝堂上的重点却不再北伐上,北伐、边患只是偌大朝廷中的一部分, 朝中现在以李善长为首的龙兴之地旧臣与以刘伯温为首的浙西重臣之间, 正在较量。这样的角斗是全方面的、人人心照不宣、面上绝不承认的, 而且不仅涉及文官,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武将也会被迫划分战队。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徐达为徐家制定的智略就是“静”,不动,任由他们, 不参与、不讨论。一路追随朱元璋走来, 亲眼看着这位君主从战火兵戈中站起来,就一直没有倒下去。他身前有韩林儿、张士诚、陈友谅等诸多故人的尸首,只有他一直站着,徐达相信,他日后还会站下去。

    徐家的策略一向是以不变应万变。徐达北伐刚刚失利的时候,柳娘在家没有上蹿下跳请旧友帮忙。徐达回来之后,也没四处串联,现在依然如此,只需要安静等待,跟随陛下就是。

    柳娘也把步伐放缓,外事一概不理,每日在父母膝下承欢,教养两位弟弟,和大哥联络感情。还有,去东宫探望太子妃。

    太子妃在宫中名声经营出来了,素以贤惠著称。

    “我就说你的面相是多子多福之相,不能乱吃偏方草药,只需静待时机,看看,我说的没错吧。”柳娘这次进宫是为了恭贺太子妃有孕。

    “借你吉言。”太子妃抚摸着还没显怀的肚子,笑得心满意足,嫁进来两年多了,终于怀孕了,她也松了一口气。又逗弄柳娘道:“不如你再看看是男是女。”

    柳娘看了看周围,只有太子妃的贴身侍女在,她们姐妹说话,向来私密。柳娘笑道:“这话不好说,你肚子里的孩子生出来,若是男儿当是日后天子,若是女儿亦是龙女,无论如何都是大富大贵之像。不过……我私心觉得是男儿。这也是有依据的,婶婶先生了茂大哥和升二哥,皇后娘娘更是连连生子,两边父母都有生男的传统,姐姐这胎再不会差。”

    太子妃捂嘴直笑:“无论多不着边际的话,在你嘴里都有模有样,活像文……”太子妃话还没说完,就被柳娘使劲捏了一下手腕。

    “姐姐又要打趣我像朝上文官啦?那可不能白背罪名,让我来谏你一谏。”说完低声笑了起来,太子妃也好像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不成了,不成了,笑的我肚子都痛了。”太子妃摆手。

    旁边侍女赶紧拥上来看,现在涉及肚子二字,都必须紧张。太子妃很快就缓过神儿来,道:“都散开,散开,没听说过高兴是不好的事情,不过一时玩笑,你们还当真了。都下去,都下去,说话都不尽兴。”

    太子妃来了脾气,把侍女都赶下去。太子妃和魏国公之女姐妹情深,向来如此,也无人异议,乖乖退下。

    “你知我刚刚想说文成公,何以阻止我?”

    “姐姐,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民间对文成公的赞誉传说颇多,然而他在朝上播过一诚意伯的爵位,居然能领着人与宣国公相争!至少他不能聪慧过陛下,不能仗着聪慧指点陛下的朝政。”柳娘轻声道。

    “出什么事儿了?”

    “而今朝上两方争的厉害,我们内宅女眷也要小心。父亲跟着陛下走,我听父亲的,我们家现在都安静待在家里。”柳娘眼含深意的看着她,紧紧握着她的手。

    “我懂,我懂。”太子妃连连点头。自从父亲去后,她对朝堂消息都慢了一拍,家中更无人能在朝政大事上给她提建议,反而需要她回哺娘家。家中寡母吃斋念佛,唯一担心但就是他们儿女的婚姻子嗣,兄弟们俱年轻,如何能与朝上老狐狸斗。在这种时候,能提点她,不惜把家族策略告诉她,非柳娘不能得。

    如何不感慨,如何不感动,坐稳太子妃的位子,仅靠贤惠还不够。

    柳娘把话说到了,就依依不舍的告退了。

    “我下个月再递牌子请见,到时姐姐的肚子也该鼓起来了。我虽针线不好,也要给外甥多做几件小衣。”柳娘传达的消息,不仅仅因为她和太子妃自□□好,更是徐家亲近东宫的策略体现。

    “不必定时,随时都能来,只要你请见,我定然要见的。”太子妃笑着起身,要送她出门。

    “我的好姐姐,你就别吓我了,好好坐着,等日后外甥生下来,送我到宫门口都成。”柳娘见她起来赶紧推辞,一福礼麻溜走了,再不给她机会。

    太子妃这受万千瞩目的一胎,于七月二十七日生产,顺利诞下一个男胎。

    陛下大喜,拍着太子的臂膀,称之为“后继有人”。太子亦是狂喜,他等待嫡长子的出生,等得太久了!太子妃妾亦欢喜,只有太子妃诞下继承人,她们才能生子,没有孩子日后哪儿有保障,妃妾们也真心实意为太子妃欢喜,现在谁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心。

    徐家这里,徐达又一次挂帅北征,即便上次失败了,皇帝也没有对局势失去信心,对外依旧大胆用兵。此次北征大胜,徐达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一直在北平待了三年时间。徐允恭也被他待在身边教导,至今没有娶亲。

    等到洪武九年,徐达却不得不回来了,因为他的女儿被册为燕王妃。

    徐达第一次不是年节的时候回来,看着婷婷少女初长成,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你素来聪慧明理,体贴懂事,既嫁入皇室,也当恪守妇德,勿负陛下看重。”徐达一叹,女儿出嫁他该说什么,徐达不知道。

    “妹妹放心,我与燕王殿下有过几次接触,他从小养在皇后娘娘膝下,为人慷慨,擅武艺,通诗书,相貌也好,你嫁给他不会受委屈的。”徐允恭叹道:“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怕,大哥去给你报仇。”

    “还有我,还有我。”徐添福、徐膺绪也在一旁添乱。不明所以的徐增寿看着三个哥哥,也牙牙学语道:“还有我,还有我!”

    柳娘破涕为笑,道:“我有四个兄弟呢,燕王再不敢欺负我的。”

    “陛下的皇子均文韬武略,再不会有错的。”谢夫人也在旁抹泪,她的亲身骨肉就要嫁人了,理智再明白这是好事,心里也难免伤心。

    “我只是嫁人了,魏国公府还是我的家,难道以后爹娘大哥就不许我回来了吗?陛下赐婚,燕王殿下很好,我不担心的。爹、娘、大哥,你们放心吧!”柳娘话音刚落,徐添福就眼巴巴的看着她,柳娘又补充道:“膺绪、添福、增寿也放心,姐姐会好好的。”

    “要我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大哥的婚事,而今娘有了身孕,我又不好自己准备嫁妆,先前还多亏常婶婶帮忙。可惜常婶婶清净自持,再不肯正日子来的。”柳娘笑着转移话题。蓝夫人忌讳自己寡妇失业,虽然徐家人都不在乎,她也不肯给婚事增添丝毫阴影。

    徐达捋着胡子道:“请曹国公夫人来帮忙吧,正好也让她见一见咱们府上的人。”

    柳娘一听有门儿,问道:“大哥的婚事订了?是李家妹子?”

    徐达笑而不语,徐允恭佯装淡定道:“正是。”

    “李娇妹妹再温贤雅致不过一个人,配我大哥这莽汉绰绰有余,婚后大哥可不许欺负她啊!”柳娘笑道。

    “没良心的丫头,你成婚一家子担心的不行,我成婚你却你关心你嫂嫂,是何道理?”

    “哎呀,我这不是欲扬先抑嘛~我若是不关心嫂嫂,大哥岂不怨我,我只关心嫂嫂,大哥反而高兴呢。”柳娘笑道:“嫂嫂,还没过门就这么叫,是不是不太好。哎呀,我又忘了,这不是大哥先叫起来的吗?”

    一席话说的徐允恭脖子根都红了,喘着粗气不知如何应对。

    “你个丫头,该让皇后娘娘瞧瞧才是,枉她夸你贞静。”谢夫人斜靠在座椅上,她肚子已经显怀,端坐太累人。

    “娘,你说话说全啊,娘娘是夸我‘天生聪颖、自幼贞静、好读书,堪称女诸生’,这女诸生的名号还是大哥给我传出去的呢!”柳娘笑道。

    “罢了,罢了,论口舌朝上御史都不比过你,盼你嫁过去真学着点儿贞静才好呢!”谢夫人笑嗔。

    “有陛下旨意在先,你大哥的婚事是来不及了,顾不得长幼,先为你送嫁。为父还有些事情要交待你,跟我来。”徐达看一家子把思念不舍都表达得差不多了,领着柳娘往书房而去。

    “对你,为父是放心的。这里是燕王殿下的生平,很多旧事而今已不显,我告诉你,你日后也有成算。”徐达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叮嘱她:“看完丢火盆里吧!”

    纸上是徐达的字迹,墨迹很新,想来是徐达亲自写下的。

    喜欢明朝女人请大家收藏:明朝女人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6/36526/229124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6/36526/229124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