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推荐阅读:冷淡的佐藤同学只对我撒娇古井观传奇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鉴宝狂少邪王嗜宠:鬼医狂妃悍卒斩天大唐腾飞之路这个游戏不一般他比我懂宝可梦

    宣文六年。

    夏末时分。

    这个挂着夏天尾巴的时候。东屠国的朝堂之上, 自然又是起了一场的波澜。若说起来, 这事情跟东屠国当然有些渊源。

    那是因为东屠国的西北邻居, 高丽国被大魏朝攻破了京城。

    当然, 高丽国的王室提前的迁移了, 去了陪都。所以, 只是留守的一些朝臣与王室成员, 被大魏朝的军队是掳获。

    可这等事情,还是引起了震动。

    为何?

    因为大魏朝于北方的这些小国而言,真可为是一个庞然的大物啊。自然是有朝臣提起了之前的事情。

    那便是半岛三国的结盟, 共抗大魏朝。

    这事情各有支持者,各有反对者。大家站的立场不同,自然是支持了不同的意见。这时候, 刘长石是没有明确的表态。

    君王没表态, 朝臣们自然是更闹腾了一翻。

    付王后自然看得出来,夫君其实似乎在等待了什么?

    这些日子, 付王后出了月子。不过, 君王和王后还是同寝了, 当然, 是盖了被子, 纯纯的睡觉。

    毕竟,付王后才是生产了长寿小公主, 这身体还是需要休养的。至少,也得等待产期过后三个月, 这是养回来了。

    这夫妻再是谈一个什么鱼水之欢嘛。

    对于君王刘长石而言, 他自然也是爱惜了妻子的健康问题。

    不过,本着不谈了那些男女之事。这谈了纯粹的朝中一些事情。刘长石也会跟枕边人分享了一些消息的。

    “夫君已经有了决断?”

    付王后还是懂得枕边人的一些想法。

    “是,我还在等了一些消息。等那消息传来后,我再做了选择了合适的方案。”刘长石心中自然有决断。不过,这决断嘛,也不是一份计划。

    而是军机阁的翰林们,那是按着行事的发展,做了好几份的规划。

    刘长石等待的是军卫司、龙卫司的情报。他这一位君王自然要根据了情报的进展,来下了决断。

    这叫天下大势一盘棋,总要看了大势来布局。

    半岛?

    半岛三国在刘长石的眼中,还太小了一些。

    “朕扩张了军队,养兵千日,用在一日。非是做了无用功,而是等待了机会……”刘长石的军队已经扩张了好几倍。

    军队人数多增为了什么?

    自然就是为了大战准备的。那些新兵整日的操练,不是用在那儿白白的消耗了粮食。而是为了打仗,为了开疆拓土。

    这些年,多翻的贸易。

    刘长石把私库和国库里的多余金钱用来干嘛了?不外乎,就是扩张了武器的库存,和粮食的库存。

    这开始都是在预备了,大战里的消耗。

    说起来。东屠国的发展,在刘长石眼中目前就是支了一个点。这个点要翘起来的,那是一个大局面。

    如今的一切一切,还是准备罢了。

    为了什么?

    为了有一日,重返中原。

    “夫君一定会得到那个机会的。东屠国的未来,必然是鹏程万里。”付王后对于她的夫君,自然是信心满满。

    这信心比刘长石还自信了。

    对于一个全心信任你的枕边人,刘长石自然是满心的喜与爱。

    彼时。

    高丽国陷在了困境之中。

    东屠国还在等待了,而南韩国的朝廷之上,也是同样的争论。

    半岛三国,一直以来就有传统,那就是共抗了西面的皇朝。为何?

    那是因为半岛三国的体量,相比起西面的皇朝太小了,个头小,自然是单打独斗就是个个被击破的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

    南韩国的进退两难的局面。

    “臣请求大王派遣使臣,说合东屠国共同出力,以免我国、东屠国的袖手旁观让高丽国的社稷不存。若如此的话,等待大魏皇朝再是东侵,怕是……”

    “怕是有不忍言之事。”南韩国自然的有臣子进言了。

    这等唇齿相依的有关系,说得够明白。也是说了唇亡齿寒啊。

    这唇自然指了高丽国。这齿自然指了南韩国、东屠国。

    “请大王圣裁。”

    “……”

    南韩国一直不是一个国力太强大的国家。一直以来,就是联合了曾经的新罗国,来平衡了高丽国的野心。

    如今眼看着高丽国也是不成了。对于大魏皇朝,南韩国自然也是心有戚戚焉。所以,以往的国策自然又是拿了出来。

    说白了。

    南韩国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是想联合了一堆的小国,大家合力把大魏皇朝先给送出局。至少,留一点自保之力。

    对于南韩国发生的事情。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自然是知道的。毕竟,东屠国的君王有外面的眼睛,不管是军卫司,还有龙卫司,都是有秘报上奏的。

    可南韩国的想法,不是东屠国君王刘长石的想法。

    刘长石传唤了龙卫司的首领刘之义这一位族叔。

    在君王的书房里。

    刘长石已经看了好几回,那军卫司、龙卫司上奏的秘报了。这时候,刘长石需要的是更确切的消息。

    “龙卫司选定的棋子,何时能入局?”

    “回大王,九月九的重阳节前后,会一一发动。”刘之义行了跪拜大礼,回了君王的话。

    “好,寡人就等龙卫司的成绩。希望不要让寡人失望了。”刘长石这时候,也是一种敲打啊。说起来,这些年了。大魏朝的统治都不□□稳。

    在大魏朝的内部,因为部族军的某些策略,或者说,倾向性太明显了。这大魏朝内部的起义是连绵不断的。

    老百姓嘛,求一个活路。若没得吃了,自然就要起来弄造反了。

    原由?

    刘长石也看懂了一些。那就是大魏朝内部,这些年月里,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的。总之,没个平静的日子。这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也插一脚。

    没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而是一方有难,四方来踩上一脚。本来就惨,再来一个雪上加霜,老百姓不起义,不造反,那就是一个死。

    既然要死,肯定是先舒服一把,把头上的贵人拉下马再说。

    说起来,也是老百姓不幸运,大魏朝的部族军这正是兵强马壮时。这也是为什么,起义那么多,总是被镇压的原因了。

    刀把子够硬,这杀了许多的人,不服就杀。所以,大魏朝的局势,一时间瞧上去,还真给镇压住了。

    可作为局外人。

    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明白,这一时的镇压能有效,可期呢?

    这是一座活火山啊,只是在等待了下一回更凶猛的爆发。而刘长石等待的,就是大魏朝的部族军被起义的百姓洪流给涛涛吞噬。

    那时候,南韩国、高丽国,就是东屠国的囊中之物。

    那时候,便是更北边的大魏朝的羁绊之地,那一些在黑山白水之间的小部落,也许能收入了东屠国的统治之下。

    那黑山白水的更西北,更北边可是草原啊。

    对于草原刘长石有一种莫名的感情。那是因为中原的皇朝,最大的敌人除了自身外,就是北面的草原部落。

    可以说,历朝历代,草原就没有真正的平静过。

    而刘长石想做的就是真正的驯服了草原。因为,在刘长石得到的记忆里,那位“x”先生的记忆里。

    工业时代啊,那开端的产业就是纺织。

    纺织的原料有很多,棉花、羊毛等等,其实都可以的。

    那么,诺大的草原,那些遍地的牛羊。牛可以来到中原,是农耕最好的畜力。羊的羊毛可以是纺织的最大原料之一。

    其实,在工业时代的草原,它可以被驯服的。

    当然,更正确的说法,在工业时代里,草原啊注定是原材料一个不错的采积地。

    “臣领旨。”

    刘之义忙是恭敬的回话。

    “退下吧。寡人等候佳音。”刘长石说了这话后,就是让族叔刘之义退下了。

    对于龙卫司,刘长石已经给了足够的支持。剩下来的就是看一看,他们有没有辜负了君王的期盼。

    若没有,自然是往后继续支持。

    若是辜负了,那么,龙卫司肯定又要洗牌了。刘长石需要的一双眼睛,一双手臂。这等责任,是龙卫司应该担负起来的。

    毕竟,君王给龙卫司那般多的支援,可不是要打了水漂的。

    宣文六年。

    秋。

    中秋节,平乐伯爵刘叔玉、安乐伯爵刘季玉是满了十周岁的生辰。当然,这一天的长亭子爵王知源同样是满了十周岁的生辰。

    过了中秋。

    至九月一日。

    奉国公爵萧仲玉过了十三周岁的生辰。

    在这个朝代,十三岁的少年郎应该订婚了。作为君王的弟弟,萧仲玉自然在许多人的眼中,也是一个香饽饽的。

    荣娘这一位太上王后就是得了许多的奉承,当然,更是少不了外命妇们以各种的理由,就是想让太上王后得了一些暗示。

    总之,奉国公爵夫人的位置,太多人在明里暗里想争了它。

    对此。

    静国公主刘玉娘是含笑着,偷偷乐了。她啊,还是打趣了好几回二弟仲玉。

    “母后,您可是有什么打算吗?仲玉弟弟确实应该订婚了。”刘玉娘在母后面前,自然是有话就讲,特别不瞒了什么的。

    “本来是有这等打算的,给你二弟订婚了。”荣娘说了她本来的打算,尔后,又是摇摇头,笑道:“不过,你父王有话,说是再缓缓。”

    “咦。”刘玉娘觉得奇怪了。她父王为何让二弟的婚事缓一缓啊?

    喜欢穿越之荣华路请大家收藏:穿越之荣华路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292/22985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292/2298582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