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推荐阅读: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从修牛蹄开始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盖世神医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重生日常修仙都市极品医神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国民法医

    “长幼有序, 你还没有大婚, 你二弟的婚事可以延后。”荣娘笑说道:“当然, 这也是伯玉的意思。似乎他对仲玉的婚事, 有一些看法。”

    荣娘这么一说后。刘玉娘是听了母后的话, 表示了沉默。这算是默认了。

    其实, 要说心里面, 荣娘也奇怪了长子伯玉为何在意了次子仲玉的婚事?若论以前,可是不会多加干涉的。

    不过,既然长子这搬提了, 而次子之前一直心中有那位离开的高丽国公主殿下。其实,在荣娘看来,缓缓未尝不可。

    毕竟, 荣娘的观念里, 她的儿女晚婚一些的好。

    晚婚了,心灵更成熟。

    宣文六年。

    秋。

    金秋九月。

    汉京城, 王宫。

    刘长石在中旬时, 等候到了他需要的消息。

    这一消息让刘长石肯定了龙卫司的成果。非常不错啊。至少, 这个答案在刘长石的心底, 还算得满意着。

    于是。刘长石这一位东屠国的君王是召开了军机阁的内部会议。这一回, 参加的自然是朝中的重臣。

    这商量的也是东屠国的未来方向与策略。

    刘长石做为君王,他需要统一了东屠国内部的声音, 将东屠国的力量捏成了一个拳头,打向了一方向。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需要了大家的支持。

    君王的权柄, 更需要了臣子的拱卫。

    在君王的书房内。有宫人摆好了椅子。在重臣们进来后,行礼了,君王赐了坐位。

    这一回,君臣商议的事情,是重要的事情。自然没有旁听者,侍卫与宫人在殿外恭候。君王更是吩咐了,无召者不得靠近。

    若有违者,杀无赦。

    “这是大魏朝内部的最新消息,各位爱卿皆是一观。”刘长石把得来的秘报,是递了下去。重臣们自然是一一传阅了。

    这等消息可谓是重大的。毕竟,大魏朝内部不稳了,这可是大事情。

    有一句怎么说的?

    攘外必先安内。

    外部的敌人,暂时动摇不了大魏朝皇族的统治根基,可内部的敌人却是不同的。那是在侵蚀了皇族的根本。

    “爱卿们都谈一谈,这一回,畅所欲言。寡人想听了诸位爱卿的建议。”

    刘长石是君王,哪怕他有什么想法?也不会直接表态了。他喜怒不行于色,他做的是等待了臣子们的发言。

    在最后,他做为了裁决者。

    有君王此话,众臣自然是皆一一畅欲言了。

    其实,这些臣子的打算,无外乎也是利用了这等难得的机会。

    为何?

    那就是东屠国的疆域还太小了。其实,大家都有开拓的心思。想一想更西边,那些土地啊。在南韩国、高丽国的统治之下。这多么的诱惑?

    毕竟,谁让南韩国、高丽国的武力都不是那么的高。至少,对比了东屠国的军队与武力,这两国不够看的。

    欲望有多大?

    这要看实力有多大。

    因为与实力相匹配的野心,那才是合格的野心家。

    若不然,就是妄想家。

    “……”

    刘长石在沉默,他在听了诸位臣子的建议后,是沉默了片刻。最终,君王表态了。这时候,众位大臣自然是恭敬的聆听。

    这些年了,从东屠岛上起步,直到今天吞并了曾经的新罗国疆域。这一切是在君王的指挥下,取得了成果。

    君王的亲征,君王的指挥,君王培植的势力。不管是朝堂,还是军队,君王的权柄在东屠国内都是无与伦比的。

    正因为君王至高无上,有了无上的权威。

    这些臣子自然不敢反驳了君王的旨意。

    政治,总需要领头羊的。君王,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至高象征。至于实否得到实力?那要看君王的能力与威望。

    能力?

    刘长石不缺的,他征服了新罗国曾经的疆域,他得到了无上的威望。这是君王冠冕上,最耀眼的功绩。

    “既然诸位爱卿谈了各自的建议。那么,寡人也是讲一讲。”

    刘长石说了他的打算。或者说,说了他的计划。

    当然,这只是粗浅的一个方向。后续嘛,自然有军机阁的翰林们,来继续的补充与完善。这些翰林们让君王养着,自然有他们的用处。

    “东屠国的利益是什么?”

    “是扩张。”刘长石自问自答。尔后,他又拿出了舆图,在上面画了一个圈。那一个圈是东屠国的疆域。

    “东屠国三面临海,最好的扩张方向就是西面。西面是高丽国与南韩国。这两个国家是阻挡了东屠国发展的两个障碍。”

    “东屠国的发展,遇到了障碍。用什么法了解决?”刘长石又提了一个问题,尔后,他又自己回道:“那当然是踢开它们,粉碎它们。”

    “寡人一直在等,等的是机会。”刘长石扬了扬,回到他手中的秘奏,说道:“如今机会来了……”

    君王的话到了这里。

    人人都明白了。

    若说原来,君王与朝臣的担心的话,那便是想吞并了高丽国与南韩国的话?那要问一问大魏朝的意思。

    大魏朝可是北方的霸主啊。

    如今呢?

    不需要了。

    一个内部虚弱的大魏朝,对于东屠国的君臣而言,就是最好的大魏朝。

    “寡人已经批下了旨意,让军卫司、龙卫司竭诚合作,给大魏朝内部的某些势一些帮助。至少,在武器之上,东屠国是可以帮忙的。”

    贩卖了武器啊,于东屠国而言是一方暴利的生意。

    东屠国一直当了支柱产业的。当然,东屠国更乐意的,不是卖给了那些王朝的正统朝廷。而是支持了挖那些王朝根基的造反者。

    当然,肯定不会了东屠国的名义。

    批个马甲什么的,这龙卫司与军卫司还是熟悉的。毕竟,行走在外,总需要多些马甲防身。

    “一切谨尊大王的吩咐。”

    “……”

    臣子们听了君王的话,自然听懂了君王的意思。

    这时候,没人反对的。

    瞧着有大半的胜算了,在实力去扩张了。东屠国的重臣肯定不会反对的。毕竟,开疆拓土啊,于他们而言也是有功劳的。

    在利益面前,在做大了东屠国的饼子面前,人人能咬一口的情况下。肯定没人反对的。

    若有人敢反对,肯定也会被利益势力一起扫进了垃圾堆的。

    这一日。

    刘长石是高兴的。

    他与重臣达成了一致的看法,那么,正式的举动就可以提前了。

    对于君王的兴奋,作为枕边人的付王后自然是瞧了出来。不过,付王后是一位好贤内助,自然不会多讲什么?

    至于君王?

    君王指示了军机阁的翰林院,完善了方案。

    那些计划需要了各合适的策略与安排。当然,军机阁其实早有一些备案了,只不过,这一回是各更完整罢了。

    毕竟,说到底,东屠国窃视了南韩国、高丽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对于锅里肉,总要看得紧一些嘛。

    至于军队?

    早在扩军后,军队就一直没停了训练。那是时刻准备着,就等着大战了。说到底,当兵吃王粮,那是想奔了前程,还是需要军功的。

    男儿的军功,是战场上搏取。

    想封候拜将,那需要了敌人的鲜血,那需要了胜利。

    在秋天的收获后。

    在农忙结束后。

    就是这个时节里,在所有人都以为了,东屠国拒绝了高丽国、南韩国的结盟之意时。

    东屠国出兵了。

    以一种突破的速度,东屠国的大军一直奔袭,目的很明确就是南韩国的京城。那种灭了南韩国的首脑,那等意图简直太明显了。

    在一日三惊里。

    南韩国甚至于没来得及以映,京城已经被包围了。

    这一场快速的突破战,东屠国也没想着,一下子把南韩国收入了囊中。东屠国的暂时目标,就是打破了南韩国的统治。

    京城的王室,东屠国是要掳获走的。

    非是为了什么乐趣,除了得到南韩国京城的财富外。更是为了让南韩国为了王位,连连的大战下去。

    毕竟,王位的诱惑啊。

    这位再来了煽风点火,这世间不会缺少了野心家的。

    快速的战斗,凶猛的战斗。

    东屠国没得到了一寸的土地,东屠国得到的灭国之功。还有南韩国京城那积赞了上百年的财富。

    这一回,出征的将士,人人得了丰厚的赏赐。便是战死的有功将士,抚恤亦是从优。

    大捷,这等报喜传到了汉京城时。

    整个汉京城里,全然是欢呼。

    胜利的海洋,似乎在大捷传来后,是是包围了整座的汉京城。

    汉京城,王宫。

    刘长石在与付王后一起,瞧着他们的小女儿长寿公主。这一个小婴儿,是这一对夫妻最大的乐趣。

    在接到了大捷的奏报时。

    刘长石面上没什么表情,可他的眼中灼热着。

    这等喜讯,虽然在开战前,他已经有了把握。可他还是紧张的。毕竟,这世间的战争,没什么百分百的胜利。

    一切就像是等待了结果。

    结果出来前,谁也不敢确定了,幸福的女神一定会眷顾了。

    “恭喜夫君。”

    付王后对于胜利,自然也是欢喜的。

    她说了恭喜之话时,面上全然是笑容。

    刘长石也是长嘘一口气,他合上了奏报,才说道:“是啊,大捷。这真是喜讯,真是一个好消息。”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来年的春,东屠国可以放心的西征,去讨伐了高丽国。

    至于南韩国?

    南韩国在刘长石眼中,还是一锅的夹生饭。还需要了火候。至少,暂时他不会破坏了南韩国内部的那等混乱。

    刘长石有耐心去等待了,等待了南韩国的野心家们,去争了那一尊王位。

    在王位面前,哪有什么真正的圣人?

    人心皆私,肯定有更多的人,会来讨好了东屠国。可那又如何?

    刘长石暂时的目的,就不是南韩国。他掳获了南韩国的京城王室们,只是想打乱了南韩国的秩序。

    刘长石需要了,在东屠国的军队出征了高丽国时,没人来拖了后腿。

    这是关键的问题。

    想来,当东屠国的军队出征了高丽国时,南韩国的各方势力才会真正的大乱战。如今他们还在糊住了表面的宁静,也只是在等待……

    喜欢穿越之荣华路请大家收藏:穿越之荣华路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六六闪读:www.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7/37292/229858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7/37292/229858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