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我在大唐谋长生 > 第1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1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推荐阅读: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剑道丹尊名侦探世界的武者四合院之赤脚医生不灭武尊悍卒斩天惊天剑帝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史上最强炼气期全球妖变

  1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1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方姝带上酒与茶,跟着李大娘来到李家族长家,李族长兼里长是个精壮的中年汉子。 李大娘就先开口讲了方姝的来意。里长也沉吟了片刻,不敢做主,请出了李老爹,李老族长。 李老族长先对方姝的礼物表示满意,是个喜欢酒茶的。 又对方姝仔细打量,念叨,男生女相,菩萨心肠,是个有心的。说完背着手走了。 里长见老爹看好方姝,就筹谋起来。 李信是个读书的苗子,小小年纪已经过了乡试,是个秀才,一路读下去,有了出息,整个家族都会跟着改换门庭。一来这事李大娘求到头上,不能不给面子。 二来方姝不是个简单的。方姝说了,可以给李氏祠堂捐银三百两,条件是进族学读书。 再者方姝的人脉关系利用好了,对李家是个助力。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控制一下,到底还是个孩子,出不了大乱子。 李相村不近山也不近水,耕地不多人口多,赚钱不易,生存也不易。耕读传家,读书人多,文风鼎盛。 像李诚这样做了猎户的,甘心为兄弟铺路奉献的人很少。 家里兄弟几个同时读书的人家很多,过了乡试的继续读书,不过乡试的还可再考。弃考的一般都进城或做了账房,或是伙计。 这种情况下,方姝的三百两一出,可不是小数目。 自古就是富人变得更富有容易,钱能生钱。穷人变富千难万难。说白了就是资源的分配和人脉的问题。 里长觉得五户联保给方姝新入籍没啥问题,以投亲为由。 李大娘见里长给了准话,说事忙,先回家了,让方姝办完事来她家取肉。 李大娘走后,方姝就问里长,村里可有姓方的? 里长就这句话琢磨起来。新入户必须担保,旧户没销户的呢?就不用作担保了。 李相村是个方圆十里左右的大村子,一个小自然村约三四十户到百来户不等,有九个自然小村落。整个李相村大约有六七百户。 里长拿出来户籍册子,开始查找起来。 李相第九村有几户姓方的人家,刚好有一家娶了李姓的姑娘。就打发家里的小小子去喊人来问。 不一会来了一个本家小老头,言说孙女嫁到了第九村方家,里长忙问方姓几家的情形,三年内有无失踪或死亡人口。 李姓小老头就念叨了谁家死了老头,谁家死了老太太,又谁家妇人难产一尸两命的,又有谁家溺水死了娃娃等等,其中一条又说方某某家丢了个半大小子。 里长叫停,详细问了走失小子的那家具体情况。 小老头只说都是闺女回家嘴碎念叨的,小子家父亲叫方大壮,母亲秦氏,方大壮年纪轻轻横死,是在长安城里冲撞贵人被打,只剩一口气到家,没几日就死了。 秦氏生下遗腹子,被公婆嫌弃克夫,赶出家门。住在一个破瓦寒窑,艰难度日,到了孩子十二岁时,也撒手西去。 半大小子叫方二狗,贱名好养活嘛,自己过了三年多,不知何时人就不见了,是走失了,还是死了,不得而知。 里长先把小老头打发走了。 然后查看方二狗的户籍信息,最后登记日期是咸通元年,没有销户。上次复查户籍是咸通元年五月份,今年是咸通三年,五月份要再次复查户籍。 方二狗生于大中元年,应该是失踪于咸通元年,“貌阅”纪录身高五尺二寸(约一米四),体重四十五斤,瘦小病弱,肤黑黄,腹大如鼓。身体无明显痣记。 方姝心想,这明显是肝腹水或者是虫症啊,方二狗多半人已经没了。就把分析结果告诉了里长。 里长明显松了口气,对方姝说: “方小哥,我去拿了方二狗的户籍,我娘子刚好姓秦,就托大假做你的远房姨娘,你投亲到我家,这样可好? 我可以带你去万年县衙给你改名,改貌阅,迁户,开路引。方二狗这名字实在有碍观瞻。” “里长大叔,我就认您的娘子做姨娘可好?我可以把户籍迁到您这个村子里吗?我可以在村里盖个房子吗?” 里长心说,这样就最好了,就近我可以亲自看着你。也让李诚看着点,李诚心实,让干啥事都能干好。就说道: “可以,正好李诚家东户空着,房子年久失修,可推倒重新盖个宅子。” “等户籍办理完了,就去看宅基地,建宅子这事可以拜托给里长大叔吗?我年纪小,没经验,材料不知哪里买,怎么建房一点头绪都没有。” “好,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方姝跟里长约了后天辰时(早上八点)镇上见,就回李大娘家了。 李大娘见天光已晚,就留方姝住一晚。方姝也没推辞。 李大娘就把小儿子铺盖卷拿到李诚房间。收拾了一下,铺了干净的被褥,烧热了火炕,让方姝住了李信的房间。 傍晚时分,李信归家,李大娘做了介绍。李信是个清润的少年,也拱手谢了方姝,方姝也拱手再次谢了李家。说大家是互相帮忙,以后就是邻居了。 李大娘下厨做晚饭,方姝帮厨。 切了约三四斤狍子肉,有肥有瘦,先用肥肉熬了一点油出来。 然后葱姜爆香,用嫩肉法做了红烧肉,老酒去腥(自带的,买十斤老酒时给自己带了一小瓶,嘿嘿),撇掉浮沫。 又问了李大娘狍子肉煮多久能熟透?又略加了点醋加速软烂。小火慢炖,尝尝味道刚刚好,大火收汁。 李大娘看得眼都直了,从没见过这么烹煮肉食的。 方姝见李大娘煮的菘菜清汤寡水的,就把菜和水倒进留有油底的锅里,烧了个开,略调了个味,汤味香甜,菜也是个香,没有菜水味了。 这一顿大伙儿吃的是心满意足,烙饼配红烧肉,配菘菜汤,绝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方姝背着篓子辗转回了沁园。 先把狍子肉腌制了一部分,又用松木熏烤了一部分,挂好风干。 准备好三百两银票。又多带了三百两和六十多两散碎银子,妥妥帖帖地收在双肩包里。 收拾完毕,看书,写字。 午饭后缝了四个沙袋。心说,得买秤。还得买更漏记时。天天懵着过日子,属实是不习惯。 下午练功,拉伸,活动手脚,大腿系沙袋,小腿系沙袋。手拿火把,从主洞跑到西门,又从西门跑到东门,跑个来回,就有九里多地。 在东门蹦台阶,周而复始,蹦了几个来回。跑回主洞,又从平台蹦下来,嗯,蹦不上去。武侠书里就是这么练轻身功夫的。 不同的是,武侠书里描述丹田里有真气,把真气注入腿上,轻功就成了。方姝不知道真气从哪来?“神凝而气聚”,方姝做到神凝了,气呢? 就很扯,还是练硬功夫吧,激发身体潜能。 蹲马步,习惯性入静。 晚饭后,拉伸,蹲马步,瑜伽,打坐冥想,发型不能乱,节奏也不能乱。 终于,到了第三天,早早醒来,今天不练功。吃完早饭出发。小腿系了沙袋,走到镇上。 方姝等了约有一刻钟,里长大叔赶着骡车就到了,忙招呼了方姝上车。穿过镇子直奔长安城里。 走了大约**里路,就到了长安南门,里长出示了路引,又出示了方二狗的户籍,说明进城理由,方姝缴了两人的入城费总计六文。 到了万年县衙,找到了杨县丞,李里长同县丞很熟,寒暄一番忙说正事。 “县丞大人,这位是我娘子的远房外甥,名为方二狗,户籍在此,您请过目。” 方姝口称县丞大人,躬身行礼。 “三年前此子腹有恶疾,故腹胀如鼓,没奈何送至长安县古于镇下一村医宋大夫家医治。 村医医术精湛,医好后在其家做了三年药童,学得一手采药的本事。 如今归家,族人已弃之,无房无地,故投亲到李相村。 此次来县衙,要办理改名、迁户、更换房契、路引。” 说罢,呈上一个精美的红色木匣子,这是方姝在曲江池镇木匠铺子置办的,又特意买了绸布和棉花铺在里面,里面放了十朵赤灵芝,五颗大的五颗小的,怎么也得值几十两银子。 “这是我这外甥冒险进深山采摘的,拜托我敬献给大人。” 县丞点点头,李相村以后的事松松手,不必克扣的太紧。 “以后自有你们的好处。” 便喊了一个姓张的书吏进来,让带下去办理此事。 里长塞了书吏五两银子,问可否当天办完? “老李这次倒是大方!”书吏道。 里长苦笑,指了方姝: “都是我这外甥孝敬您的。” 书吏叫人给方姝量了体重,身高,就开始办理。 方殊,男,曾用名,方二狗,父……生于……总之连大眼双眼皮鹅蛋脸都写上了。另一差官进来描画了方姝的半身画像,古代版素描。 方姝想,二狗一生黑呀,呵呵。 户籍登记完毕,又开了路引,叮嘱到了外地,记得到当地衙门盖印。 房契改名,盖了官印,俗称红契。总计缴纳五两手续费并八两多房屋交易税。 真是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对于方姝来说,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 总之,男方殊,年龄十七(又活回去了,越活越小,方姝捂嘴笑),有父有母,有家族,有原籍,有亲戚,有经历。不怕查。 与里长有金钱牵扯,连坐牵扯,互相制约。 完美!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918/244545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918/244545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