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科幻空间 > 我在大唐谋长生 >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推荐阅读: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太古神尊裂天空骑绝色毒医王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叩问仙道我在凡人科学修仙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位大哥。”方姝拱手行礼。 “是小兄弟你啊,要买猎物吗?” “正是正是,大哥贵姓?” “免贵,我姓李。” 李是国姓,姓李的真多呀。方姝指了指地上的野狍子。 “李大哥,我想要这狍子,又不会分割,该如何买?” 大汉眼直了半天,挠了挠脖子,说: “不知。” 诶嘿,这个憨憨。 方姝又问:“大哥家住哪里?” “我家住李相村。” “李相村在哪里?” “出镇子西行十里左右。” “这样吧,李大哥。您先称重算账,我付钱。还是寄放在您这,我买完东西回来再取可好?” “行啊行啊。”大汉连连回道,笑得见牙不见眼。 称重算账,付了全款,给了大汉四两另一百一十文。 方姝转身去了卖酒的铺子,买了十斤老酒。在杂货铺买了五斤红糖。在茶叶铺买了二斤茶饼,也不知好坏,价钱是不低呀。又去米铺买了细麦面二十斤。 茶与酒包在一起。面与糖包在一起。放进背篓。三十七斤(现代约60斤),古代计量单位可是“半斤八两”哦。方姝嘿嘿嘿,捂嘴笑。 又回到集市,见大汉的猎物还剩下大半。方姝有点急,就想帮着卖吧,还能咋整。 把自己刚买的物资倒腾到大汉的筐里,又往背篓里放了三只兔子三只野鸡,五只鹌鹑,问明卖价,说我去给你卖货,背起就走。 还是要去薅李掌柜的羊毛。 到了济世堂,见了李掌柜的也不客气,直接推销。 “李老伯,我大兄的猎物太多,一时卖不出去,这不又来找你老帮忙。” “小友啊小友,我除了买几只,还能帮什么忙?” “我有吃食的方子啊,您有没有熟识的酒楼的掌柜?我是猎物和吃食方子同时卖。 这个镇子上,我就最信任您老人家不会欺我,就拜托您了。大兄打猎不易,天气渐暖,猎物不易存放。” 李掌柜的老眼一亮,忙吩咐伙计,去请福满楼钱掌柜的过来一叙。 不多时,一个胖哒哒的中年人到了济世堂,李掌柜带着方姝接出门外,寒暄已毕,指着方姝,进入正题。 “这是我的一个忘年小友,他大兄善打猎,钱老弟收不收野味?我这小友颇有些料理食材的方子,你是要还是不要?” 钱掌柜翻看猎物,点头问: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还有野羊和狍子,还有一只小野猪,大约有一百多斤。” “小友会什么方子?” 方姝想了想,那就太多了,唐代的饮食没有进化到有炒菜,吃羊不吃牛,多效仿胡人的吃法,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肉类要么烹煮之后,用小刀削着吃。要么就是烤炙或者蒸熟。 西安这个区域多喜面食,饼(饺子也是饼),馄饨烧卖,面条类等。蔬菜种类也不多,芹菜,秋葵,菘菜(就是白菜)等。 想罢多时,就说: “红烧、糖醋、香辣几乎适用于所有肉食,另有孜盐羊肉、麻辣兔头、大盘鸡、小鸡炖蘑菇、人参鸡汤、鹌鹑也可炖汤。 蒸煮出来的羊肉,蘸料可以用韭花、辣椒酱、烧烤料。 鱼类也可清蒸、水煮、红烧、糖醋或做酸菜鱼。 另有其他蔬菜、豆腐等菜谱。 要说整套的方子给万金都不卖的,这是我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钱掌柜的想要家常菜的方子还是可以的。” 李掌柜的忙忙的表明,买了方姝的药膳方子,价格几许,效果如何。 李掌柜的急忙把篓子里的猎物都买了,又央方姝下厨整治,方姝答应,遂吩咐收拾清洗干净,兔子切丁,野鸡放葱姜老酒焯水煮熟鸡胸和鸡腿,鹌鹑也清洗干净准备参须待用。 就带了钱掌柜的找虬须大汉买猎物去了。大汉乐得呲着大白牙,挑着留给方姝的狍子和酒糖茶等物跟来了济世堂等候。 方姝到了后厨,果然厨娘收拾得很是干净。 先动手做了香辣兔丁,调好味道,炖着。 又仿照人参鸡汤做了鹌鹑炖参须。野山参药效大,方姝是详细咨询了李掌柜的才确定了用量。 野鸡肉熟烂。用辣椒丁、大蒜碎、芫荽(香菜碎)、酱油、陈醋、香油调汁,鸡肉撕成丝,尝了咸淡合适,又放了少许糖提鲜,拌匀,撒了芝麻。花椒榨油,捞出花椒,倒入热油砰香。 嘱咐了厨娘看锅。兔丁要收汁后再出锅。鹌鹑煮汤大约多久出锅,需小火炖,要如何撇出油脂。 又跟李掌柜交代清楚,说可以和钱掌柜的尽情享用美食,今天还有要事,方子的事改日再谈。 就和虬须大汉一起走了。 出了镇子,走了一里多路,就是个岔道口,向北是曲江池镇,往南是武家坡,大汉家应该是往西略偏北。到了路口,大汉自动停了,看着方姝,也不说话。 诶嘿,真是个憨憨。方姝也不出声,汉子急得面红耳赤。方姝就不逗他玩了。 “李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跟着去你家,你把这野狍子帮我收拾了,头蹄下水和皮子我不要,我只要肉和骨头,可好?” “小兄弟,这皮子值钱嘞。可以卖了,还可以做靴子。” “哦?那好,皮子我要,大哥你会熟皮子吗?不处理好的,我还是要不了。” “我会的。” 狍子是三十七斤多,方姝买的东西也是三十七斤(我就不告诉你我是故意的)。 大汉一米九的大个,手长腿长,挑着两个箩筐走起来大步流星的,这也是个练过的。 方姝一溜小跑,幸亏她练过,否则真追不上啊。 就这样还嫌弃方姝拖后腿,非得要方姝坐进箩筐,挑着她走。 行吧,姐还没练轻功,跑不过你。方姝确实想坐箩筐体验一下。 倒空一个箩筐,另一个加上大汉买的杂物,也有百十来斤,倒也平衡。 方姝坐在箩筐里,上上下下忽忽悠悠,大汉手扶着扁担钩住筐的位置,左右前后摇摆的倒也不厉害。 一路上方姝问,大汉答,家有几人,村长是谁,族长是谁,里长是谁?问的清清楚楚,答得明明白白。 大汉家里还有寡母和兄弟。他老爹也是猎人,已经没了,兄弟是个读书人,才十三岁。 村长是村里另一家族的族长,姓周。里长就是他们李姓的族长。村子里也有其他杂姓,但不多。 方姝就问,有没有姓方的? 还真有!不错吆! 十里地不到一个时辰就进了村子,方姝点赞,强人,服! 方姝叮嘱大汉,若有人问她是谁,就回说是方兄弟。大汉照做。 不一会就进了李家,进院大汉就喊: “娘,我回来了。有客人来了。” “是谁呀?”一个打扮利落的中年妇人走出屋来,看着方姝正晕晕乎乎地从筐里往出爬,就说: “诚儿又冒失了。” 连忙扶了方姝一把。 方姝拱手行礼,问大娘好。 大汉让方姝坐在院里的方桌旁,先缓一缓,就拿了买的东西进屋跟老娘交割去了。 不一会娘两个就一起出来了,妇人就谢方姝: “我儿嘴笨,不善言辞。多谢小哥援手,让我儿的猎物多卖了银钱,没有剩下,还搭了酒楼的路子,都是小哥你的功劳,可让我咋谢你呢?” “我来大娘家,一是求李大哥收拾狍子,二是也有事相求。” 说着拿出面与糖,递给妇人。 “也不知大娘家缺啥,就买了细面和红糖,不成敬意。” 妇人手足无措: “应该是我给小哥谢礼才对。诚儿,一会看看方小哥喜欢什么皮子,给他拿几张。” 方姝连说: “不用不用。大娘,李大哥,我确实有事相求。 我名方姝,是个孤儿,不知父母是谁,不知年龄几何。是爷爷把我养大的,也不是亲爷爷,但随了爷爷的姓。 我和爷爷居无定所,破庙也住过,山洞也住过。爷爷前年就过世了,只剩下我一人。 从未登记过户籍,成了流民。想去长安城里,也进不去,怕被抓了当兵,我这小体格,也扛不住折腾。 听闻李家族长就是里长,想让大娘和李大哥想个办法,看能否登记入户。也有个正经的户籍。办个路引,去哪里都方便。” 看着母子两个互相瞅了瞅,犯了难。 要不说这事难办呢,古人实行连坐制。一人犯罪,全族或者全村都受连累,或抄家流放,贬为庶民。或坐牢甚至被连累斩首。 重新入户籍,至少得五名德高望重的族老做保。问题是都不了解方姝,谁敢轻易做保啊。 方姝又从怀里掏出《佰草集》,说: “爷爷教我识文断字,我会采草药,并因此结识的济世堂李掌柜,李掌柜又引荐的福满楼钱掌柜的。 我虽然读书不多,礼义廉耻都懂,爷爷也让我做个好人,绝不作奸犯科,连累他人。我可以发毒誓。” 古人信因果轮回的,誓言轻易不敢发的,发过的誓言必须践行,否则怕有报应。 古人又多重信义,方姝与李家有恩,帮李家清销了在冰室存了快一冬的猎物(山区多缺水,村人冬季会在地窖储冰)。 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李诚二十一岁尚未娶妻,妹妹李燕十七岁已经出嫁,小儿子李信十三岁因读书是个吞金兽,能花钱。李大娘也才三十七岁,古人是真显老啊,寿命也短。 所以方姝的帮忙就帮在点子上了,李诚木讷,猎物十次有八次卖不完。卖不完的通常都是大的猎物(所以家里才存有皮子)。因烹饪技术有限,野味在酒楼也并不怎么受宠。 小猎物每个最多也就卖一二百文,并不能攒下多少钱。今天的收入是前所未有,李家母子俩才面现两难之色。 李大娘沉吟了许久,才下决心说: “我带你去族长家,我家可以给你做保,方小哥,再多也就不能了。” 方姝心里一松,有机会就好。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39/39918/244545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39/39918/244545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