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九曲遗恨 > 第42章 新仇旧恨(二)

第42章 新仇旧恨(二)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乱世书妖龙古帝星辰之主都市不灭仙医一号狂枭妖孽修真在山村我的母老虎大唐腾飞之路遮天记

    大唐王朝最后一个太后,被韩建杀了。
    他杀死何太后,刚要去长庆宫,突然想起一件事:“传国玉玺是她执掌的,那是天命的象征,不要遗失了。”
    亲自去河太后的寝殿,搜了好一会没有搜到,搜出一把钥匙。问一个宫女:“你知不知道,传国玺放在哪里?”
    一个宫女回答:“大人,我看到过太后用玺,知道它保存在乾元宫正殿。不过,据我所知,传国玺不是一把钥匙能打开的,除了皇上太后,还有两位符宝郎各执一把。”
    韩建突然想起:“对,对,我怎么忘了。皇上手中的钥匙好办,来人,去通知杨涉杨侍中和张策张学士。”
    皇帝临朝的正殿,在长安时叫乾元宫,来了洛阳后,朱全忠不喜欢这个名字,恢复过去的称谓叫乾清宫。这个宫女是从长安宫跟过来的,和许多人一样,习惯了过去的称呼,虽然违反了朱全忠的要求,因为她是朱友珪派来的人,韩建不敢惩罚。
    符宝郎是唐代掌管帝、后印玺的官员,属门下省符宝司,汉时叫符玺郎。侍中杨涉和翰林学士张策兼职掌管这一职位,杨涉圆滑,看出今天的势头不对,躲着没有出来。张策来了,他是一个白胡子老头:“韩大人所唤何事?”
    “太后自杀而亡没人掌玺,你们把钥匙交出来,由我取走,转呈梁王收管。”
    张策书生气十足,严词拒绝了:“老臣自大中十三年,宣宗皇帝驾崩之日起,掌管传国玉玺四十余年。宝玺自带乾坤,历五朝真命天子,从未经由凡夫俗子触摸。大人之命,不敢遵从。”
    话里的意思,朱全忠不是真命天子。韩建大怒:“大胆,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已经有一个犯上作乱的逆贼,此刻正在断头台上,我的刀下不嫌人多。”
    “难道保护皇家至尊,就是大人所说的犯上作乱吗?老夫不懂,只跟国宝说话,与国宝誓同生死。”
    “好吧,就让你随那个乱臣贼子一起去。”
    “蹊跷,国宝本来就是皇家的,谁是乱臣贼子?”
    韩建一挥手:“杀了他,杀了他。”
    老候没有动,其它士兵也没有动,有一个千卫官执刀向前。看张策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暝目待死,也不肯交钥匙。老候推过千卫官,假装向韩建献计:“大人,传国玉玺是圣物,你我之辈不敢经手。我说,还是请汴州令旨吧?”
    韩建哼一声,悻悻然地走了。
    长庆宫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大臣们不到皇帝议政的地方乾元宫,而是来后宫,已经习以为常。皇帝没有达到亲政的年龄,国家大事总要走形式,朝廷的决议加盖宝玺,因皇帝太小,传国玉玺一直是太后保管着,所以有关事项都在积善宫办理。
    此刻华妃看韩建来,还奇怪:“太后不在这里,在积善宫,你们走错了,这是颍王殿下长庆宫。”
    小李禔探头探脑地:“母妃,他们谁呀?”
    华妃没见过韩建,就说:“不认得。”
    韩建心情不好,连审问或者归罪的话都懒得说,直截了当地:“你不认得我,我认得你们。来呀,给我统统打死,看以后还有什么人报仇。”
    皇家禁地,至高无上的皇帝就在这里,随便来了几个人,要打死王子和皇太妃。华妃实在不能相信:“你谁呀,想造反不成?这是王子殿下,皇帝的后继之君,一个个的还不跪下。”
    正如阿虔告诉慧明的,这个华妃真的认为兄终弟及,自己的儿子将来可以继李禔的位,有做皇帝的希望。她习惯了朝臣们对皇家的三拜九叩,拿出殿下身份,竟然还叫韩建磕头。
    唐末至五代十国,大大小小的趋炎附势者中,韩建可以说是最有心计一人。他以一个小小的兵卒出身,一路攀升到今天的佑国军节度使、京兆尹,甚至还兼着拥兵自重的许州节度使,全凭自己会赌博。朱全忠要对皇家斩尽杀绝,又不想留人口实,把赌局送到面前,让他来干。干与不干容不得自己,干得好,加官进爵活命,干得不好,蒋玄晖就是榜样。或者自己也不想手上沾满皇家的鲜血,但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做好马前卒,替主分忧。他揣摩主子的心意,小皇帝也在消灭之列,但思前想后还是留了一把,留一个退伸步。弑君,大逆不道不说,会千古骂名的!
    他的确头脑反应迟钝,进宫来杀何太后,本来没考虑杀李禔。一是听了阿虔和太后说报仇的话,二是愚蠢的华妃说什么后继之君,这句话对朱全忠而言,是一个大忌讳。如果知道了,一定还会让自己再来杀李禔,甚至一起杀了小皇帝。尤其如此,此刻必须杀掉这一个,至于谁来杀小皇帝,那是别人的事。
    杀皇帝,自己还是回避了好!
    “怪不得一个个嚷着要报仇,原来祸根在这里。你们,怎么还不动手?”
    老侯实在不敢动手,或者说不想动手,犹豫着没有指挥士兵。韩建正要骂他,又是那个千卫官,想趁机媚主:“他们不来,我来。”把华妃和李禔捺倒在地,舞起棍子乱打。
    还有几个不是朱友珪派来的原宫女太监,看到华妃母子被打,吓得乱跑,就有韩建的士兵追上去打。
    华妃到这时还有一点莫名其妙,儿子是未来的皇帝呀,怎么会这样?宫里剩下的是朱友珪的人,救不了自己,情急之下大声喊叫:“敬妃娘娘,快来救命。”
    让敬妃来,好去报告皇帝和太后,其他人是不管用的。
    敬妃不知道积善宫和长庆宫正在发生的事,听到华妃呼救,就从自己的吉庆宫走出来,看到了眼前一幕。她虽然不喜欢华妃,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被惨无人道的打,自己还是不忍。来不及报告皇帝和太后,正要上前阻拦,看李禔已经不能动弹了。
    华妃还能动弹,扑上去掩护儿子,被一棍打倒在地。韩建摔摔手,要走,突然看见敬妃,就问:“这是谁呀?”
    这个宫的宫女,也就是指证静慈的那两个当中一个,告诉说:“是敬妃娘娘。”
    “哦,就是她丢了小王子?”
    “是的。”
    这个千卫官,拎了棍子上前:“大人,要不要也一起打死,斩草除根。”
    韩建踢了他一脚:“你妈妈的想死哪?小王子丢了正找不到,打死她,岂不就是我劫的人,是我在杀人灭口。”
    这人溜须拍马着:“对,对。人是蒋玄晖劫的,打死她就是帮姓蒋的背黑锅,不上算。”
    就放过了敬妃。
    凶手离宫而去,这里这时开始收拾尸体。一个小太监搬华妃时,说一句:“哎,这个人还没死呢。”
    敬妃赶忙过去看,看华妃后脑勺被打了一个洞,但没有死,还在喘气。就叫:“快,把她抬到御药房。”
    没有一个人敢动手。
    “你们不去,我去。”
    吃力地把人背着,去了御药房。还是那个老御医,问怎么了?她不肯说真话,怕对方不敢治,就说:“摔的。”
    老头自言自语着:“年纪轻轻的不好好走路,摔成这样。”就给华妃医治。
    韩建完成了一项自认为恰到好处的差事,心情复杂地回到京兆尹府,坐下来反思了好一会。想起刑场的事,问:“猴子,执法场早就结束了,张厚怎么不来回话?”
    老侯还在心有余悸的情绪中,谨慎地回答:“会不会回家去看父母去了?”
    “混蛋,国忠家孝不能两全,先国后家他不知道吗?你去,把他给我找来,我要听汇报的。”
    “是。”
    老侯就去张厚家。
    张厚不等午时三刻监了斩,的确从刑场直截回了家。回到家中,家里出大事了:父亲直挺挺的死在床上。
    母亲坐在死人身边,一声不哭,就像一个木雕似的。近前看看,老奶奶歪嘴,邪眼,脖子朝后勾,两只手已经弯曲。是欲哭无泪,还是想哭也哭不出来,张厚顾不上难受,叫人快套了马车来。先把母亲抱上,再来抱父亲时,老侯到了。
    “老张,老爷子已经没气了,还送哪里去治?”
    张厚大哭:“我这个不孝的儿呀,愧对父母。”
    “没时间哭,快把老太太送医呀。”
    老御医正在给华妃上药,包裹,她已经活过来,但仍在昏迷中。敬妃看到老侯,来不及藏起华妃,只有过来行礼:“谢大人。”
    话说得很含蓄,一是老侯当时在场没有动手,还表示了同情和不忍。二是现在他可以再把华妃打死,或者去报告韩建,那也是先死和后死,同样的死。
    而老侯却忙忙碌碌帮着张厚扶人,眼睛不向敬妃看,也不和她说话。敬妃领会了,悄悄把华妃背走。
    御医看了一眼张厚的母亲,没有治疗:“回张大人,老朽医术不精,这个病不敢治。”
    张厚问为什么?
    “这叫中风,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她虽然不是内风,属于外感风邪,按《伤寒论》服桂枝汤即可。想要呢我就给你开,不过收效甚微,且不是一天两日的疗程。”
    “你的意思,我母亲已经不治?”
    老御医含蓄地回答:“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请大人海涵。”
    张厚听懂他的话,继续问:“照你这么说,以后一直就这样了?”
    “可以这么说,只会加重,不会减轻。”
    老侯不懂:“什么叫外风啊?”
    “怎么说呢,这么跟二位解释吧。老人家不是因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血溢于脑所致,而是情志郁怒,五志过急,心火暴甚,忧思悲恐,气火俱浮···”
    “别说了,你就说她是被气恼引发的,不就行了!”
    张厚不愿再听。
    老御医不明就里,怕惹是生非,赶忙圆滑地,“不敢,不敢,内风、外风兼俱。”
    张厚问老侯:“侯兄弟,你说怎么办哪?”
    “还能怎么办,老年人中风,甚至半身不遂多的是。先吃药呗,有治总比没治好。”
    张厚无奈,只有取了药带母亲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丧事要办理。因这一场丧事,又惹出许多是非来。喜欢九曲遗恨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九曲遗恨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896/55265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896/55265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