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鬼怪灵异 > 长安旧事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推荐阅读: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

    金光门以西五十六里。
    此处远离长安城,坐落着一个不大的村庄,名唤同洛乡,下辖一里,名唤安宁里,此时日头已经偏西,正是农忙时节,村中老少基本都在自家田地里忙着播种耕地,西南方向因为都是墓地而人迹罕至。
    陆澄与李汝宁两个站在一旁看着前面的一队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赵长庆照例带着他的大箱子跟着站在一旁看着。都是年轻力壮的壮丁,挖一具棺材也并不很费力,因为这高氏无子,又是死因不明,梁王家里虽然没有亏待了她,但也绝对称不上是厚葬,去年才放入土中的棺材已经略有塌陷。将棺材完全挖出,又取出棺材板上的几处钉子后,陈广才来报告说已经可以开馆了。
    陆澄与李汝宁对视一眼,心中俱是惴惴,陆澄吩咐陈广带人将四周把守一下,接着就看向赵长庆点了点头。赵长庆也不急着去开棺,先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小袋子,摸出几片黄色的东西,递给两人,开口解释道:“舌底含一片姜片,可避秽气。”他又拿出个小瓶子,不知从哪里拿出些纸团,用小瓶子里的东西浸湿以后嘱咐道:“塞入鼻中。”
    陆澄从未切身见过检验一具稍有年份的尸体,见赵长庆一副手法娴熟的样子,心中很是好奇,但还是乖乖照做,姜片辛辣,麻油又自带清香,陆澄甫一放入,眼中呛出些泪花来。
    赵长庆自己穿戴些奇奇怪怪的物事,又看了眼两人吩咐道:“根据尸体形态不同,开棺之后的情形也有所不同,但因为有秽气存在,你们记得面对刚刚打开的棺材时千万不要呼吸。”
    陆澄点了点头,看向李汝宁道:“七娘,你还是站远些,免得邪祟冲撞了你,有长庆在,应当无妨的。”她说话时嘴里含着姜片,所以有些含含混混的。
    李汝宁见棺材就在眼前,还是有一点打怵,又想起以前的旧事,当下也没有反对,只想着等情形差不多了再去看看不迟。
    两人商定,陆澄与赵长庆一头一尾合力打开棺盖,陆澄从小就是个胆大的,左右不过是具死尸罢了,于是揭开棺盖她就大着胆子向里面望了一眼。不知是不是因为气温不同的原因,她在开棺的一瞬间觉得有一股温热的气息从棺材中逸散出来,想必这就是赵长庆所说的秽气了。
    陆澄屏住呼吸,她所在的是尸体的脚,头朝着赵长庆的方位,整个尸体用布盖住,肚子处不知是放了东西还是什么,显得有些肥大,陆澄绕到另一边,有些憋不住气了,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就看到尸体头部已经腐烂得露出骨头了,眼窝塌陷,即使是白天,还是有点瘆人。
    陆澄离远了棺材,这才恢复呼吸,因为没有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所以她观感还好,见李汝宁面露好奇,于是说道:“尸体保存尚且完整,不过也露了骨头,七娘若是不愿看,便在此处等着赵长庆检查完毕就好。”
    李汝宁点点头,说道:“希望结果如我们所愿。”陆澄陪着她在旁边待了一会,就听见赵长庆在地下说道:“县尉快来。”
    陆澄感觉自己看了一次已经有了些经验,于是深吸一口气又去棺材旁,只见赵长庆正在死者喉咙处小心地刮着什么。他见陆澄来了,将一些黑色的粉末碾在怪模样的手套上,说道:“入手细腻,似乎是颜料。”
    陆澄一喜,一开口,方才憋的气就散了,虽然有姜片麻油,她依旧闻到了些腐败的气息,从喉头处涌上一股恶心,她干呕了一下,向一旁避开。
    赵长庆似乎已经见怪不怪,在一旁开口道:“新开棺味道不怎么好,县尉若是受不住,不如等属下初步检验完毕再跟您报告。”
    陆澄心想不过是一具普通的尸体,怎么能这就败下阵来,于是轻轻嚼了一下嘴中的姜片,顿时一股辛辣之气直冲脑门,倒觉得刚才的恶心感减轻了不少,她缓了缓神,又站起身走到赵长庆身旁,那股气味虽然还在,但她觉得已经好多了。她索性也不闭气了,开口道:“你刚才说那可能是颜料?什么意思?”
    赵长庆答道:“上次属下跟你说明了尸格中的疑点,真是此处与此处。”他一边说一边给陆澄比划具体位置,陆澄觉得实际比划可比什么看图来的冲击力大多了,只见死者喉骨附近几团黑色的东西,不知是不是赵长庆说的颜料。
    她觉得胃中酸水一涌,又强行压制下去,开口道:“那也就是说死者未必死于扼死?”
    赵长庆点头道:“也许最终死因是有人伪造的,不过尸体因为已经下葬大半年,所以骨头都露出来了,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观察尸体骨头的损伤情况。”
    陆澄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你做得很好,先继续检查吧。”她又回到了李汝宁身边,说道:“我觉得你还是不要下去了,等赵长庆全部检查完毕就好,他刚才说尸体上有颜料的痕迹,所以高氏的死因说不定真是伪造成扼死。”
    李汝宁沉吟道:“如此说来,你的猜测是很有可能的了,如果真是如此,那真是闻所未闻的作案手法。”
    陆澄叹了一口气:“凶手想出这种法子实际上还是为了逃避罪责,我倒是希望是我想多了,也好过逐步验证什么新奇的作案手法。”
    “凡事只要做了自然就会留下马脚,我们既要对得起死人,也要不冤枉任何一个活人。”
    陆澄看着李汝宁,郑重地点了点头。
    赵长庆隔了好一阵才上来,对陆澄道:“县尉,属下怀疑死者确为喉骨碎裂而死。”
    陆澄有些愣住,问道:“你不是说有颜料一类的,应该不是扼死?”
    赵长庆点头道:“不错,扼死虽然也能造成喉骨碎裂,但喉骨碎裂却不仅仅是由扼死这一种方式造成。之前尸格中说的不很明确,眼下看了尸体的喉咙我更确认了这一点,寻常人扼死他人一般只会造成内软骨骨折,最终死者死于窒息,而高氏眼下是内软骨迅速塌陷,窒息效果不明显,所以并不像是扼死,而且喉咙处的颜料痕迹也让属下有些介意,虽然颜料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晕染开,但形态很是特别。不过多亏了梁王家将这高氏匆匆入殓下葬,高氏脖子上的手印都没动,才留下了这渗入骨中的颜料。”
    陆澄一时不知是否该感谢梁王府人的绝情草率,说道:“那依你所见,高氏是如何被人杀死的呢?”
    赵长庆思索道:“如果是一般扼死,需要双手力气很大,因为人的骨头虽然有时候很脆,但用血肉之躯徒手扼死也实属不易,眼下属下还想不太明白凶手是怎么犯案的,但伪装一事多半是逃脱不开。”
    李汝宁道:“有没有可能此人确实力大无穷,但为了掩盖自己的手印,所以又覆盖了一层更大的手印上去呢?”
    赵长庆有些惊讶又赞许地看了李汝宁一眼:“手印出现是因为皮下有淤血,淤血堵塞故而肤色发乌,贵人所言,赵某也怀疑过,于是特意检查的颜料处死者喉骨,不过并未发现血迹。”他说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别的,低着头又下到了棺材旁,直接把陆澄两个晾在一旁。
    陆澄有些哭笑不得,摸了摸鼻子告罪道:“他有时候就会这样,并非有意,还请七娘不要见怪。”
    李汝宁摇头道:“你有这么认真负责的属下,我为你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罪?”她忽然上前两步,又退回道:“这种术业有专攻的事还是交给赵仵作吧。”
    陆澄见她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心中觉得有些好笑,没多说什么,继续刚才的话题道:“尸格中说死者喉咙处有血迹渗出,难道也跟颜料有关?”
    天已擦黑,气温也开始变冷,陈广点了几支火把,陆澄等人等到棺材再次入葬以后才回村,路上赵长庆一直锁紧眉头,似乎还在思索着高氏的真正致死手法,陆澄与李汝宁也是相顾无言,眼下已经基本确认了凶手,手法方面还有所欠缺。
    陈广已经提前安排好几人住处,陆澄与李汝宁住在一个小院,其他人分散在崔家庄的不同人家里,所有人此时都已经是饥肠辘辘,村中人也是热情,准备了雕胡饭又杀了鸡炖汤,陆澄饿得狠了,一碗饭配着汤就吃了下去,只觉得滋味鲜甜,味道极佳。她念着家中礼仪即使很饿也压着步调吃完雕胡饭,偷眼一看,见李汝宁不疾不徐小口吃东西,一时觉得自己真是粗鄙不堪,再转头看见陈广他们在另一桌上吃得唏哩呼噜大快朵颐,又觉得自己没事闲的管别人怎么吃饭。她心神顿时一定,又吃了一碗,吃得浑身发热,一种餍足之意便涌了上来。
    此处远离城中,夜深露重,陆澄吃饭的时候留心烧了热水,溯之给她带了个汤婆子,灌了热水放入被窝最是暖和。不过此处烧炕,即便没有汤婆子室内也并不寒冷。她刚准备吹灭油灯,门外就传来“空空”的敲门之声。陆澄只得重新披上外袍,系好衣带,走到门口开门一看,却是李汝宁。
    一开房门,便觉得屋外有阵阵冷风吹来,陆澄身子微微一晃,侧了身说道:“七娘不如进来再说?”
    李汝宁稍微犹豫了一瞬,但见陆澄衣衫单薄,于是闪身进了房间。陆澄从一旁水壶里倒了些热水,递给她时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指,陆澄手往旁边一避,倒差点把热水撒到李汝宁手上。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说道:“七娘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李汝宁摇了摇头,只说想聊聊案情,陆澄本已有些困倦,但见人家来这里聊正事,也不好拒绝,于是强打着精神跟她聊天。不过她冷眼瞥到李汝宁手有点冻的发红,于是从自己床榻上摸到放进去的汤婆子,即使热水灌进去有一阵子了,这汤婆子还是有些烫手,她将汤婆子递给李汝宁,说道:“这汤婆子是我家人给我带的,你先拿着取取暖,我这房间倒是暖和,等我换件外袍去你们那里看看是怎么回事,若是一时半会不好,你们两个就在我房间里歇着吧。”
    陆澄急急忙忙罩上一件皮袄出门。李汝宁与惠娘两个进到陆澄的房间待了一阵才慢慢缓过来,李汝宁看着惠娘道:“现在还觉得人家是登徒子了吗?”
    惠娘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嘴硬道:“就是个平常人见到这种情景也会这么做的吧。”
    李汝宁也懒得辩白,心中却想着,这陆澄也是高门大户家里出来的,真的会修这种东西吗?
    另一间房中的陆澄打了一个喷嚏,她揉了揉鼻子,打量着这间屋子:跟自己的房间比起来简直是个冰窟,她吃饭的时候看见村中的乡亲烧炕,也知道房间冷暖都来源于这个炕,她上手一摸,只是温的,怪不得这么冷。她四下看了看,出了屋子绕到一边,两个屋子是并列的,后面是厨房,陆澄看到厨房内的灶台下烧着火,想必是联通到自己房间,那李汝宁的房间的炕口又在哪里呢?
    她在厨房里转了两圈,觉得出火的就灶台一处,于是拿过火钳往炕眼里拨了拨,感觉里面火烧的正旺,按理来说不应该啊,她在外边走了这一会,已经有些双手冰凉,于是蹲在炕眼边上烤了一会火。
    这时候从门外由远及近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在黑夜中显得格外清晰。陆澄定住身子,又觉得自己点着灯实在太显眼,摸了摸后腰别着的匕首,心中安心了少许,开口朗声道:“是谁?”
    ※※※※※※※※※※※※※※※※※※※※
    姜片和麻油:古代尸检条件有时候比较恶劣,所以一些物品除臭定神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两种方法均出自宋慈《洗冤集录》
    尸体腹部肿胀一般是因为尸体安葬的时候没有经过处理,所以胃中残留的食物或者其他腐败而胀气。陕西一带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很少会出现湿尸,但是盗墓情况比较严重,所以保存完整的墓葬今天也不多,还有一些因为地质的缘故可能被完全压扁,尸骨不可辨认。高氏的骸骨虽然下葬不久,但可以看到已经塌陷,时间长了也会被完全压扁。
    雕胡饭:雕胡,即菰米,茭白的籽,唐代米饭种类比较多样,雕胡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主食
    汤婆子:古代人取暖用的一种用具,跟现代的热水袋差不多,夏天清凉用的叫竹夫人,冬天取暖叫汤婆子。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