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推荐阅读:天域丹尊星辰之主万神主宰混沌天帝诀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寒门崛起九龙归一诀寒门宰相万相之王九星霸体诀

    当看到那柄尺八的时候,陆澄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虽然有很多间接的证据证明孙家父子与接连的两起伤人事件有关,但是没有实质性证据,她心里总是悬着,而今拿过那柄尺八,陆澄便知道这就是贺知章那柄。
    尺八制作不易,贺知章也是费了好久的力气才得了这么一柄,之前家中宴席,陆澄也是见过的,贺知章特意在尺八底部篆刻了一个贺字,陆澄找的便是这一个贺字。
    得到了赃物,陆澄又命将两人平时打更用的梆子等物收起作为证据的一部分,这才收队回县廨,孙武的妻子在后面哀哀切切,陆澄听了也觉不忍,听孙武说他母亲一大早又出门为人接生去了,所以并不在家,陆澄心想没有当面见到这种情景,也说不准是件好事。
    回去的路上,路过早上走过的那处堵塞,陆澄见那边仍旧人影绰绰,打马靠近陈广道:“你再去看看,怎么还没疏通好,是不是短了人手?”
    陈广点点头,又上前打探情况,陆澄他们快出兴化坊的时候,陈广这才从后面追上来叫道:“县尉!”
    陆澄听他叫得急切,心头突然涌上丝不祥地预感,大声问道:“怎么了?”
    “他们在水沟里挖出一具尸体,咱们要接手吗?”
    陆澄一勒缰绳,九逸体会到主人的意思,打了个响鼻停了下来。
    长安县廨。
    雨一直下个不停,间或伴随着闪电,李汝宁看着屋外的大雨,不免想起几日前与陆澄去鬼市的事情。她这边正怔怔出神,那边脚步声急促地响起,她回神向屋外看去,来的是陈广,她向陈广身后看了一眼,没见到陆澄,问道:“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陈广脸上都是雨水,也顾不上擦,行礼道:“好教贵人知道,兴化坊发现了一具尸体,县尉命我先将孙家父子押解过来,叫长庆跟某一起看情况。县尉说让贵人不必忧心。”
    李汝宁知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正要争分夺秒,于是也不多问,只嘱咐了注意安全。陈广刚把孙家父子押回来就赶着来报信,眼下也不多说,又一抱拳这便离开了。
    他这一路走得不容易,外面又是下雨又是闪电的,虽然穿着雨披,但身上几乎全部湿透,好在他筋骨强壮,还觉得挺凉快。
    李汝宁看着陈广离开,想到什么,转头对惠娘道:“我们去找一下沈明府。”
    沈介福此时正在屋子里翻阅过往卷宗,门外一个仆役报告说观察使来了,他倒是吓了一跳。当初太子找他说长安县不日就要派下来以为观察使的时候他心中着实忐忑,以为是长安县有什么问题,结果这位观察使主要是跟陆澄在一起查案,又是相王家的县主,说是不揣测是假的。
    他一方面觉得陆澄怕是要飞黄腾达了,另一方面却也摸不准贵人们的意思:若说是选拔人才,大可不必与一位下层官员朝夕相处,若说是为了选婿,虽然陆澄出身尚可,家中做官的也不少,可是陆澄毕竟也是个娘子,圣人一时兴起由得她做官,还能让她做一辈子官不成?他一方面为陆澄可惜,另一方面也觉得贵人决断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沈介福为官十余年,仍旧吃不准其中深意,好在他不用与那位天潢贵胄打交道,也让他松了口气。
    知道李汝宁到访,沈介福不敢怠慢,赶紧理了理官服,起身到门口迎接。他以前也见过李汝宁,也听闻过这位县主常年在道观居住,算是半个居士一样的人物。今日天气恶劣,李汝宁由惠娘打着伞,款款而来,依旧让沈介福眼前一亮。
    沈介福不敢多想,拱手行礼道:“下官见过观察使。”
    李汝宁点点头道:“沈明府不必多礼。”
    沈介福将她引入正堂,两人落座后,沈介福开口道:“观察使在县廨这几日过得还好?下官听说明澈正在调查兴化坊伤人一案,似乎陈广已经将人犯缉拿到案。”
    李汝宁免不了要客套两句:“陆司法虽然年岁尚轻,但断案倒是颇有一套,不知是不是家学渊源。我这几日跟随陆司法四处奔走,确实见识到了她的天赋。”
    沈介福不知贵人是否有什么别的指代,还是笑道:“县廨中有人将她同狄相公相提并论,此等人才,倒也是圣人之福,天下之福。看来观察使对明澈的能力也很认可,下官也与有荣焉。”
    李汝宁微笑道:“沈明府不必客气,我听陆司法言及沈明府平日对她多有照拂,臣属一心,正是圣人与殿下想要看到的。”她自小在宫中长大,这种官样套话张口即来,倒是让沈介福有些刮目相看。
    沈介福索性开门见山道:“不知观察使今日到访所谓何事?”
    李汝宁此时方有些后悔,感觉来的有些唐突,但是来都来了,也不好反悔,于是开口道:“刚才陈广来说,兴化坊发现一具尸体,眼下他已经带着几个不良去现场了。此时雨下得这么大,不良们在外辛苦,是否可以请明府吩咐公厨煮些姜汤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御寒?”
    沈介福来不及多想,愣了愣,点头道:“贵人真是一片仁心,倒是下官疏忽了。”他说着招呼一个不良去公厨吩咐他们煮些姜汤。县廨公厨本是依据公廨本钱经营,属于官员的福利,姜汤本不是贵重物事,在这下着大雨的天气,倒也是一件好事。
    李汝宁见目的达成,又与沈介福寒暄了两句这便告辞了。沈介福只觉得这位贵人来得也快去得更快,竟只是为了一碗姜汤,顿觉奇妙,他本是方正严谨之人,本不欲多想,但此事来得蹊跷,倒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隔过一会便吩咐公厨,以后遇到下雨下雪之类的恶劣天气,一律提前准备好姜汤以备不时之需。此事竟成为定例,倒是李汝宁所没有想到的了。
    兴化坊某水沟旁。
    雨点滴滴答答打在陆澄的雨披上,她已经有些冷了,不由跺了跺脚。雨水顺着她的眉毛流下来,划过她的脸颊继而顺着下巴滴在交叉放在身前的手上,她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
    眼前水沟中堆积了大量的淤泥混合着雨水,正中街道虽然略高于两侧,但一侧雨水排不下去,倒是使得半条街都泡在水里。长安城自建成之日起便饱受内涝之灾,眼下这场景,倒还算好的,陆澄小时候听祖父讲故事,说到太宗皇帝时的玄奘法师迎大慈恩寺碑的时候,因为道路泥泞无法行走,拖了数日才成行。而后朱雀大街才修了沙堤,便于行人百官通行。
    陆澄见泥水漫过明沟,心想即使有什么证据也多半不复存在了,此时她只能寄希望于死者身上还有些表明身份或者有价值的证物。几个不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尸体从沟里托上来,尸体在水中泡得久了,再加沾上了大量的泥沙,十分笨重。陆澄指挥着不良们将尸体放到道路平坦处,可尸体上全都是泥,只能模糊看到臃肿的人形。
    陆澄看向一旁的赵长庆道:“你觉得我们是直接运回县廨,还是你在此处先大概看一下?”
    赵长庆看了看天色道:“这雨怕是要下一整天,此处人多且到处都是水,还是挪到县廨吧。”
    陆澄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说着吩咐几个不良将尸体放到四轮车上,由赵长庆负责运回县廨,她则与陈广留在原地看看能不能从淤泥中发现什么别的线索。将那具尸体搬出来后,水沟排水快了很多,几个不良跟着坊正的人又清理了些淤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陆澄有些失望,但看了又看,即使是真的有估计此时也看不出什么来,只得离开。
    她与坊正寒暄过后,抬步往回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双脚在雨水中泡的太久,皂靴几乎湿透,双脚几乎冻的失去了知觉。陆澄又跺了跺脚,这才翻身上马,临走前还不忘嘱咐坊正在雨停后在此处查看有没有什么别的物事遗落,看到这被泡了半天又被雨水冲刷了半天的街道,陆澄觉得实在是希望渺茫,一夹马腹回县廨不提。
    回到自己的小院门口,陆澄在廊下将雨披脱下,这才进门,没想到里面倒是很暖和,也不知李汝宁从那里拿来的火盆,此时正腾腾地散发着热气。李汝宁见她回来,先递过一碗姜汤,而后吩咐惠娘将热水打来,陆澄见她忙前忙后,一时心中暖暖,接过姜汤一饮而尽。
    “好烫!”
    ※※※※※※※※※※※※※※※※※※※※
    公厨:唐代官员的中午饭是包在公家里的,公厨便是中央各司的机关食堂,负责制作面食肉食点心等,唐代的公厨制度也是官员与中央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长安排水系统:唐代长安城水系发达,排水网络四通八达,有明渠暗渠,基本十分现代完备,但因为长安城本身四周高两边低以及南高北低的地势缘故,经常发生水灾,同样还有洛阳。
    四轮车:两晋时有关于使用四轮车运输货物的记载,唐代对此记录较少,化用。
    资料来源:朱超《简述唐长安城供水与排水系统》周礼《中国古代三轮车与四轮车的类型与用途》喜欢长安旧事请大家收藏:(663d.com)长安旧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469/144536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469/144536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