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16章 山家墙外见红疏

第116章 山家墙外见红疏

推荐阅读: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圣女魔力无所不能农村女婿蝉动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谁让他修仙的!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我的投资时代见闻天道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从腊月二十四一直到除夕,人们通常把这段时间叫做“扫尘日”。
扫尘[1],也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清理各种“家什儿”。住在乡下的人家,还会把院子里的杂草,房顶上的碎瓦片,以及门前屋外的沟渠等等,一并清理干净。
扫尘时,几乎是全家人都要动手。凡是房子里能搬出来的东西,都得搬出房来。像大厅里挂的中堂,起居室里铺的、盖的,该取的取,该拿的拿,更不用说炕上铺的席子和麦草了;再就是各屋里的用品、家具,小件的抬到天井里擦拭,大件的先用换洗的床单盖上;对于厨房,更是脏不可耐,除了水缸、木案之类的大件用大布盖好后,其余的锅碗瓢盆都要拿到院子里,其实,也就是不让落下的灰尘弄脏了厨房里的东西。
所有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才开始扫尘。
【一】《南剑州芋阳舖见腊月桃花》蔡襄.诗
社学昨天就放了假,但对于暮羽和有才两个孩子来说,扫尘只能捡院子里的花瓶呀、桌椅呀,擦上一擦;采婗就帮着纪绪拾掇庭院里的杂草,对于扫尘这样的脏活、累活,需要人高马大的男人来干最为合适,杰克逊和王大个子便成为不二的人选。清婉是小脚,凡是走路之类的活儿都不需要她干,她就拿了些红纸和一把小剪刀,见大家搬出了凳子,就选了一个,坐在上面,剪起了自己拿手的窗花。
杰克逊和王大个子两个人开始行动。
他们每人穿了件挡灰尘的长衣,又各自戴了顶草帽,把小扫帚拴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王大个子分了正屋,杰克逊分了东厢房……对于西厢房,本就是仓库,便就不必清扫了。
杰克逊在东厢房来回地扫着屋顶,那颗扁长的脑袋啊,就那么一直地向上仰着,两只手配合着用力一下一下地扫,他生怕扫不干净……其实,杰克逊根本没干过这种活,不一会儿,他那脖子便抽了筋儿……便放下竹竿,来到院子,摘下了帽子,挂在树枝上。他把手放在脖子上,左右摇摆,前后晃悠……
清婉看着杰克逊的滑稽样子,便一个劲地发笑。
只听南墙外的纪绪吟唱道:
可笑夭桃耐雪风,
山家墙外见疏红;
为君持酒一相向,
生意虽殊寂寞同。
杰克逊听纪绪说话的语气怪怪的,便问:“先生他,怎么了?”
清婉头也不抬地说:“想家了呗!”
“噢,我也是,我也想妈妈了。”杰克逊大声说道,“先生呀,若是你想家想得厉害,学生就陪你回去一趟!”
“家之路途遥远,岂是说回就回的!”纪绪从桃树下采了一株野菜,转过了垂花门,举着给大家看,“瞧,这儿有棵大荠菜。”
清婉笑道:“看来纪公子真是城里人,见了棵荠菜都如此地惊奇。”
纪绪却说:“不是惊奇,只是看到了它,让我想到了母亲包的荠菜饺子。”
清婉道:“那你去采一些来,我也包荠菜饺子给你吃,让你感受一下妈妈[2]的味道。”
纪绪白了清婉一眼,“姐姐的言辞,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清婉问:“怎没规矩?”
“你是妈妈[指老鸨]吗?!”纪绪把荠菜丢在了地上,转身走了。
清婉顺手拿了把小铲子,过去拾起了那棵荠菜,走过了垂花门,歪着头瞅着纪绪说:“杰克逊告诉我,他们那里都是喊母亲为妈妈的。”
纪绪又道:“你是我母亲么?”
“长姐如母嘛!”清婉说,“腊月的荠菜香味很浓,味道更好。你去剜一些来,我包饺子给你吃。”
纪绪道:“就这么两棵,够谁吃的!”
清婉说:“大门外的沟沿边,一定很多,你不必剜得太多,我只包给你吃。”说着,把手里的小铲递给了纪绪。
纪绪也确实想荠菜饺子吃了,便朝清婉笑了笑,表示道歉,找了个竹篓提在手上,便出了大门。
【二】《青花瓷》方文山.词 周杰伦.曲/歌
当屋子里的卫生打扫干净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往回搬东西了,当然是从哪儿搬来的就得放到哪里去,这也少了对搬出物品的除尘和清扫,这些工作都是采婗带领着俩学生完成的。
布置房间的工作,由清婉亲自指挥。
公婆睡的是土炕,炕上铺的席底要换新麦草,那样席子才能软些,席子倒不一定是新席子,而炕上铺的盖的则一定是拆了重缝的;擦洗干净的窗户,更是要重新糊上窗户纸,在窗户纸上贴了清婉刚刚剪的窗花。
杰克逊抱着一个青花瓷瓶进了房间。
他对这个牡丹大花瓶是爱不释手,倒过来看复过去看,翻过来瞧又扭过去去瞧,简直是看了无数遍,嘴上还哼着小曲:
[歌曲]“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暮羽问:“杰克哥哥,你唱的是什么呀?”
杰克逊说:“青花瓷呀!”
“你们那里的歌曲是这样唱的吗?”
“是啊,好听吧!”
“好听,跟老和尚念经似的……”
杰克逊说:“怎是老和尚?我唱的可是大姑娘。”说着把青花瓷瓶双手举过头顶,扭捏着舞动了起来……
[歌曲]“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刚把瓶子转到胸前,只听“吧嗒”一声,瓶子掉在了地上,摔得是粉粹。杰克逊瞪着两大蓝眼珠子,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清婉笑道:“碎碎平安,岁岁平安。”
杰克逊说:“多少钱?我陪钱。”
“不要你赔!”清婉告诉他,“只要念一声‘罪过’就行!”
杰克逊按照清婉的说法,念了一声罪过,又担心地问道:“灶王爷,会不会去上帝那里说我的坏话?”
清婉告诉他:“大神不在小神在,认错后,小神就不再汇报你的过错了……”
————————————
注释
[1]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春节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妈妈
爸爸、妈妈不是国外舶来词,这个称呼在中国宋代以前就有。
起初,“爸爸”是整个吴语地区的方言,譬如宋代的《集韵》说:爸,必驾切,音霸。吴人呼父曰爸。而除了吴地,许多地方也有类似称呼。中国的边夷之地,也有把老者称为“巴巴”或“八八”的。正是因为这个称呼,后来人就把“父”字头添上,成为专门称呼自己亲爹的词。
古代的蜀地人,称呼父亲为“波波”。这其实都是类似于papa(帕帕)、bobo(波波)、baba(爸爸)、dada(达达)一类的词汇,是与人类出生以后发的第一个音节有关。Ma是人类婴儿最容易发的一个音,人类对第一个可以脱口而出的字联系上了天然亲近的第一个人,那就是母亲。
所以,“妈妈”一词的产生,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第二个最简单的发音,就是“爸爸”。
根据《广雅.释亲》里的记载:“爸者,父亲之转。”“妈,母也。”而这部《广雅》是三国时魏张揖编撰的,说明起码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爸妈的叫法了。
当年,光绪是叫“亲爸爸”的。因为当时,外国的读法已经传到了中国,德文里叫爸爸的读音就是“papa”,读作“帕帕”,中国人就把这样的叫法说成了“爸爸”。满族人叫爸爸叫“阿玛”,叫妈妈叫“额娘”,如果是皇室成员,就在前面加一个“皇”字。
爹娘是中国传统叫法,在清朝以前,中国的科考制度以文言文为主。辛亥革命以后,洋学渐兴,留学归国的人把爸爸,妈妈这样的称谓带回了国内,慢慢的就流行开了。
世界各地对于父母的称谓都差不多:
母亲
中国:妈妈、娘、Nia、阿姆、麻麻……
英语:mom、mum、 mama、mommy
法语:maman、mère
俄罗斯语:мама
西班牙语:mamá
父亲
汉语:爸爸、波波、大大、爹爹……
英语:papa daddy dada dad da poppa taata
法语:papa、père
俄罗斯语:папа (读音完全是“爸爸”)
西班牙语:Papá
“爸爸”和“妈妈”这两个词,在目前约70%的人类语言中都存在并且意义相似,这可能是古人类最先会说的词汇。
目前,人类6000多种口语中有许多发音相近、意义类似的名词,特别是像“妈妈”和“爸爸”这类指代亲属的词。一些语言学家推测,这些词汇从古人类语言开始形成以来传承至今,至少已经被说了5万年。但是,由于这些专家没有确定上述词汇在关系疏远的语系中出现的频率,所以无法证实以上论断。
然而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法国语言学和史前人类学研究联合会的科学家日前对“爸爸”一词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人类现在的14个主要语系中基本上都存在这个词,而在71%的被研究语言中,“爸爸”一词的意思都是父亲或者是父亲一方的男性亲属。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对于“爸爸”在各种语言中的统一性可能只有一个解释:“爸爸”是人类祖先最先会说的一个词。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