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九曲遗恨 > 第93章 药物反应(二)

第93章 药物反应(二)

推荐阅读:万界大强盗不灭剑帝重生在电影的世界御鬼者传奇西游之人在天庭朝九晚五史上最强炼气期开局被妹妹介绍去当经纪人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

    如果说,朱皇帝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是袁象先所说的“药物反应”。那么,这一反应还在继续。
    前面到了武陟县,怀州刺史段明远,离县城五十里迎接。大小官员全来了,路边三五步就是一个桌子,案几,或者床板,城里城外家家户户民众被驱赶来,做上大鱼大肉,馒头美酒,摆成一条延绵的长龙。朱皇帝下了轿车,呵呵地开怀大笑:“段刺史,你对朕最忠心耿耿,是臣子们的榜样。”
    段明远一边行礼,一边阿谀:“陛下御驾亲征,威镇四方,一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好,好,咱们喝酒去。”
    中午的酒,一直喝到晚上还没结束,段明远不仅献供丰盛,还有几个小少女陪侍。朱皇帝酒高了:“看到你这般恭敬,朕就想起前年出征经过相州时,刺史李思安供给的酒淡如薄水,螃蟹都是死的。他那是懵朕呢,活螃蟹煮熟后腿是弯曲的,死螃蟹腿直挺挺。来人,把李思安给我贬到柳州,做司马去。”
    承旨官又有事做了:“领旨。”
    朱皇帝看了小姑娘一眼:“朕喜欢的是熟女。”
    “有啊!”
    段明远伏在他耳边,悄悄地说了什么。朱皇帝大喜:“走,大军开拔去获嘉。”
    就撤了酒席,再整装出发。段明远悄悄叫一个小吏:“你快骑马去获嘉县城,把那里的头牌妓女,找几个准备着。”
    小吏不懂:“大人,妓女我们这里有啊?”
    “你懂什么?这就是个瘟神,早送走早好。”
    获嘉驿馆,段明远把这里布置得富丽堂皇,日上三竿了,朱皇帝还没起床。探马来报前线军情:“晋赵战前分兵,杨师厚枣强久攻不克,贺德伦蓨县被围,请圣上增援。”
    朱皇帝自尊被军报说出,隐瞒不住,于是又发怒了:“乖乖,倒被那个杨丞说中了。来人。”
    朝臣们以为他要部署战略,谁知道,他此刻竟然下了这样一道圣旨:“继续贬,把李思安再贬崖州。”
    承旨官早在候着了:“领旨。皇上,叫他在柳州死,还是在崖州死?”
    “赐令到崖州自尽,让他在那儿直挺挺去。”
    朱皇帝已经发了话,袁象先没法阻止。知道他酒意未消,不能决策,但前线在等旨,时间耽误不起。思谋了一计:“陛下之前围魏救赵方略,是否可以变换一下。晋赵联军因为分兵,目前战力比之前削弱了许多,我军此刻应集中兵力打枣强。夺取枣强后,杨招讨使率领全部人马急速增援蓨县,解贺德伦之围。倘贺将军能坚持三天,与援兵内外夹攻,则两处都能获胜。”
    “此言正合朕意,颁旨,全军开拔。”
    送走朱皇帝,段明远咬牙切齿的骂:“瘟神来这一次,败光了我们怀州三至五年家底,滚吧,滚吧!”
    日夜兼程,这一天到达下博南。
    朱皇帝登上观津冢,遥望枣强,对袁象先说:“小袁子,我纵横天下十数年,南征北战,从未遇过敌手。唯河东晋王比我的几个猪狗儿子强,能战能守,杨师厚三倍于他的兵力,近一个月都不能攻克。哎,生子当如李亚子。”
    “陛下,既然枣强近在迟尺,兵贵神速,快打过去吧?”
    他自信满满地:“不,朕要改变方略,在这里取一个遥为之势,做两地声援。既给枣强增加士气,也给蓨县增加士气,如此或可两城皆克。”
    不能不说,他的这一战术,还是高超的。战争,打的就是一个士气,围攻枣强的梁兵,因为皇帝带领大军就在身后,士气会高涨,就会以一当十。而蓨县之兵,因为皇帝没有放弃他们去打枣强,也在自己身后,则士气不失。
    这是鱼和熊掌都想兼得,既围魏救赵,又围赵救魏。
    傍晚的观津冢,春风和煦,朱全忠不敢自负,附身在地,拿土块借着夕阳做沙盘,一边比划给众人听。众文武包括袁象先,仔细领略分析,都由衷地钦佩、相信他的谋划,充满着必胜的信念,等待着两处大捷。
    但是,等来的不是捷报,而是灾难。
    朱皇帝的一出好计,被突如其来的一队骑兵打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的许多军马,风驰电掣向观津冢直冲过来。士兵们乱喊:“晋王大兵打来了,我们已被包围,快跑呀。”
    袁象先拔出剑:“都不要乱,众大臣保护皇上先走,我掩护。”
    人不敢问朱皇帝,只问他:“朝哪里走呀?”
    他回答:“枣强。”
    说话时,对方骑兵已经冲到面前,抬眼一看,为首的那个人竟然是杨斌。杨斌对一个与自己并马的将领指点着:“符将军,前面銮驾上的人,就是大梁皇帝朱全忠。杜子美有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咱们先擒了这个草头王。”
    “慢着。”
    袁象先大叫一声,拨马上前:“杨主事,你何为如此,做一个叛国投敌之逆臣?”
    杨斌说:“袁指挥,你是个好人,不过,朱皇帝不是好人。知道吗,被他杀害的兵部侍郎杨丞,是我的亲叔叔。你说,我叔犯了什么过错,该死吗?我要不是跑得快,脑袋已经扔在了白马顿,这样的昏君,保他干什么!”
    “胡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纵然皇帝有失,也不是你叛逆的理由。”
    “谁叛逆?朱全忠身为大唐重臣,僖宗皇帝赐名全忠,他忠了吗?杀昭宗,杀昭宣帝,九曲池杀诸王子,几乎把李唐皇族斩尽杀绝,他才是天下第一乱臣贼子。”
    袁象先说不过杨诚,当然,他是借相互攀话拖延时间,以掩护朱皇帝逃跑。两人说话间,大梁兵漫山遍野乱跑,自己心里无比愤懑:“乱杀臣下,冤冤相报,舅舅,你是咎由自取哇!”
    杨诚不和袁象先斗嘴,领着人寻找朱皇帝,袁象先也找。到处都是逃跑的梁家兵,还有满地遗落的军用物资,袁象先驱马拎了一个敌兵过来:“告诉我,你是哪一家的军马。”
    俘虏吓得浑身发抖:“大人,不要杀我,我们都是被强行抓来的壮丁。刚才领兵的那个人,是赵王手下的将军符习,只有二三百个巡逻兵。是你们那个叫杨斌的兵部主事送来情报,说大梁皇帝在这里,让我们偷袭。杀不了他,也可以打破他的围魏救赵之计,抢掠销毁所有辎重。”
    “苟能制侵陵,何在多杀伤,你走吧。”
    “谢大人不杀之恩。”
    俘虏如惊弓之鸟,兔子一样的跑了。
    因为杨诚所带人马不多,虽然没有能力杀朱皇帝,但却掳掠了大部分辎重,剩余的也被烧得尽光。朱皇帝到底是一个有谋略的军事家,知道仅仅是小股敌军偷袭,便不再慌乱,重新集中人马直扑枣强。两兵合一,城门很快被攻破,他几乎歇斯底里了:“杀,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他疯狂,士兵们也疯狂,屠城持续了一日一夜。“无问老幼皆杀之,血流盈城。”
    袁象先这时可以阻止朱皇帝,但阻止不了疯狂的士兵,看着灭绝人性的屠城,他突然想到贺德伦:“陛下,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应当迅速回师蓨县。否则,就不能完成您的大计。”
    朱皇帝怒气不息:“小小一个枣强,若不是他军民同心,岂能久攻不克,还死伤了我许多人马?”
    一直到大火在城里铺天盖地的烧起,他的脾气似乎才好一点,率部移师蓨县,杨师厚殿后阻援。经过下博桥,到了吃饭的时间,但已无军粮可吃,看满地赵兵搬运不了的车辆,粮食,帐篷,等等各类辎重物资,被烧成一片青灰。皇帝不差饥饿兵,古来如此,朱皇帝一个字:“抢!”
    问题又来了,去抢粮打柴的士兵,只回来不到一半。还有的不是被切掉了耳朵,就是被砍去了胳膊:“皇上,到处都是晋赵游兵,三个一群,五个一党。杨诚知道我军缺粮缺柴,指挥他们埋伏在山林村子里,见人就杀。还让我们传话···”
    “传什么话?”
    “告诉朱公,他的末日到了。”
    “杀,都给杀了。”
    承旨官这一次不积极,以为说的是杀杨诚,而杨诚不在这里。就问:“皇上,杀谁呀?”
    “杀他们,这些残兵败将,丢人现眼。”
    原来要杀的是自己人,听到这句话,“哄”的一声这些人都跑了。没耳朵没胳膊的跑,有耳朵有胳膊的也跑,就在这个下博桥,朱皇帝号称五十万大兵几乎跑得光光。要不是许多长官拦截,皇帝和各位大臣的马车,连轿夫都没有了。
    杨斌就在这时,又领着人围攻上来:“大梁已无抵抗的士兵,朱皇帝孤家寡人一个,杀呀!”
    朱全忠只有烧毁营帐,也跑。
    跑了一夜,前面竟然又是下博桥,尽管这里没有晋赵兵,但显然是迷路了。袁象先因在后面掩护,就质问承旨官:“你是怎么带路的,是不是要把皇上引入敌军的埋伏?”
    朝臣们趁机参劾:“必须军法从事。”
    朱皇帝这时正在车厢里迷糊。身心暴躁的人精神容易疲惫,又是一夜无眠,还不时有敌兵偷袭骚扰,惊魂不定。加之迷失道路,曲曲折折行走一百多里,马车颠颠簸簸,早已晕头转向。承旨官知道,他这时候恐怕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竟然嚣张起来:“对谁军法从事哪,看看,你们身边还有几个执法官?”
    原来,除了袁象先率领的部分龙虎军,以及承旨官带领的皇帝宫内侍从,其它剩余不了几个兵士。承旨官越发嚣张,竟然替皇帝发号施令:“还不快赶快去蓨县跟贺大人会合,执行围魏救赵大计?”
    众人无奈,只有继续走。蓨县与下博桥相距不远,重新找准目标,不到一个时辰,前面就是县城。路上又收罗了许多散兵,朱皇帝也醒迷了,不断问有没有报马。
    报马没有,倒来了漫山遍野的村民,拿着各式农具,鼓噪着乱砍乱杀上来。还是那个杨斌,在后面指使着:“乡民们,就是前面这个朱皇帝屠了枣强,男女老少没有一个活着。要是让他打破蓨县,你们的后果也是一样,杀吧,杀死这个刽子手。”
    原来这些人,是蓨县城郊的农民。
    銮驾被一个白胡子老头锄了一锄头,整个顶棚坍塌下来,朱皇帝暴露在只剩四壁的车厢,“哇”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承旨官被顶棚押倒,一个妇女顺手一镰刀,他捂着伤落荒而逃。
    袁象先一直在后面掩护,这时冲上来,和龙虎军保护着銮驾。混乱中,竟然被一个老太婆背后砸了几树棍,打得趴在车辕上,也吐了几口血。他终究是个武人,反应过来挥剑砍翻几个,农夫们害怕,不敢靠前。
    杨斌又来了:“袁指挥,咱俩无冤无仇,我放你一条路。你可以走,但得把车子里的人留下。”
    “杨主事,我还是那句话,何必如此?”
    “有仇不报枉为人。”
    “你要想杀皇上,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
    “那就得罪了。”
    两人走星门,迈阔步,拉开架势打起来。杨诚继续劝着:“袁指挥,哪怕你就是把我打败,朱皇帝也跑不脱。”
    “那也未必,倒是你问问自己,能不能跑得脱。”
    “什么意思?”
    “看看谁来了?”
    朱皇帝此时命不该绝,蓨县战败的溃兵来了,老乡们不敢再打,漫山遍野跑得无影无踪。
    杨斌虚晃一枪,也勒马离开。
    承旨官正躲在草稞里,看到这一切,知道自己已无危险。爬起身来,找到一个小内宦:“我这里有一封信,你快马送到东京,亲手交给博王殿下。”
    到处都是散乱的马匹,打翻的车辆,小内宦随便捉一匹去了。他这才回到没有敞篷的车厢问安,看朱皇帝已经昏迷。喜欢九曲遗恨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九曲遗恨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896/76147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896/76147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