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九曲遗恨 > 第94章 药物反应(三)

第94章 药物反应(三)

推荐阅读:不灭武尊百炼飞升录霸天武魂太荒吞天诀妖龙古帝万妖圣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裂天空骑

    魏州行宫。
    朱皇帝是被一路抬到这里的:“小袁子,舅舅自知病将不起,可能回不去京都了。”
    袁象先安慰着:“不会的,你好好养病。”
    “哎,羞愧难当啊!五十万人马,竟然被几个小民百姓,打得七零八落,难道真是屠城之过?”
    “人马已收拢了不少,胜败乃兵家常事。”
    “燕王举国投诚于我,如果不能帮一把,他就会归附晋王。河北地一旦成了李亚子囊中之物,以后再难收取,既然散兵又归伍,还得继续亲征为是。”
    经过前番一而再,再而三出错,袁象先哪里敢还让他继续北伐。急忙劝着:“龙体康复以后,再来用兵不迟。”
    可能认为病不堪战,想起敌国,又想起自己无可用之人。他重复着说出心里一直纠结的话:“哎,人家李克用养了一个好儿子,我的儿子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
    正说着,承旨官来报告一个使他喜欢的事:“秉陛下,博王爷率宣武节度兵马三万,从东京赶来勤王。人已到黎阳,正马不停蹄,朝魏州行宫方向进发。”
    朱皇帝从榻上一跃而起:“好儿子呀,这才是我的好儿子。传旨,诏封朱友文兼招讨先锋使,即刻来行宫会合。再秣马厉兵,朕为殿后,直取幽燕。”
    袁象先赶忙劝止:“军马需要休整,士气要重新振奋,一统天下不是一朝一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先回京将息龙体事大。”
    朱皇帝看承旨官没说领旨,也没有举动。先问他:“你,还有事吗,快宣旨去呀?”
    “有,还有。”
    “说。”
    “京城出大事了,郢王爷在宣武门外,活活打死一柱观五个女道。佛道两院在皇城四门,绝食静坐示威,已有数人饿死。”
    朱皇帝满腔壮志,一时间被气到五霄云外:“是我那个孽子朱友珪吗?”
    “全城市民都轰动起来,不仅包围皇宫,还相互串联勾结,大有造反之势。郢王爷和韩勍韩统领准备弹压,没有人敢制止,变乱可能随时爆发,陛下快请回去吧。”
    朱皇帝又喷出一口血,直挺挺倒在榻上。
    袁象先气得翻白眼,指责承旨官:“你就不能缓报吗,非要吓着皇上?”
    承旨官理直气壮地:“这么大事,我敢缓报吗?”
    这一夜,因为皇帝病情加重,袁象先立即部署回师。朱全忠知道朱友文没有能力独当一面,不敢让他独征,也就默认了,催促着军马火急回洛阳。
    前面就是洛阳城,他从担架上坐起:“把我扶上马车,将士们打起精神来,鞭敲金镫去,人唱凯歌回。”
    回京是养病的,只能先回寝宫。寝宫位置在皇宫后院,正是回京方向,且必经北端宣武门。承旨官故意地:“陛下,咱们还是绕开这个门吧。”
    朱皇帝一时没想起来:“为什么,从北地进皇宫,不是走宣武门吗?”
    “皇城四门都被游行示威人堵着,唯玄武门最甚,因为就是在那里打死人的。”
    朱皇帝停了銮驾,也停了所有人马。沉思一会,突然豪气地:“朕是从这道门出来的,还得从这道门进去。”
    前面就到宣武门,远近一地都是人,道路拥堵。承旨官继续激怒他:“銮驾一定走过不去,群情汹汹的,不要再伤着皇上,还是用担架抬吧?”
    担架抬下去不远,他又捣鬼:“不行,不行,这么抬着还是会被人认出。皇上您委屈一下,让我驮着悄悄溜进宫吧?”
    取下皇帝龙袍,皇冠,扶皇帝到自己背上。走着还故意朝人身上撞:“哎呀,贵介怎么走路的,几乎摔我俩一跤。”
    玄武门口,两个控鹤军士兵叉着刀枪:“大胆,又是什么人闯宫?”
    承旨官为了激怒朱皇帝,故意低着头,直接往里闯。士兵果然上来动手,袁象先对准前面一人甩了两个耳光:“滚!”
    躺到寝殿榻上,朱皇帝压抑许久的愤怒,爆发开了:“传旨,叫韩建来,把那个孽子给我打死。”
    于是,朱友珪又被打了。
    朱友珪被韩建的士兵押出时,郢王府当然又被封锁。因为圣旨是“打死”,冯廷谔知道这一次事大,不敢硬闯,悄悄从狗洞爬出,准备去宫里报告张氏。先走上清观的安宁门,可以再从后门进皇宫,刚进道观,就被几个女道训斥了一通:“哪里来的野男人,这也是你来的地方?”
    “出去,快滚出去。”
    他笑着赔罪,不敢说是进皇宫:“我,是去找李都监的,咱们好朋友。”
    “李都监在御马监,难道这里是养马的,我们都是马?”
    “你说我是骒马,还是儿马?”
    冯廷谔当然知道这里人的身份,不敢取笑,也不愿意退出。觉难和张媛都没吱声,阿娇劝着:“找人的,走错门了是吧?去御马监,这里后门可通。”
    他只有先进御马监,被李九看见。问:“这么早就来了,喝酒还没到饭时呢?”
    “喝的什么酒,郢王爷快被打了。”
    “又怎么了嘛,一回两回,不被打死也打残了。”
    “还不就是?没空和你说话,我得尽快去禀报娘娘。”
    “罢了么,你去也进不了宫。”
    “那就让他打死?”
    “知道吗,前几天随皇上侍驾的小五子,曾经回宫来一次。你们家王爷哪里是被皇上打,其实是另有其人,有人在一边顶着,找到你们家娘娘也没有。”
    “知道,都是那个小王婆子。”
    冯廷谔决心闯宫,门卫当然不让他进。韩勍来了:“我也帮不上你的忙,皇上认为我没有处理好释道示威一事,几次进殿探视都不见。不明白,怎么又怪到我的头上了?不过,你见郢王妃也没用,再等她出面,人恐怕早就被打死了。”
    “韩统领,你说怎么办吧?”
    “放心,已经有人在求情,他比你们家娘娘管用。”
    “谁?”
    “袁象先。”
    袁象先当时是送朱全忠进宫的,到门口被承旨官拦下:“皇上需要休息,他老人家睡眠时,任何人不许打搅。”
    袁象先不了解皇帝的特性,只有离开。走到廊檐下,远远看见韩建急匆匆来,就停下来观察,看他来而又走,知道一定与处罚朱友珪有关。朱皇帝正是脾气暴躁时,此刻容易上这个人的当,朱友珪死了,会导致皇室内乱,不利于国家。袁象先就决定再见皇帝,承旨官还是阻止:“袁指挥,刚才不是说过了嘛,皇上睡觉时是不许人打搅的。你怎么又来?”
    一段时间的接触,袁象先感觉到,这个阉人自始至终没做一件好事。来不及想他的事,横了他一眼,硬着冲进太和宫:“舅舅,你是不是处罚郢王了?”
    朱皇帝哼一声。
    袁象先说了这样一句话,使朱全忠改变了打死朱友珪的命令:“如果这些闯宫行为是有人故意策划的,鹬蚌相争,父子失和,咱们就被其玩弄于股掌了!”
    朱全忠想了一下,挥挥手。
    朱友珪这就又被他救了。
    袁象先扶朱友珪进府:“没太伤着吧?三表弟,你怎么回事啊,这种错是不该犯的!”
    “表哥,先感谢再次相救,要不是你来得及时,再有几棍下去,不死也残。再告诉你情由,这件事不怪我,是有人故意找碴,想整我和你弟妹。”
    “谁故意,外人还是家人?”
    “哪有什么外人!前次闯宫,王氏一句话全放了,这一次明知道皇帝不在京,告的什么御状?还不就是要把皇宫搅乱,找我夫妻的难看,让父皇不喜欢我。”
    “兄弟争宠,肉还是烂在自家粥锅里的。我问你一件事,舅舅前一次生病,都是你家弟妹服侍的吗?”
    “是呀,王氏还投了一回毒。”
    “我就感觉到舅舅这次好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比以往更厉害,时反时复,捉摸不定。无缘无故的,军前杀了多少朝官,严重影响将士之气。一场偌大的战役,几乎就是毁在他胡乱杀人上,兵部主事杨诚之反,就出自于他的暴戾凶残。”
    “你怀疑他药物反应?”
    “是。”
    “不可能,如果就是药物反应,也与慧明无关。人家开的药,不仅病案,连原药都送太医署检测,尝试。父皇入口之前,你弟妹,侍女,还要当面尝。大家都没有反应,就他有?一贯的,就是那个脾气,特别登基以后。**尿尿,改常!”
    “胡说,怎么能骂父亲呢。话说回来,这件事也是你处理不当,打死人岂不被动?”
    “不是被打死的,你去看看尸体,有几个就是被踩死的。她们硬打硬上跟警卫拼命,可想而知,当时闹的程度如何。”
    “哎,又是一个玄武门!”
    袁象先一直对朱全忠这段时间性情反常感到怀疑,现在,朱友珪也确认是内部的事,他才暂时放下。洛阳的玄武门,早已改为宣武门,他这时说的玄武门,意思是李世民兄弟祸起萧墙。
    朱友珪没有他想得这么复杂,一门心思全在朱友文夫妻身上:“表哥,我懂你的意思,肉,宁愿烂在自家粥锅里。不,篱笆牢,犬不入,肉可以烂在自家粥锅里,但锅不能烂了。”
    “没到那种程度吧?”
    “我让你知道一下,大梁国这口锅,会不会坏烂在自己人手中。父皇这一次御驾亲征,来往于东西京与前线之间的不是朝廷探马,而是朱友文的奸人。”
    朱友珪如此一说,袁象先想起了承旨官的所作所为,就把这些都告诉了:“明知道舅舅的脾气容易暴躁,这家伙唯恐天下不乱,这一次北征失败,可以说都是坏在他的身上。”
    “朱友文,祸国殃民哪!”
    “别说这些了,我想,舅舅一定心里有数。不过,他这一次病的又不轻,你和弟妹得好好服侍。不要谢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是救你,是救舅舅的。”
    袁象先说的是心里话,从私说,是舅舅给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代亲,二代表,而不是朱友珪兄弟。从公说,他希望大梁国国泰民安,不要树倒猢狲散。
    袁象先说宫就走了。
    张氏在宫中听到信息,趁朱皇帝病着,这时赶回府里来看望。两口子议事时,朱友珪提到袁象先的话,张氏也不以为然:“自己糟蹋自己,怪人家慧明干什么?”
    朱友珪说:“袁象先去过太和宫,看老贼病得很重,这个时间你不能离开,得赶快回去。”
    张氏坐着一动不动:“你是希望他的病快点好?”
    朱友珪没懂女人的话意,不吱声。
    “他好了以后,更不会放过你。”
    张氏说完就回宫了。
    袁象先对慧明用药的怀疑,通过冯廷谔,反馈到李九这儿。两个人在一起喝酒,酒是冯廷谔带来的:“九哥,你说的没错,小五子就是朱老二的奸细。这酒是王爷让我拿来,谢你的。”
    “谢我什么,要谢就谢袁指挥使。”
    “你说的是那个袁象先,这个人,不可理喻!皇帝老儿这一次出征,脾气暴戾,不断杀人,弄得自家人怨声载道,吃了大败仗。他不把责任归咎于他舅舅,反怀疑慧明用的药,是药物反应。”
    “你们家王爷信吗?”
    “信个屁!首先王妃就不信,药是她自己亲口尝的,怎么大家没反应,就他反应了?”
    “大冯,我认为皇上有药物反应,不仅有,而且很严重。前一次没打死,这一次没打完,底下一次反应上来,你们家王爷的性命恐怕就不在了。”
    李九转换话题,正话反说,冯廷谔相信:“是这么一回事,他所谓的药物反应,全在我们家王爷头上。横看不顺眼,竖看也不顺眼,迟早有一天眼不看为净。九哥,我说的是吗?”
    “积重难返,这个病还得要好好医治!”
    冯廷谔若有所思。喜欢九曲遗恨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九曲遗恨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7/7896/76147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7/7896/76147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